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雨枫书屋 > 人生哲理 >

文天祥忠于故国扬正气

中华励志故事(全文在线阅读)   >   文天祥忠于故国扬正气

    孟子曾经说过:“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如果一个人在极其困苦的情况下,仍然能够不被富贵所迷惑,不被武力所胁迫,就无愧于孟子所谓“大丈夫”的美称。而在国破家亡的情况下,忠于故国的文天祥用自己的铮铮铁骨,证明了自己的一身正气。

    文天祥生于南宋末年,吉州吉水人(今江西吉水)。文天祥从小就酷爱读书,而且对于祠堂中供奉的以“忠”为谥号的欧阳修等人心向往之,曾经说:“要是将来不能像他们那样忠诚为国而受到万世崇拜,就枉为大丈夫!”二十岁那年,饱读诗书的文天祥考中了进士。当时宋理宗(公元1225—1264年在位)荒废朝政已久,文天祥对此甚为不满,就在考试中以“效法天道,自强不息”为主题,写了篇一万多字的长文,劝诫宋理宗奋发振作。宋理宗被文天祥的文采飞扬所折服,钦点他为状元。做官之后的文天祥多次上奏批评奸臣贾似道和宦官董宋臣祸国殃民,甚至曾经一度为此而辞官还乡,但他刚正不阿的本色却一点儿也没有改变。

    当时的南宋政权,已经处在风雨飘摇之中。纵观整个南宋史,朝野上下始终弥漫着一股“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气息。从皇帝到臣子大多沉溺于享乐,根本不思北伐中原。而像岳飞那样的仁人志士,却一再遭到排挤乃至杀害只有像秦桧、史弥远、贾似道这样的奸臣才如鱼得水。到了南宋晚期,政治日益腐败。而蒙元的势力已经开始兴起,在灭掉了金朝之后,又向南宋发动了进攻。虽然南宋军民奋起反击但是在一帮奸佞的胡闹之下,越来越多的领土沦入敌手,南宋政权的灭亡已经是指日可待了。

    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公元1260—1294年在位)将蒙古的国号改为“元”,正式建立了元朝,加紧了对南宋的进攻。德祐元年(公元1275年),元军顺长江东下,直逼临安。南宋政权方才意识到大难临头,连忙发出诏书,要求各地军队进京救驾。文天祥当时正在赣州(今江西赣州一带)当知州,接到诏书后他痛哭流涕,赶快召集当地的英雄豪杰以及其他力量组织勤王之师。文天祥的朋友劝他说“我听说元朝军队三路来袭,一路势不可当,连朝廷训练有素的军队都不是对手,你这一万多人的乌合之众去了不是白白送死吗?”文天祥摇摇头说:“你说的情况我又何尝不知?只是大宋建立三百多年来一直恩养士人,而今天国家有难,岂容我等袖手旁观?所以我不自量力,哪怕以身殉国也在所不惜,只希望能够唤起天下士人与百姓的良知,让天下人都能闻风而起保住大宋的江山社稷。”

    就在这样一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精神的指引下,文天祥积极投身勤王大业当中去。为了筹集军费,他毅然毁家纾难,将家产全部变卖充当军费。每当与同伴谈到国家大事时他总是痛哭流涕地说:“乐人之乐者,也要忧人之忧;食人之食者,也要死人之事。我们这些官员,平时拿着朝廷的俸禄,国家有难,有什么理由冷眼旁观!”在文天祥的激励下,这支勤王之师虽然是仓促成军,但是士气高昂。当文天祥进京勤王来到临安后,向朝廷建议建立四大军镇,集中力量抵抗元军,但是并没有被采纳。

    不久,朝廷派文天祥担任平江府(今江苏苏州一带)的知府。当时元军正在猛攻常州(今江苏常州一带),常州与平江唇齿相依,于是文天祥连忙派去自己的队伍救援。经过拼死搏杀,这支孱弱之师终究不是身经百战的元军的对手,几乎全军覆没。文天祥得到消息后,伤心欲绝。此后朝廷让他放弃平江,又任命他为临安知府。在元军的步步紧逼之下,南宋朝廷斗志全无,在□祐二年(公元1276年)任命文天祥为右丞相兼掌管军事的枢密使,派他到元军大营去求和。文天祥与元军统领伯颜展开激烈论战,力求保住南宋政权。伯颜一怒之下将他们一行全部扣押起来,而文天祥很快趁着元军转移犯人的机会,连夜逃出。

    文天祥一口气跑到真州(今江苏六合一带)。当时有传言说元军派出一个宋朝的丞相来真州劝降,朝中的高官李庭芝得知消息后,就让镇守真州的苗再成杀死文天祥。苗再成不忍心,就派了几个人去与文天祥聊天。这些人向苗再成报告说:“文丞相一见到我们,就大谈特谈忠君报国之事,希望能和大人一起谋划抗敌大业。”苗再成恍然大悟,赶快接见文天祥。经过商议,双方准备联合附近的几支队伍切断元军归路,并收复建康。文天祥不顾个人安危,亲自出马联络。结果没能成功,回来的路上又碰到元朝的军队。文天祥再度死里逃生,一直顺江入海,逃到了温州(今浙江温州一带)。


作品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