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请示是员工的成长机会(12)
时间:2022-12-19 作者:李娜|龚雪莲 点击:次
一方面以事晓之、以理服之、以法示之,另一方面又以情动之、以利导之、以气鼓之,要让下属言听计从,已有80%以上的把握了。 2.造势攻心 有些人偏偏会在你任务很急的时候,因为某种偶然的原因拒绝接受任务,怎么办呢?有经验的领导会造势攻心,不动声色强制执行。如某厂想调一名政工干部去营销部,该干部闹了情绪,厂长找他谈话:“咱厂近来按制度让几位干得不好的干部闲置起来做待聘处理,你不会不知道吧?你有口才,我决定让你到营销部闯一闯,你如不去,可没其他机会了。”在竞争激烈的今天,被闲置就是竞争失败者,厂长一番话,政工干部脸红了,心知利害,服从了厂部安排。 3.巧用激将法 对有些人,你使用一下激将法,也能取得意外的好效果。军营指挥官一句:“你敢立下军令状吗?”叫多少热血将士冲锋陷阵,立下赫赫战功;经理一句:“你不能胜过××,去争取最高工资?”叫多少技术人员苦攻难关,创造惊人效益;而教师们运用激将法转化一些顽皮学生就不胜枚举了。 又如,有位领导见一位年轻下属正在抓一个车间的改革试点,故意激他道:“你这么点年龄,行吗?”年轻人答道:“基本完成任务了,请领导验收吧!”领导见状,又有意激道:“车间只是个小单位,你要能把咱厂的改革搞成功,我就服你!”年轻人红了脸:“能让我试试吗?”领导于是让他当业务副厂长,年轻人竭尽全力开始他的改革方案。领导满意地笑了。 算好用人这笔管理帐 能力与待遇相匹配是一种理想的企业分配,越是能够给企业创造价值的人,越是应该得到企业的重用,这是中西方都认可的原理。但是东方和西方在个人为企业创造的价值上,有不同的看法,西方管理者更看重实际的业绩,反映在公司的收入上,但是东方人会考虑在人际关系、社会影响等很多“软价值”上,加上人情世故,东方的企业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 《资治通鉴》中记载了赵括纸上谈兵的故事。赵括之所以能够得到这次带兵出征的机会,一方面是因为他的父亲赵奢的威信,另一方面是因为廉颇的以守为攻不符合赵王的心意。就在众位大臣的推崇声和赵括本人的自荐声中,赵王将40万大军交给了这个没有打过一次仗的年轻小伙子手中。结果,赵括全军覆没,使得赵国元气大伤。 赵括的声望虽然符合大将军的身份,但是经验太欠缺,让他领兵打仗,明显是待遇过高了。如何让员工的待遇与他的能力相适,既让员工满意又让企业获利?这本账应该由领导来算好。从这个意义上说,赵王比赵括错更多,并且错在先。 正如前面提到的,无论是失败者、庸人、小人、还是对手,都可以为企业所用。把他们安插在怎样的位置合适呢?我们不妨来看一看西游记中的唐僧团队的组合。 唐僧为领导,孙悟空是业务骨干,猪八戒虽懒,也算得上是团队的互动主力,沙和尚任劳任怨负责后勤,白龙马当坐骑算是最基层的员工。唐僧团队最成功的地方在于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完全一致,领导人对下属的制约除个人魅力外,还有有效的规章制度——孙悟空的紧箍咒,还有一个持久固定的盟友观音。在取回真经之后,唐僧被封为旃檀功德佛,孙悟空被封为斗战胜佛,猪八戒能封为净坛使者,沙悟净被封为金身罗汉,白龙马被封为八部天龙。成员的努力都得到了相应的回报,可谓功德圆满。 但是不同的人对给你工作有不同的期许,其中也不乏妄自菲薄者和自视清高的人,他们在个性上有差异,也有共性,一般说来,员工都希望别人因他有贡献价值而“欢迎”他去工作,而非因同情而施舍或赏给他一碗饭吃;希望接受简单、明确而合理的指示,告诉他应做些什么、如何去做,以及做到何种程度才算做好;喜欢在他所尊敬及能信任的人底下做事,不喜欢在他认为无能或看不起的人底下做事;喜欢别人承认他的工作表现及贡献;不喜欢不管是否努力工作及是否有所贡献,而给予相同的待遇;希望身心健康地工作下去,所以重视带薪放假,健康检查,医疗服务,安全措施,员工顾问等福利措施等。 抓住他们的共性,也要区别出他们的个性和潜能的大小。职场新人被分配到不受重视的部门,或被安排做打杂跑腿的工作,像他们自己所说的“吃的是杂粮、干的是杂活、做的是杂人”,而且经常代人受过,受到无端的批评、指责,缺少对他们必要的重视、指导和提携。这是职业生涯中的最初“蘑菇期”,度过了这段蘑菇期,他们就能自主地接受阳光,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了。不能经历那个“蘑菇期”的人,从某种程度来说也是能力上欠缺的人,不管怎样的员工,先把他们赶到阴暗潮湿的丛林底层去,渐渐就会有人蹿上来了,而那些表现一般的人,也会从磨炼中比较出自己与别人的差距,渐渐“随遇而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