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矢志北伐图兴汉
时间:2022-10-19 作者:李维文 点击:次
中华励志故事(全文在线阅读) > 诸葛亮矢志北伐图兴汉 中国是一个崇拜圣人的国度。这些圣人,比如包拯、岳飞、海瑞,在历史上往往确有其人;也有些圣人,后世的人为了最大限度地投射自己的美好愿望,总是要把很多原本不属于他们的事情强加在他们的身上,将其描绘成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诸葛亮。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经常未卜先知,甚至可以呼风唤雨,以至于鲁迅先生评价道:“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历史上的诸葛亮虽然没有那么多传奇的故事,但是他以一种执着的精神,演绎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 诸葛亮出生于东汉末年,生于琅琊国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南)。诸葛亮的先祖诸葛丰在西汉时期当过主管监察的司隶校尉,位高权重,他也算是名门之后。不幸的是,他很小就失去了父母,由自己的叔父诸葛玄抚养长大。后来,诸葛亮随着诸葛玄去到了荆州,居住在南阳郡(今河南西南、湖北西北一带)的隆中。 虽然当时诸葛家已经败落,但是依旧保留了书香门第的氛围。受此影响,诸葛亮从小勤奋好学,饱读诗书,立志成就一番大业。有一次,他和几个好朋友聊天。聊到高兴之处,诸葛亮说:“你们各位都是饱学之士,将来肯定可以当州刺史、郡守之类的大官。”一个叫孟公威的人说:“对!我认为,要当大官就要回自己的故乡当,也好在宗族亲友面前好好炫耀一番。”诸葛亮摇摇头说:“大丈夫志在四方,整天想着还乡求富贵,能有什么出息?”另一个叫崔州平的人似乎听出了一点味道,他问诸葛亮说:“那你又能做什么官呢?”诸葛亮笑而不语,只是唱了一首《梁父吟》。大家恍然大悟,原来《梁父吟》讲的是春秋时期齐国名相晏婴帮助齐国国君巧计除掉三个叛臣的故事。诸葛亮唱这首歌,就是在表达自己也要成就匡扶社稷的功业。有的人颇为不屑地说:“早就听说你整天自比管仲、乐毅之类的贤相名将,今天一见,才知道你果然是如此自恋!”“你整天还要靠种田维持生计,什么时候能够治国平天下?”只有崔州平和徐庶两个人知道诸葛亮绝非装腔作势,对他更加钦佩。 诸葛亮能发出这样的豪言壮语,绝不是没有资本的。当时天下已经大乱,各路诸侯纷纷割据一方,东汉政权名存实亡。诸葛亮认识到,仅仅了解书本上的那些死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掌握更多实际的知识与技能。为此他经常四处云游,了解各路诸侯的动态,以及全国各地的地形、人口、物产等实际情况,这些都为他后来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后来,经过诸葛亮的毛遂自荐和徐庶的推荐,立志匡扶汉室的刘备三顾茅庐,向诸葛亮求教出路。诸葛亮结合自己所了解的实际情况,对时局的发展进行了预测,为刘备谋划了三分天下的前途,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隆中对”(“隆中对”的具体内容,参见本书第一部分《刘备:屡败屡战成帝业》)。刘备大喜过望,请诸葛亮出山,担任自己的谋士。诸葛亮从此走出了隆中,开启了自己的辉煌却又坎坷的人生旅程。 不久,曹操率领大军南下,刘备根本不是对手,诸葛亮自告奋勇去联合东吴的孙权共同抗曹,结果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此后,在诸葛亮的辅佐下,刘备按照他的谋划,先后占据了荆州和益州,实现了三分天下的愿望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东吴偷袭荆州,关羽战败被杀。