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雨枫书屋 > 经典散文 >

《述志令》中的曹操(2)



    曹操已登至高处,但未完成他所期望的自己。面对这一切,曹操的确需要这篇《述志令》。

    《述志令》系露布天下公告,却堪称千古奇文。有人视为通篇谎言,有人视为完全真话。这都有违《述志令》真实意蕴。《述志令》是“曹操水平”的政治宣言与外交辞令。在这王纲解纽之季,社会呈一种怪异状态的“三国环境”式言论自由。曹操不会糊涂狂妄到欲以一文尽欺天下。《述志令》是傲慢的谦虚,是霸气的辞让,是心事重重的诚恳。《述志令》里的曹操,是一个有怕有爱亦有担当有胸襟的曹操,是自信又无奈的曹操。曹操知道自己的无奈,别具一格的是,他自信世人对他亦无奈。

    《述志令》上半部分,曹操自述大半生心事与遭际,类似一低调自传。曹操最想说的话却是这个:“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这话榔头一样敲下来,由低调一下子转为高音。

    这话有深远的历史、现实背景。

    秦始皇奇迹般把无边江山拿在了手中。始皇宣布:历史终结了,终结于他一家。这大约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历史终结论”。出乎始皇意料,历史不但不肯终结,他要传之万世的皇位,竟然迅速又血腥地转移给了下家。从此,后世帝王再无人敢像始皇那样企图终结历史了。可是,历史终结论不露痕迹地转化为“道德终结论”——谋反是天下第一罪,篡位是天下第一恶。皇位成为天下第一“禁脔”。与统治者的愿望相反,第一禁脔,却极易成为第一诱惑。每当天下骚乱,皇位动摇,马上就会冒出无数个穷凶极恶的“皇帝”。你的“天”塌了,我的“天”要接班。天下就是不乏这种胆量的人。公元184年,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为口号的黄巾起义爆发,标志大崩溃的到来,标志禁脔异香一下子弥漫天地。

    乱世既释放大批“过把瘾就死”的毛贼,也催生满腔救世情怀的英雄豪杰。

    建安元年(196),在腥风血雨中壮大起来的曹操接受毛玠建议,成功迎献帝至许县,立许为都,开始“挟天子而令诸侯”新篇章。曹操捞起汉室这片风雨飘摇中的浮木,让献帝成为生命安全有保障的傀儡。

    曹操在军事上、生活上犯了不少严重错误,屡次差点丧命。但在事关皇位问题上却向来谨慎。怎样对待皇位当然是最大的政治。曹操羽翼渐丰后,成为各种势力拉拢对象。中平五年(188),王芬等谋废立之事,约结曹操,曹操严正拒绝。第二年,董卓擅立献帝,任曹操为骁骑校尉,曹操隐名埋姓逃跑。第三年,袁绍谋废立之事,拉曹操,曹操严正拒绝。这类事,参与一次,就可能彻底失去未来。在曹操眼里,董卓之流,是无未来之人。

    献帝可以天天象征性地上班了。这多少能给天下一些安慰。袁术却按捺不住称帝野心,称帝了,很快为操败亡。更多的称帝可能,亦为操所抑制。所以,《述志令》中那话,曹操是要天下来感受来掂量的——我现在这个样子,是时势造成;我没什么野心,却是保存国家(汉朝)、稳定天下的重器。

    有无野心,野心大小,当然不能全听曹操的。

    《述志令》下文,完全以“忠”为陈述主题。

    曹操历数自己心目中的榜样:齐桓公、晋文公、周文王、乐毅、蒙恬。曹操以前三者皆“兵势广大”却忠事其主来自况,以后两者表明自己累世忠良。众所周知,齐桓公、晋文公后来称霸了,周文王不代商,其子武王却代商了。这三个“榜样”可真有力量。历史上更多的是名将重臣死于功高震主,比如蒙恬。曹操赞赏蒙恬,但蒙恬的悲惨命运却是曹操一定要避免的。曹操后面说道:“意之所图,动无违事,心之所虑,何向不济……”没有我曹操想办而办不成的事。这简直是在敲打震慑天下了。

    曹操说,我不放弃兵众,是因为首先考虑子孙及身家性命,而这又与国家安危相连。又说“江湖未静,不可让位……”曹操不说为了国家不顾身家性命。他知道人家不信。话说到这份上,真话假话,可以见仁见智,诚恳坦率,却难以轻易否认。但就深邃复杂的曹操来讲,他显示给世界的,仍然只是冰山一角。

    已成霸主的曹操,期望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曹操?

    曹操常以周文王、周公为人生榜样,他们一个是圣人圣王,一个是有“元圣”之称的贤臣。曹操的自我期许是清楚的:有生之年做汉室“周公”,身后则期望成为“周文王”。在这一选择中,现实妥协,道德自律,自身期许,都包含其中了。文王姬昌纵横捭阖开疆拓土,为周朝奠基,却不代商。曹操的圣人圣王情结,不仅流露在《述志令》中。曹操死前一年,孙权来信自贬为臣,劝曹操称帝,曹操营垒内也有大股势力盼他赶快称帝。他把孙权信向部下公开,说:“是儿欲踞吾著炉火上邪!”(《三国志·武帝纪》注引《魏略》)身边的人却不屈不挠,已经说成曹公不称帝天理难容了。曹操这样打消他们的念头:“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三国志·武帝纪》注引《魏氏春秋》)曹操的意思是明白的:称帝之事让子孙去做吧。对汉室来说这难道不算“不逊之志”?曹操对来自献帝周围哪怕十分微弱的反叛,都予以血腥镇压,不但董承、吉本、魏讽等被斩杀无遗,连皇后皇子贵妃亦照杀不误。为曹操“打工”的献帝难道会认为曹操并无“不逊之志”?


作品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