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原创文学 > 散文随笔 > 旅途风景 >

寻找“中国”西府行

  阳春三月,迎着拂面的春风,我随渭南市诗词学会、临渭区作家协会采风团一行,奔赴西府宝鸡,踏上了寻找“中国”之旅。
 
  行前,业内人士吴胜利先生提醒大家,宝鸡中国青铜器博物院,有一尊中国西周早期名叫何尊的青铜器,要重点关注。在欢歌笑语中,我们满怀期待的度过了四个多小时的车程。
 
  中华石鼓园和中国青铜器博物院,就坐落在被康有为誉为"中华第一古物"的石鼓出土地——宝鸡市石鼓山上。东临茵香河,南靠秦岭主峰鸡峰山,西览市区,北瞰渭河,占地500余亩,是融遗址保护、文物展览、石鼓文化展示、园林观光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文化生态公园。

中华石鼓园
 
  博物院青铜器展馆,环抱着中间高耸的巨大石鼓造型,给人以大气、凝重、肃穆的感觉。博物院现藏有文物12000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就有120件。这里发现的石鼓,是中国九大镇国之宝之一,大名鼎鼎的毛公鼎现存台北故宫。
 
  讲解员绘声绘色地讲解,把我们带入了何尊的前世今生。
 
  1963年6月,陈堆租了隔壁陈乖善的两间房子住,院子后面是个土崖。当年8月一个雨后的上午,陈堆在后院发现下雨坍塌后的土崖上好像有亮光,就用手和小镢头刨,结果刨出了个铜器。第二年,陈堆夫妇从宝鸡返固原,临走时将铜器交给陈湖保管。1965年,陈湖将其卖到了废品收购站。
 
  适逢宝鸡市博物馆干部佟太放,在一废品收购站看到一件高约40厘米的铜器,见其造型凝重雄奇,纹饰严谨而富有变化,便向馆长吴增昆汇报。后以收购站当初购入的价格30元,将这尊铜器买回博物馆。经考古人员确认,这是一尊西周早期的青铜酒器,浮雕为"饕餮纹"。就这样,这尊铜器成了宝鸡市博物馆1958年成立后收藏的第一件青铜器。
 
  尊高38.8厘米,口径28.8厘米,重14.6公斤。圆口棱方体,长颈,腹微鼓,高圈足。腹足有精美的高浮雕兽面纹,角端突出于器表。体侧并有四道扉棱。造型浑厚,工艺精美。
 
  尊内底部铸有12行122字铭文,其中"宅兹中国"为"中国"一词,为现在可知最早的文字记载。其中提到周武王在世时决定建都于洛邑,即"宅兹中国",与《尚书》中的《洛诰》、《召诰》等文献记载可相互印证。起到了证实补史的作用,为西周历史的研究和青铜器的断代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何尊,是中国首批国家一级文物。根据铭文得知,它是中国西周早期一个名叫何的西周宗室贵族所作的祭器,所以被命名为何尊。1963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宝鸡县贾村镇(今宝鸡市陈仓区)。
 
  尊里的"中国"指的是当时天下的中心,王朝的中央,新建的都城成周,是现在的河南洛阳一带。
 
  何尊铭文记述了周成王营建成周、举行祭祀、赏赐臣子的一系列活动。其中记录了天子对于宗小子何的训诰之辞,还引用了周武王克商后在嵩山举行祭祀时发表的祷辞,即"宅兹中国,自之乂民"。定都天下之中以统治万民,这是周王朝开国之君革故鼎新、接受天命的宣言。
 
  我等虽不了解青铜文物,但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一个舞文弄墨的中国人,却不能不知道中国二字的来历。原来中国的根就在那端庄大气的青铜何尊上。
 
  回来的路上,心中似乎释然了许多,看山是那么青翠动人,看水是那么跳跃欢歌。心中充满了自豪感,为我源远流长的悠久文明历史,亦为我智慧勤劳的先民!


    作品集王安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