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木头里的声音
时间:2023-06-10 作者:牛放 点击:次
2015中国年度散文(全文在线阅读) > 寻找木头里的声音 牛放 木头里一定是藏有声音的,一个懂得木头的人能够发现那些藏于木质深处的声音。 他首先能够发现木质里的声音,然后挑选出那些最能够抒发木质声音的木头,再通过灵巧的手将它们加工成声音的容器。 音乐家是解读声音的高手,他们可以将散落在木质里的声音编织成音乐,像引导清泉一样将木质里储存的声音源源不断地流淌出来,让那些大地生命、森林鸟语、天空流云经久不衰地穿越时空,让那些不知道木质里藏有声音的人听都能听见,这些声音就是天籁。 何木匠既是一个懂得木头的木匠,又是一个懂得声音的乐师。 在中国木匠历史上,能够称得上“懂木头”的人并不多,而有名有姓的就几乎是凤毛麟角了。 木匠的祖师爷鲁班是懂木头的,他能根据木头的形状、纹理、韧性等等,因材施工,做出各式各样美观又实用的家什,使中国人在对待木头的智慧上成为了人类非常优秀的民族。鲁班让我们懂得了怎样更聪明地使用木头,让木头在木匠的手上变形后怎样融入我们的生活。之后修建阿房宫、大明宫、故宫、圆明园的木匠们也是懂木头的,但他们没有留下自己的姓名。他们让我们知道了木头与木头之间如何产生更完美的关联,木头的珍贵与美感如何彰显王权的奢华和荣耀。再后来就要算何木匠懂木头了。 说何木匠懂木头,这句话有点吓人。似乎太大了,有些夸张,但我还是固执地觉得可以这样说。 以前的木匠多是修房造屋做家具。重视的是木质的粗细、韧性、纹理和结构,技术性很强。得心应手的高超技术,使木工师傅们得了“匠”的雅号。而何木匠在艺成出师之后,却放弃了修房造屋做家具的祖传重复劳动,而是潜心研究、揣摩起木质的声音来。他这就背离了木匠师傅师承手艺的传统,他重视的是创造。但这种创造是冒险,是十分有意义的标新立异,这要求木匠必须具备聪慧的天分。 何木匠的大名叫何夕瑞,1945年出生于重庆荣昌县。他的家庭遗传良好,母亲是音乐教师,早年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父亲是南京金陵大学生物专业毕业的高才生。何木匠继承了父母的基因而颇有音乐天赋。识谱、拉琴,只要稍加指点,便能掌握八九分。但何木匠12岁时,父母双双划成了右派分子,于是命运发生转折。他13岁当了给人挑送东西的“棒棒”,14岁在学校烧水、敲钟、刻蜡板做校工。16岁时,何夕瑞正式叩头拜师成了木匠学徒。他天资过人,生就是块当木匠的料,一年后,他的手艺竟然超过了所有的师兄弟,成为师傅最看重的徒弟。何木匠的大号也就从此形神合一地与他荣辱与共了。 何木匠对于木头的理解是有天赋的。 20岁那年,他所在的机械厂搞文艺演出没有二胡,他琢磨着做了一把,结果演出时赢得满堂喝彩。这个生活中抬不起头的右派分子的儿子,第一次尝到了作为人而受到尊重的荣耀!这是何木匠一生永远不会忘记的快乐,这也是他作为木匠师傅从此“不务正业”的开始。此后,他不再用木匠师傅的手艺做家具,不再用木匠师傅的手艺修房屋,他迷上了制作乐器,而且还近乎痴迷。 制作乐器,一定不是何夕瑞这种土木匠的工作。但何木匠却是一根筋,他这样干了,九头牛也拉不回头。1979年,何木匠带着自制的小提琴从荣昌去到四川音乐学院,恭敬地恳请专业内行鉴定鉴定他的“成果”。他踌躇满志,自制的小提琴在小城荣昌已经是闻名遐迩了,他不确定他自制的小提琴究竟能不能登上大雅之堂?他企盼音乐学院的专家教授给予他答案。然而,教授的话泼了他一头冷水。教授拉了何木匠的琴后说:“这明明是板胡的声音。”教授接着说:“不是模仿就能制作小提琴的,一个好的制琴师是在音乐的灵感中获得制琴的技巧。”教授的话对于信心十足的何木匠来说既是当头棒喝,又是指引了一条明路。百折不挠的何木匠看到的是后者,他仿佛将心中堵塞很久的暗渠一下子凿通了。从此他走路睡觉都在想着他的“琴事”,这个初中未毕业的农村木匠,他一边自学乐理、乐器、有机化学和材料学等等,一边继续探索着制琴技术。他渐渐发现,制琴的木材选择至关重要,而木材材质的好坏与土壤、气候、海拔以及树种都密不可分。越是往深里钻研越是感到事情艰难但也越是具有吸引力。他知道要成功地制作一把小提琴,需要涉猎的知识太多了。何木匠一头扎进了他自己营造的自然科学世界里,走进了一个自己前所未有的全新的知识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