社会化媒体的社会性(6)
时间:2023-04-12 作者:张红雨 点击:次
于是,最终总会有网民陆续地明白:如果现实本来就不联络的人,社会化网络中也很难变得亲切,而依靠这种游戏联系在一起的关系,最终总会彻底醒悟。原来一切为之辛勤努力的付出,最终换来的东西什么都不是,继续下去只会继续耽误时间,从此离开一切就烟消云散。于是,离不开是网民的悲哀,而离开之后网民发现什么都没有缺失,这却是社会化网络自身最大的悲哀。 因此,在未来的社会化网络里,从虚拟到现实的变革之路依然漫长。如何将虚拟的社会化网络重新扭转方向在现实社会里生根落地,这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话题。最近风靡的LBS网络服务已经初具从网络连接现实的雏形,但是现实网络与虚拟技术的完美对接,依然是一个需要长期探索和实践的工作。 1.不同国家、地域内文化背景的差异性很大 根据马克·扎克伯格的经历,以及创业点子的萌芽,我们可以找到社交网络在他的概念里最本质的意义。那就是将现实的社交活动搬到虚拟的网络上面,然后通过虚拟的网络社区实现现实社会里同样的功能,这就是他的初衷。 美国的大学社团文化跟国内的大学社团差距还是很大的,不仅自由度不够,而且很难有什么非常传统的历史沿袭,这不能不说是Facebook的一个土壤。因此当马克的好友因为得到“凤凰社”的邀请而洋洋得意的时候,马克决定将这种社团的方式迁移到互联网上。而当时的价值点仅仅停留在“单身”、“约会”、“性”等一些敏感的功能上面。 然而随着Facebook的发展,更多的人加入了这个互联网上的社交网络,一些现实社会里社交模式的雏形就基本形成了。约会、活动、互相拜访、关注最新动态,等等,当很多现实里进行社会交往的功能都可以通过网络来取代的时候,社交网络的功能定位基本已经成熟了。 但是在Facebook推广到类似中国的时候,其中最初的几点噱头可能根本难以吸引众多的追随者,他们表面保守、相对封闭,很难通过这种网站的交际去结合现实的活动,从而丰富整个社交网络。另外,缺乏共同的现实基础的社会化网络往往最终难以保持群体成员的忠诚度,最终导致用户的严重流失。因此,文化背景与风俗习惯是Facebook面对不同国家推广时所需要深入考虑的问题。 2.应用的丰富与发展难有壁垒 从Facebook的发展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社交网络的范围及应用都是随着不断的用户需求被发掘而进行丰富和发展的。 当马克在课堂上听到同学们讨论如果知道某个人的情感状态方便约会的时候,他马上逃离课堂回到自己的宿舍添加了这个功能。而就像我们今天在社交类网站看到的情感状态及兴趣爱好已经习以为常的时候,仍然应该保持这种不断挖掘、不断思考的状态,这是大多数社交网络的从业者应该考虑的。 但是也正因为此,我们不得不正视这样一个现实:就像电影中马克·扎克伯格的点子抄袭的争议一样,所谓的点子实在很难像一项高科技一样形成行业的垄断。因此,一个公司推出之后马上会有无数的公司快速地模仿,导致最终的同质化泛滥、创新价值的丧失。 比如Facebook最早引以为豪的Wall、Gift、Pokes、Status、Events,现在在国内的类似人人网、开心网、新浪博客、Q-zone等社交类网站上已经是最司空见惯的功能了。因此,在技术应用方面,在没有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规或者行业自律性的东西出来之前,几乎不会出现任何社交网站形成自己的技术壁垒。 3.现实与虚拟的差异依然很大 《社交网络》最后的一幕是最凄凉也最具有反讽意味的一幕,当马克·扎克伯格对着电脑屏幕一遍一遍地按着F5,对着曾经的初恋发呆的时候,我们无法不对社交网络的现实意义做一些深刻的思考。 据称,Facebook上面平均每个人的好友数大概是150人,而马克·扎克伯格的好友更是数以万计。然而当与他一起创业的最好朋友最终被逼迫离开的时候,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社交网络里的好友与现实社交功能的差距。而这一点,也将是所有社交网站真正应该着力去做并寻求差异化的唯一正道。 马克·扎克伯格的思路是没错的,甚至是伟大的,但是这条将现实世界迁移到互联网上的梦想实施起来却是如此艰难。很多人在互联网上拥有数以千计的好友,现实里却孤独一人不善言辞;很多人在互联网上一呼百应,现实里面却恰恰相反。这不是马克·扎克伯格没有解决的问题,而是现实的人生与电脑背后的人生本质上的差距。 社交网络的未来充满了矛盾,当众多社交网络的创业者怀揣着马克·扎克伯格一样的梦想来希望将现实世界的交际网络融入到互联网的大潮中的时候,他们应该清晰地聆听一下马克前女友对他的那番兜头冷水:“你这样的宅男最喜欢待在自己的小黑屋里”,以及那句“网上的东西是擦不掉的”。 这两句话不仅反映出社交网络与真正现实社会交往的性格差异,同时也指出了舆论控制在目前社交网络上的缺失,而这也正是目前社会化网络营销担心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