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9)
时间:2023-06-24 作者:陈海波 点击:次
有时候,谈话的目的在于沟通与客户之间的情感,增加双方的兴趣。销售人员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跟陌生人沟通的,为了同陌生人达成一致的态度,客套话肯定是必不可少的,然而,过多的客套话则恰恰是横挡在双方中间的墙,如果不把这堵墙搬走的话,人们只能隔着墙着非常简单的敷衍工作。 某公司麦克先生经过一个月的培训,学习了部分销售的知识,麦克走上营销岗位的第一天,将去拜访他有生以来的第一位客户。在培训当中,麦克知道见到客户一定要有礼貌,为了增加与客户之间的亲密感,一定要说一些场面上的客套话。经过周密的准备,他敲响了客户的门。 “请问你找谁?”一个中年男子开了门。 麦克彬彬有礼地回答道:“请问你是安德森先生吗?我是麦克,很高兴认识你。”说着,麦克伸出了手。主人礼节性地握了握手,又问道:“认识你我也很高兴,但是你找我有什么事呢?” “冒昧地打搅,真是不好意思,占用了你的休息时间,也非常过意不去。你可以原谅我吗?” “哦,没关系。你有什么事吗?” 麦克从开着的门看了一眼屋内的摆设,故意夸奖说:“看你屋内的摆设,就知道你是一个会生活的人,我说得没错吧?” “谢谢你的夸奖,但是,你究竟有什么事呢?”主人非常不耐烦了,屋内热水壶也鸣叫起来,告诉他水烧开了。 “嗯,再一次谢谢你能够抽出时间来跟我说这么多的话,我真的非常感激。其实,我还想再耽误你一点时间,来说说 ” “够了!”主人非常焦躁地说,“你已经耽误我够多的时间了!”随后,门就被“砰”的一声关上了。麦克目瞪口呆,不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难道是因为自己对客户还不够礼貌吗? 麦克先生的客套话说得还不够多吗?实际上恰恰相反,麦克的失败就在于他认为客套才是拉近关系的唯一方法,忽视了因过度客套而带来的反面作用。 有许多销售人员片面地认为,多说客套话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其实,客套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它可以让不熟悉和不那么亲近的人感受到你的礼节和敬意,另一方面,如果熟人之间过于客套,那就是在有意拉大你们之间的距离。所以过度客套反而阻碍了朋友间的善意和坦诚的交流。 销售人员与客户初次见面略谈客套话后,第二次、第三次的见面就要尽量少用那些“阁下”“府上”等名词,如果一直用下去的话,那么真挚的友谊是无法建立的。客套话的堆砌往往会损害融洽的气氛。 客套话要适可而止,因为它是表示你的恭敬或感激,不是用来敷衍人的。多用客套话就流于迂腐,流于浮滑,流于虚伪。有人替你做一点小小的事情,譬如说递过一个杯茶,你说“谢谢”也就够了。要是在特殊的情形下,那么最多说“对不起,这事情要麻烦你!”也就足够了。但是,有些人却要说:“呵,谢谢你,真对不起,我不该把这些小事情麻烦你,真使我觉得难过,实在太感激了!” 由此可见,在销售过程中,过度的客套是非常不合适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请大家谨记这句至理名言吧! 争辩是销售的大忌 销售人员永远不要显得比客户高明,即使是客户错了,也不要与其争吵。因为,争辩不是销售的目的,销售人员占争论的便宜越多,吃销售的亏就越大。 人性都有希望被人肯定的一面,希望通过表达自己的意见达到展示自我价值的目的,客户也是一样。 在销售洽谈过程中,销售人员与客户之间往往会有观点不同的时候。这个时候,就需要销售人员用艺术的方法处理彼此之间的分歧,万不可做伤害感情的争辩。尤其在即将成交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赢了口才,输了订单”的状况。人的潜意识里都有需要尊重、理解和表现的心理,因此不要常常把客户的意见当成是恶意的挑剔,也不要与客户展开激烈的争辩。 某商场,一位消费者怒气冲冲地拿着一双有质量问题的皮鞋来到柜台,正值鞋厂销售职员到商场了解鞋的销售情况,他听完这位消费者的申诉后马上说了一句:“这样的鞋我买了也会气成你这样。”销售职员的这句话顿时使那位消费者火气消了一半,顿时由先前坚持退货到后来答应换一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