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记行
2018-10-02 本站原创 作者:王安宁 点击:次
四五十年前分别的战友,一日忽然联系上了,那种激动心情是局外人无法理解的。战友们说,接到我们要去的消息,整整一个晚上都没有睡着觉,满脑子都是几十年前部队生活的往事。我和战友杨军在胶东半岛跑了寿光和平度两个地方,战友们的盛情叫人几乎喘不过气来,都想把自己心掏出来,不去那家吃饭都不行。原来都在一个锅里吃饭,一个屋里睡觉,一起摸爬滚打,大家不是亲兄弟,却胜似亲兄弟。谁都清楚,对于已是古稀之年的我们,轻言再见已属奢侈。坐在一起,道不尽的往事,诉不完的别情。 到青岛不看崂山肯定是要后悔的。崂山海拔1100多米,是我国万里海岸线第一高峰,因之当地有“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的说法,足见崂山名气之大。崂山是我国道教发祥地之一,春秋时期就云集了一批养生修身的方士名流。明志书记载,“吴王夫差尝登崂山得灵宝度人经”。战国时崂山已成为享誉全国的“东海仙山”,至清代道教宫观多达百处,遂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之说。 远远望去, 耸立在黄海岸边的崂山高大雄伟,山海相连,山光海色相得益彰。连崂山的石头都显得卓尔不群,与众不同带着仙气,颜色全是肉红色。不管大的小的、高的矮的,每块都是圆圆的,像被上帝一块块精心磨过。崂山的松树也很特别,没有一棵高耸入云。相反,顶部一律平平的,像一把把遮风挡雨的巨伞。或许它们是为了适应海边的生活,只有这样才可以抗拒海风巨浪的摧残。圆圆的石头、平顶的松树,给人一种无数盆景堆成仙山的秀美感。 登崂山有一处景观不可不去,那就是觅天洞。登山那天下着雨,导游对我们说,你们年纪大了,觅天洞就不要去了。那里路滑水深,有危险。从山下我们就看见山顶上“觅天洞”三个红彤彤的大字,不去怕后悔,我们执拗的坚持要爬。到了觅天洞下,但见两块耸立的大峭壁并肩刺破青天,中间夹缝中由多快巨石叠架,我心里还真有些后悔没听导游的话。小小的洞口,人几乎要趴下才能进去,一股溪流哗哗从洞中流出。 这是一个自下而上的天然奇洞。我们步步小心猫腰摸索前行,洞内盘旋曲折,奇特古怪。内有多处人工铁梯上下相接,惊险迷离,最窄处只有二三十公分宽,胖子无论如何是过不去的。最要命的是洞内没有灯光,需在黑暗中手爬脚蹬攀崖。于一拐弯处,我以为是直走,“咣”一下头碰在了崖壁上,疼的直钻心。前边的杨军听见了,赶紧打开手机灯光,我才发现这里是个九十度的直角,没把人碰滚落下去已经算幸运了。在这黑暗的世界里,不由人产生一丝莫名的恐惧。偶有光明处,一边却是万丈深渊,只要一脚踏空,等待的就是粉身碎骨。七拐八拐腰酸腿疼中总算到了仅一间屋子大小的山顶。我大口呼吸带着海风味儿的空气,似想籍此一扫洞中的憋闷紧张。举目四望,但见崂山怪石林立,松涛阵阵,无边的大海环抱在侧。有道是:“山高人为峰”。惊险、离奇的觅天洞,此时已经在我的脚下。想到导游的好意相劝,还多少生出一点老兵的自豪感。脚下的崂山像一位无畏的哨兵屹立海岸,千万年就这样不知疲倦的守卫着祖国的海疆。它不就是解放军战士的缩影吗?祖国能有今天的繁荣安宁,一分一秒也离不开他们的无私奉献! 八大关是青岛另一处景观。这靠海的一隅,风景秀丽,景色宜人,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已形成名人高官别墅区。200余栋房子全是海景房,建筑风格各不相同。十条以山海关、正阳关、嘉峪关、武胜关等八大关命名的街道纵横交错。每条街道都植有不同的风景树,处处是森林,遍地有花海。环境幽静,空气清新。精湛的各国建筑艺术与独具匠心的庭院绿化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已成为青岛的休闲胜地和主要风景疗养区。坐在海边森林里的长椅上,面对无垠的大海,倾听哗哗的海涛声,静观那一排排汹涌而来的白色海浪,人的心灵得到净化,尘世的一切纷扰此时都化作了烟云。 在青岛,曾有一路人告诉我:青岛没有东西南北,这也是我们的亲身感受。顺街道走总能看到海,坐公交车总感觉在海边跑,海是这里给人的第一印象。清晨,我们奔向了海边,不知谁家早早就放起了纸鸢。它飘在绿树丛中,飘在金碧辉煌的古建筑上空,想挣脱控制飞向大海。大海碧绿如蓝,天空有几朵白云在飘荡。几位年轻人迎着深秋的海风,成为勇敢的弄潮儿,张扬着青春的个性。海边是长长的木质栈桥,有两位年长者在轻抛吊线,把鱼钩甩向大海。海浪碰在岸边,不时激起高高的浪花。五四广场那巨大的红色旋风造型,在提醒你这里曾是五四运动的发祥地。作为青岛人是幸福的,不知他们是否感受到了这一点? 在崂山红码头,我们乘游船亲近大海,几只海鸥在海上低翔,还有几只追逐着游船伴飞。远处海面,有摩托艇在载人飞驰。只见它豁开海浪,如离弦之箭,身后留下两排白色的浪花。乘船的人们把红色的福带系在码头上,远远望去,似一溜绯红的晚霞。 道不尽青岛美景,看不够大海风情。别了,如诗如画的青岛!别了,我日夜思念的战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