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立即行动(2)
时间:2023-06-16 作者:张志军 点击:次
把握当下,立即行动 相对于那些惯于拖延的平庸员工,那些在职场中具备一流竞争力的员工是这样一些人:对待工作从不拖拉,而是立即执行,有“今日事,今日毕”的工作习惯,他们喜欢说“今天”,而非“明天”、“下周”或者“将来”等词语。 富兰克林曾说过:“把握今日等于拥有两倍的明日。”在那些优秀员工眼里,“现在”这个词对成功的职场有着决定性的意义,而“明天”、“下个礼拜”、“以后”、“将来某个时候”或“有一天”,往往就是平庸员工经常敷衍工作的借口,这些词语早晚就是这些人被解雇的刽子手。 平庸的员工之所以经常无法将工作做得更出色,就是因为需要他们“现在就去做,马上开始”的时候,他们却习惯于“我将来有一天会开始去做”,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了拖延的恶习。 我们都知道“闹钟法则”,假如你为了能够按时上班,把闹钟定在早晨6点。然而,当闹钟响时,你睡意仍浓,于是起身关掉闹钟,又回到床上去睡。久而久之,你肯定会养成早晨不按时起床的习惯,同时,你又会为上班迟到而寻找借口。这些都是导致一个人没能立即去行动、没有做好事的因素,所以,我们在面对工作时,一定要放弃这些不良的习惯,一定要学会把握当下,立即采取行动。 在深圳某家公司的一次全体员工会议上,会议进行到一半时,老板突然命令全体员工站起来,员工对此都感觉莫名其妙。而当他们在老板的指示下,向自己的座椅下面看去时,结果员工们都发现了一张钞票,小的一元,大的一百元。这是怎么回事?员工们交头接耳,议论不止。 这时老板制止了员工的讨论,并说了一句发人深省的话:“你们看,如果坐着不动,就永远赚不到钱。” 老板之所以采用这种方式,其实他是想让员工们明白,一个人要获得财富、获得成功,不能一味地空想空等,而应该马上行动起来。当你坐着犹豫不决的时候,真正的优秀者便已经果断地站起来“捡起了自己座椅下的纸币”,然后会转身再拾起属于你的那一份。 在工作中,你的理想可能是干出一番事业,登上更高的位子,但是当你只有理想而不行动,只会消磨你的意志,最终你也将会一事无成。 因此,无论做什么工作,只停留在嘴上显然是不够的,关键还要落实在行动上。对一个搞艺术的人来说,若不想让任何一个想法溜掉,那么当他产生了新的灵感时,会立即把它记下来——即使是在行走,他也会这样做。他的这个习惯十分自然、毫不费力。一个出色的员工就得应该有立即行动的习惯,像艺术家记录自己的灵感一样自然。 沃尔特·B.皮特金有一次前往好莱坞,一位年轻的支持者向他提出了一项大胆的建设性方案。在场的人全被吸引住了,但在很多人眼里,它显然值得考虑,而且也可以从容考虑,然后经过细致周到的讨论,最后再决定如何去做。但是,当其他人都还在琢磨这个方案时,皮特金却突然拿起电话并立即开始向华尔街的投资者拍电报,以电文热烈地陈述了这个方案。当然,拍这么长的电报花费不菲,但它转达了皮特金的信念。 结果,出乎意料的是,1000万美元的电影投资项目就因为这个电文而拍板签约。假如皮特金在这一建议面前,反复论证,拖延行动,那么这项方案极可能就在他们小心翼翼的漫谈中“流产”——至少会失去它最初的光泽。然而皮特金却没有如此去做,他立刻付诸行动了,结果收获了成功。 很多人羡慕皮特金办事如此雷厉风行,然而事实是,他之所以办事高效,就是因为他在长期的工作中养成了“立即行动”的好习惯。 世间永远没有绝对完美的事,等待“万事俱备”也是很多人不去立即采取行动的一个借口,但你应该知道“万事俱备”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在现实中几乎是不可能的。既然如此,那么就“努力从当下开始”,不要想着以后再弥补。如果你想实现自己的职场目标,完成自己的工作,深受领导的喜欢,那么,就得把握当下,立即去行动,去完成今天的事情,这也是员工具备竞争力的一个外在表现。 每天比别人多做一点 著名职业经理人唐骏曾说过一句话:“比别人勤奋一点点,就能超前别人一大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