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原创文学 > 散文随笔 > 心情随笔 >

济南七亩园文化沙龙创建五周年记


     2008年8月7日,济南七亩园文化沙龙正式成立,总顾问吴开晋,学委主持朱多锦,秘书长魏东建,成员张志云、徐树爱、慧敏、王霁良、曾尧,当时共七人,每月一期文学沙龙活动在七里山路朱先生的寓所举行。
     七亩园文化沙龙在学术研讨上较为深刻,大家每月聚会一期,每期一个议题,轮到谁谈多谈少都要发言,有的人还专门打印出讲话稿,一个人发言其他人则侧耳静听,有专人做着笔录,还有的带着录音笔来。学委主持、著名诗人朱多锦先生是中国作协会员,也是一位学者型的诗人,其他几个大都是山东作协会员,针对同一个问题亮一亮各个的观点,学术氛围比较浓厚,带着知性和学术上的尖锐性,应了“术业有专攻”那句话。“中国现代诗形式问题”、“当代诗歌的自觉写作与自在写作”、“诸葛亮文学人物批判”、“鲁迅文学研究”等学术研讨会,吸引泰安、德州及济南周边县市远道而来的作家赶来参加。
     五年中,吸纳山东社科院张清津、郑克中、博士后评论家王洪岳、小说家海诚、《彼岸》杂志主编王松、《齐鲁周刊》首席编辑吴永强、省交通学院教授张永、《知识分子报》主笔周传虎、省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图书馆长邵一劭,《大众日报》高级编辑黄汝清、济宁作家苏富宽、泰安作家黄秀峰、赵振然、泰安诗人王德席、王松涛、保安诗人杨荣成、青年作家黄建刚、罗东勤、郭光明、石永宝、齐河县委宣传部华锋、石勇、齐河作协主席赵方新、副主席孙德奎、济南老诗人曲伟华、姚陈同、青年诗人任绪来、马建、李恩军、李玉光、王云虎、石传杰等四十多位文化中人参与进来。五年中,举办了“宗教与文学”、“人性与文学”、“知识分子的独立性”、“人品与文品”、“为官与为文”、“我们为什么写作”等五十多期文学主题活动,为朱多锦举办了“文心诗韵、盛世大音”诗歌理论研讨会,为张志云的长篇小说《土屋》校对稿、魏东建诗集《行走意或飞翔》、杨荣成诗集《春天向左》、我的诗集《在这个行将挥霍掉的夏天》以及王德席、黄秀峰、曲伟华、姚陈同的诗歌分别举行了研讨会。五年中,参与人员有七位加入山东省作家协会,不少成员在大型文学期刊上发表了作品,产生了影响,正像朱先生说的那样:“我们七亩园的成员中,有平民,有官员,各色人等,因为文学、因为志同道合走在了一起,可以说,我们这个论坛汇集了各界的文化精英,是一笔宝贵的社会财富。”
    作为七亩园较早的七人之一,我能忝列其中并于后来担任秘书长、学委主持,缘于朱先生的赏识和大家的器重。我在七亩园的活动中做了两年的书记员,负责整理会谈纪要,重要的内容通常会刊在七亩园的大文化期刊《华夏文坛》上,《华夏文坛》迄今已出版22期,在文学界有一定影响,2010年《中国诗歌》杂志第9卷曾作介绍。因为经常重温会谈内容,反刍会场场景,对我的文学创作观念改变有很多帮助。2011年以后,随着朱先生由省城返回齐河县城居住,七亩园的文化活动在省城、齐河、济阳三地轮流举办,形成横跨黄河的文化交流圈,慕名来学习的人不在少数。
     2013年1月,朱先生不幸病逝,他在诗歌写作上的成就,在他这个年龄阶层的诗人中无疑是优异的,先生一生都在觅渡,后来皈依基督,他的逝世对七亩园、对山东诗歌界都是一个巨大损失。先生虽然走了,但他的精神还在,七亩园文化沙龙还在继续,相信会有更多的文学人才相聚在这里。
 


    作品集王霁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