刘备大怒,要发兵攻打东吴,夺回荆州,为爱将报仇雪恨。然而在诸葛亮看来,蜀汉真正的敌人是曹魏,而曹魏的实力实在太强蜀汉必须联合东吴抗曹,才能生存下去。因此诸葛亮多次进谏不要伐吴。但是刘备怒火中烧,冲昏头脑,根本听不进诸葛亮的话,他让已经成为丞相的诸葛亮与太子刘禅镇守成都(今四川成都),自己亲自统帅大军伐吴。结果刘备的大军在夷陵(今湖北宜昌)之战中被东吴军队火烧连营,惨败而归。 章武三年(公元223年),一路败退到永安(今重庆奉节东)的刘备一病不起,他派人急召诸葛亮来交代后事。一见到诸葛亮,刘备就忍不住泪如雨下,他说:“朕后悔不听爱卿的建议,贸然讨伐东吴,损兵折将,不仅没能夺回荆州,还大伤了元气,兴复汉室的事业,恐怕会更加艰难了!”诸葛亮眼含着热泪说:“兴复汉室任重道远,胜败乃兵家常事,陛下不必太过自责!”刘备叹了口气说:“朕这次恐怕是过不了这一关了。爱卿的才干超过曹丕(曹操之子,此时是曹魏的皇帝)十倍,定能安邦定国,成就大事,要是没有爱卿,朕也绝不可能有今天。要是太子孺子可教的话,就劳爱卿好好辅佐;要是他实在无可救药,爱卿……爱卿就当了一国之主吧!”诸葛亮吓了一跳,连忙跪倒在地,边叩头边说:“陛下何出此言……臣定当竭力辅佐幼主,报效以忠节,死而不辞!”刘备欣慰地点了点头,慢慢闭上了眼睛。 刘备死后,太子刘禅即位,是为后主(公元223—263年在位)。刘备临死前给刘禅留下了一道诏令,要求他向尊重父亲一样尊重诸葛亮。刘禅对诸葛亮的确也是十分恩隆,除了接着让他担任丞相外,还封他为武乡侯,将所有的国家大事都交给他处理。诸葛亮也没有辜负刘禅的期望,他努力开垦荒地,兴修水利,发展蜀汉的社会生产力,同时大力整军备战,提高蜀汉的军事实力。此外,他还在蜀汉厉行法治,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经过一番努力,蜀汉地区的人民安居乐业,路不拾遗,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众所周知,蜀汉地区所在的地方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四川省。其核心地带成都平原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而成都平原四周又都是崇山峻岭,易守难攻。因此,自古以来来到这里的人们很容易沉溺于美食珍馐、声色犬马之中,从而丧失斗志。甚至因此产生了“少不入川”的说法,认为敢于拼搏的年轻人不应该来到这块地方。然而对于志在匡扶汉室的诸葛亮来说,这些骄奢淫逸不过是浮云一片,绝对不能成为阻碍他奋斗的羁绊。于是在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诸葛亮决定趁魏明帝(公元227—239年在位)刚刚登基,立足未稳之际,率军北伐曹魏。 在出征之前,诸葛亮向刘禅写了一篇奏表,就是名垂后世的《出师表》,在其中,诸葛亮这样写道:“臣本来是一介平民,在南阳以耕地为生。先帝不因为微臣出身低贱,亲自前来拜访,并询问天下大事。臣感激先帝的诚挚,就答应为之效力。很快,曹操大举南下,先帝的事业岌岌可危,臣在危难之际奉命出使东吴,终于力挽狂澜,使局势转危为安,想想时间过得也真快,那时候到现在都已经21年了。先帝知道臣办事认真谨慎,所以临终前才将兴复汉室的大任交给了臣。臣自从接受先帝遗命以来,可以说没有吃过一顿安心饭,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从早到晚忙着处理政务,就是害怕无法完成先帝交给臣的重任,对不起先帝的重托。这两年臣亲率大军平定南方的叛乱,虽然在那块不毛之地历尽艰辛,但是一想到先帝的托付,再苦再累也觉得值得。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器和盔甲也已经充足,将士们士气高涨,正是激励三军北伐的大好时机臣希望能够铲除奸凶,还都于旧都洛阳,也算臣对得起先帝的托付和陛下的信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