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力排众议守北京
时间:2022-11-04 作者:李维文 点击:次
中华励志故事(全文在线阅读) > 于谦力排众议守北京 有一首叫做《石灰吟》的诗千古流传:“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诗借对石灰的歌颂来表达自己宁折不弯、坚守正道的理想与信念。而这首诗的作者于谦,也的确实践了自己的诺言,在国家危亡之际挺身而出,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这个人就是于谦。 于谦生于明代前期,杭州(今浙江杭州)人。中进士后,他被派到江西担任监察御史,负责监察官员,在此期间他给许多受冤的囚犯平反昭雪,要求朝廷派人缉拿贪官污吏。明宣宗(公元1426—1435年在位)十分满意,就提拔于谦担任兵部右侍郎,也就是兵部的一个副长官,并巡抚河南与山西两省,处理两省的地方事宜。于谦在任期间,体恤民情,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可以说是尽职尽责,也深得百姓的拥戴。 于谦不仅办事干练,而且洁身自好。在一次进京之前,有人劝他说:“按照规矩,地方官去京城办事,总要带些东西去送送人情。否则,乌纱帽可就难保了。就算于大人不带金银珠宝,也得带一些手帕、蘑菇、线香之类的特产吧!”于谦挥一挥衣袖,笑了笑说:“本官什么都不带,只有这两袖里带的清风!”他还专门留下一首诗:“手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今天经常提到的成语“两袖清风”就是这么来的。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如果当时国泰民安的话,于谦很可能就像汇入波涛汹涌的历史大河中的涓涓细流,被淹没在惊涛骇浪当中,鲜为后世所知。可他偏偏赶上了明朝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场劫难——“土木堡之变”。原来,元朝灭亡之后蒙古人北撤,随后分裂为兀良哈、鞑靼、瓦剌三部。到了十五世纪初,瓦剌人逐渐强大,终于在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向明朝发起了全面进攻。而此时,在位的明英宗(公元1436—1449年、公元1457—1464年在位)昏庸无道,宠信太监王振朝政一片黑暗。手足无措之中,明英宗居然在王振的怂恿下御驾亲征。结果50万明朝大军在土木堡(今河北怀来东南)全军覆没,明英宗被俘,史称“土木堡之变”。 “土木堡之变”的消息传回北京,举国震动,京师一下子陷入混乱。明英宗的弟弟、代理国政的郕王朱祁钰赶快主持朝会商量对策。在朝会上,大臣们义愤填膺,纷纷要求诛灭王振九族,而王振的同党马顺居然嚣张如故,结果被大臣们活活打死。这血溅朝堂的乱象把郕王吓得够呛,他本能地站起来想走。但是,一只有力的大手重重地摁住了他的肩膀,让他稳稳地坐在了龙椅上,这只手的主人,就是于谦。他安慰朱祁钰说:“现在国家陷入危局,皇上生死未卜,还请王爷主持国政安定人心!”听了这话,郕王逐渐镇定了下来。 在接下来的朝会上,有个叫徐珵的人说:“臣等认为,如今朝廷元气大伤,实在无力一战。不如迁都南京(今江苏南京),暂避锋芒,再等待时机收复河山,也好保全大明的社稷。”其实徐珵等人打的算盘是:瓦剌大军占领北方后,会成为强弩之末,加上水土不服,很难再打到南方去。而南迁固然会让他们背上失地辱国的骂名,但是安定、富庶的南方仍然能保证他们的荣华富贵。如果他们的计划得以实现,明朝恐怕等不到李自成进京就提前灭亡了。 “一派胡言!”于谦拍案而起,义正词严地说:“凡是说要迁都南京的人,都罪该万死!北京是天下的根本,一旦放弃北京,国家的命运就完了!各位熟读历史,难道不知道宋朝南渡之后一蹶不振的命运吗?”在于谦的感召之下,郕王也斩钉截铁地说:“于爱卿所言甚是。皇兄临行前,将大明江山托付于本王。本王要是一走了之,如何对得起皇兄的托付,又如何对得起黎民百姓?本王决定,坚守北京,擢升于爱卿为兵部尚书,主持守城大计!”“谢王爷!”于谦叩头说:“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守城之大战,重在人心所向。此处丧师辱国,主上蒙尘,全因为王振这个奸佞祸乱朝纲,朝野上下早已对他怨声载道。王爷应该下令处死王振党羽,并将其满门抄斩,以振奋人心!”郕王同意了于谦的建议。消息一出,举国欢腾,大家纷纷要坚守北京,与瓦剌人抗争到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