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管人,七分做人(15)
时间:2022-12-15 作者:李娜|龚雪莲 点击:次
甘地的品格激励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他在斗争中表现出的坚忍不拔的顽强精神与爱国热情,培养了印度人民的品格和骨气,而且获得了惊人的成功。甘地人格的神奇魅力,抓住了印度人民的心,给人们以希望和力量,使一个长期萎靡不振、人心涣散的民族重新振作起来,为民族独立而斗争。 甘地的品格带动了印度人民不畏***的斗争精神。他在领导每次不合作运动时,不仅运筹帷幄,指挥全局,而且在实际斗争中身先士卒,以他大无畏的具体行动带领群众勇往直前。 纵观甘地的一生,他信念顽强,对真理不懈追求,与民同乐,与民同苦,以自己的人格与坚韧不拔的毅力赢得了人民的爱戴。 由此可见,管理工作需要高尚的人格来塑造领导力。如果一个管理者能够拥有高尚人格,并在管理工作中时时体现出较高的道德水准,那么他一定会成为下属心中最愿意信任的人。 能够获得员工发自肺腑的信任,这样的管理者怎么会不具有应者云集地领导力? 注重人际关系 领导者的成功有时并不在于他有多强的业务能力,当一张无所不至的人际关系网铺下时,领导就成功了一半。人们在事业和生活中的成功,15%靠专业知识,85%靠的是人际关系。 所谓人际关系,是指人际交往中个体间形成的特定心理关系。交往是指人们之间的交流和往来。这种交流和往来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为达到某种目的,满足一定需要而进行的信息、物质、思想、文化、技术等方面的交流和联系。 交往是人类特有的高级的共同活动形式。交往只存在于人类。正如马克思所说,动物只是直接利用现成自然界以求生存,不同社会发生真正的“关系”。交往活动必须要有两个以上的人共同参加才能得以进行,即单个人的独立行为不构成交往活动。 在参加共同活动过程中,相互之间还必须以一定的方式进行沟通,或发生某种信息交流与联系,否则,也构不成交往。那些走在同一条马路的游人,虽有交往的可能性,但相互间在不发生任何沟通的情况下,并无交往可言。 交往是相互的、双向的。听报告,讲演,看演出、比赛等等,只是些有来无往的活动,即便报告人、讲演者可从听众、观众的情绪中看到某种苗头儿,反馈到某种信息,也是片面的、微弱的、单向的,所以算不得真正的交往。 另外,人类总是在同两方面的实体打交道:一是人类自身,一是客观事物。交往只是人们之间的联系,而人同事物打交道则不称其为交往。当然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或联系有时以物为媒介,甚至有时直接交往于人之间的就是物,但交往既不是指这种交流信息的中介手段,也不是交换物本身,而只是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人的信息的交流或联系。所以我们称这种交往为人际交往。 人际交往从主客体的存在形式上,可划分为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三种形式。在现实生活中,只有个体与个体的交往才是人际交往中最基本、最普遍、最常用的方式,因为个人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往来最容易实现认知上的相同,情感上的相容和行为上的协同,进而为实现共同的活动目标合作奋斗。 不同的人际关系,会引起不同的情感体验。人与人之间,由于满足了各自的需要,就会产生亲密的关系,双方就会感到心情舒畅;反之,就会关系疏远,彼此矛盾甚至敌对。 中华民族是一个重关系的民族,中国人以对于人际关系重视而闻名于世。作为中国的领导者,身处中国社会的大环境中,忽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甚至于把各种“关系”置之度外而只注重自身的完美,都将可能成为领导工作和人生发展的巨大障碍,可见领导者依据中国人重关系的大气候特征,建立自己的关系网是必需的。 领导者要建立自己的关系网,既是领导者自身成长发展的需要,也是领导工作的要求。领导者关系网的建立非常有利于团结全体属下员工齐心协力,发挥团队战斗力,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这是组织提高绩效,造成和谐目标的更高标准和境界。 人际关系网络的形成对把握职业生涯,特别是对获得影响力来说是很重要的策略。建立人际关系网络以及在需要时寻求支持的能力,对一位领导者发挥其非权力领导力是至关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