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上京九百年
时间:2023-06-10 作者:徐鲁 点击:次
2015中国年度散文(全文在线阅读) > 金上京九百年 徐鲁 一 公元976年(宋太祖开宝九年),三十九岁的南唐后主李煜被虏降宋。一代亡国之君在失去人身自由的日子里,怅然南望故国江山,在宋京汴梁(今河南开封)写下了他一生中最沉痛的哀歌,《破阵子》即其中之一,被视为千古念诵的亡国之音: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孰料一百五十年后,历史上又出现了惊人相似的一幕。 公元1114年秋天,生活在中国最北方的女真族完颜部,其英雄的首领完颜阿骨打,率领两千五百女真兵在涞流水畔誓师伐辽,并于1115年正月初一立国称帝,取国号为“金”,史称完颜阿骨打为金太祖。金太祖率领女真大军一路南下,直倒黄龙府,然后又连克辽东京、辽上京、辽中京、辽西京、辽南京。1123年(天辅七年),五十五岁的阿骨打在征战途中染上恶疾,不治而殇。他的胞弟吴乞买,史称金太宗,受太祖遗命而继位,双手接过了伐辽战旗,继续南下征伐。1125年(天会三年),金太宗俘获辽国天祚帝,灭辽大业得以完成。接着,野心勃勃的吴乞买和他的女真军马蹄又踏向了中原大地。1126年冬天,汴京沦陷,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二人被俘。至此,自公元960年陈桥兵变建立起来的、统治了整个中原一百六十六年的北宋政权,宣告灭亡。此即大宋历史上永难忘却的“靖康之耻”。从这一年开始,女真族入主中原地区,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由北方少数民族统治的长达一百二十年之久的大金王朝时期。 第二年春天,与李煜一样知乐能词、且工书善画的徽宗赵佶,与其子钦宗赵桓,还有皇室亲眷、嫔妃、宫娥等一万四千多人(一说有三万多人),被金兵掳往北方的冰天雪地,踏上了与李煜一样的幽囚之路。北行途中,赵佶回首大宋江山,也写下了一篇血泪哀歌《燕山亭·北行见杏花》。其中有这样的词句: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着燕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 这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位“垂泪对宫娥”的无助君主所发出的亡国之音,其中的沉痛与哀绝之情,一点也不亚于南唐后主李煜。 让我们想象一下,公元1128年4月,一个风沙弥漫、乍暖还寒的春天里,在通往遥远的北方的驿路上,那悲凉而屈辱的一幕吧: 失魂落魄的徽、钦二帝,连同皇室里的老少亲眷、文武官员、嫔妃宫娥、教坊男女、诸色工匠……再加上从宋廷中劫收的宫室用品、传国印玺、金银珠宝、绫罗绸缎、图册典籍、字画珍玩,还有劫掠自中原民间的大量财物……几乎是大宋王朝建国二百年来的所有库存家底,都被装进了三千多辆囚车和牛车,全部押往遥远的北方——金朝国都上京,即今天的阿城。 这一支长长的、失去了家国江山的亡命贵族队伍,还有那些已经失去了家园的无助的官员与仆从,离了故土,离了中原,过了黄河,过了幽州,过了燕山,过了苍茫的塞外边关……一路向北,蜿蜒数百里,真是叫天天不应,欲哭而无泪,只有关外的血雨腥风,呼啸、吹刮在他们耳畔。他们分期分批,在被押送的漫漫长途上络绎行走了好几个月,于1128年8月21日抵达了金上京——这一片有着漫长和严寒的冰雪季的土地上…… “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天南无雁飞。”当无助的宋徽宗在荒凉的驿路上写下这凄然的诗句的时候,他还不知道,到了金上京,他们的噩梦才刚刚开始。 二 “按出虎水”,是根据早期女真语音译而来的名称。“按出虎”是“金”的意思,据说这条水流中产金。女真族完颜部落世代居住在此水之源,所以阿骨打以“金”命名自己的国号,又称“金源国”。 按出虎水,即今天流经阿城东南郊的阿什河。阿什河是女真人的“母亲河”,他们在阿什河岸边升起了第一缕炊烟;他们在阿什河边盖起了第一座小茅屋;他们在阿什河边的晚霞中沐浴、歌唱、嬉戏,享受大地母亲赐予他们的收获。《金史》里记载,女真完颜部早期过着“耕垦树艺”的生活,后来迁徙和定居在阿什河边,“始筑室,有栋宇之制,人呼其地为‘纳葛里’”。何为“纳葛里”呢?金源历史文化学者、金上京博物馆馆长刘学颜先生在他的著作里描述说:“女真语‘纳葛里’,汉语意为定居点。所谓的定居,在当时的条件下仅为土室苫草而已,然而部众的生存手段却有了扩展,从单一的渔猎转向畜牧与农耕,后来发展成‘烧炭冶铁’,从此文明的曙光闪现于这片原始的荒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