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雨枫书屋 > 经典名著 >

先秦史·第十一章 社会组织(6)

然则人何以不合天下为一家,而家云国云,有此疆彼界之分也?曰:此由所处之境为之限。推人类之本性,162其相人偶,本可以至于无穷,然情意之相通,亦必有其所凭藉。古者山无徯隧,泽无舟梁,既有以限制其往来;而语言之不同,风俗之各异,亦若为其合同之障;此其所以有国云家云之林立也。然人固无不乡大同之途而行。非必圣哲,即恒人,其所行者,虽若日争夺相杀,然其本心,未尝不有一天下为公之念,潜伏于其中。特道阻且长,非一日所能至;又其前进也,常取曲线,或不免倒行逆施耳。鸟飞准绳,固不容拘丈尺以论曲直,此识者所以深观其微,而不为一时之幻象所惑也。

人与人相亲恶乎始?曰:始于母子。社会一切现象,皆为后起,惟母之抚育其子不然。不如是,人固无由存也。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曰善推。知有母,则知有同母之人焉;又知有母之母焉;又知有与母同母之人焉。亲族关系,自兹而昉。田牧之世,男子日奔驰于外,抚育子女,皆由其母任之;又女子多有定居;故子女恒属于母。于文,女生为姓,职是故也。斯时之匹合,男子恒人居女子之家。《丧服》为舅缌,为从母小功,后人曲为之说,终属未安。若知女系氏族,夫从妇居,则何足异?斯时之从母,正如今之世叔父;舅之于甥,则如姑之于姪耳。夫从妇居之制,人类初知农业时则然,以斯时土地屋庐,率为女子所有也。及生事益进,农业之所系益重,亦以男子为之主,则财权渐人男子手中;又男子或为酋长,或为将帅,或为巫祝,权力声望,稍与人殊,不复乐以服务求昏,昏礼复变为聘娶,而女子始隶属于男子。至于田牧之族,本以劫掠、卖买为婚者,更无论矣。有财产者,率欲传之于子。职业地位,亦多父子相传,与人交者,皆当求知其父,而不必求知其母,于是始以姓表见其为某母之子者,今则以姓表见其为某父之子焉,而母姓始易为父姓。如黄帝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史记·五帝本纪》。显系各从其母,而禹之后为姒姓,契之后为子姓,稷之后为姬姓,则皆从其父是也。此女系氏族所由易为男系也。今所谓氏族,即古所谓姓。

古九族之制,见于《白虎通义》者:曰父属四:父之姓为一族,《五经异义》作五属之内。父女昆弟适人有子为一族。身女昆弟适人有子为一族。身女子子适人有子为一族。母族三:母之父母为一族。母之昆弟为一族。《五经异义》作母之父姓为一族。母之母姓为一族。母之女昆弟与其子为一族。妻族二:妻之父为一族。妻之母为一族。此为今《戴礼》《欧阳尚书》说,亦见《五经异义》。《诗·王风葛藟疏》引。然《白虎通义》又有一说,谓尧时父、母、妻之族俱三,163周乃贬妻族以附父族,则此说犹非其朔也。《异义》述古文说,以上自高祖,下至玄孙为九族,则误以九世当之矣。族类之无服者谓之党,《礼记·奔丧》郑《注》。《白虎通义·嫁娶篇》,谓《春秋传》讥娶母党今三传皆无其文,古经说传固不能尽载也。则古母姓之不通昏,164正如后世之父姓也。

《白虎通义》曰:“族者,凑也,聚也,谓恩爱相流凑也。生相亲爱,死相哀痛,有会聚之道,故谓之族。”盖纯论情谊者也。又曰:“宗者,尊也。为先祖主者,为宗人之所尊。”则有督责之意矣。宗有大小之分,说见《礼记大传》。《大传》曰:“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宗其继别子者,百世不迁者也。宗其继高祖者,五世则迁者也。”《丧服小记》略同。《注》曰:别子为祖,“谓公子若始来在此国者,后世奉以为祖”。继别为宗,“别子之世適也。族人尊之,以为大宗”。继祢者为小宗,“父之適也。兄弟尊之,谓之小宗”。又曰:“小宗四,与大宗凡五。”盖诸侯不敢祖天子,大夫不敢祖诸侯,故诸侯之子,惟適长继世为君,適长而外,悉不敢祢先君,其后世遂奉以为祖,是为别子。别子之世適,谓之大宗,百世不迁。世適而外,是为小宗。其子继之,时曰继祢小宗。其孙继之,时曰继祖小宗。其曾孙继之,时曰继曾祖小宗。其玄孙继之,时曰继高祖小宗。继祢者亲弟宗之,继祖者从父昆弟宗之,继曾祖者从祖昆弟宗之,继高祖者从曾祖昆弟宗之。更一世绝服,则不复来事、而自事其五服内继高祖已下者,所谓五世则迁也。然则一人之身,当宗与我同高、曾、祖、父四代之正適,及大宗之宗子,故曰:小宗四,与大宗凡五也。165夫但论亲族之远近,则自六世而往,皆为路人矣,惟共宗一别子之正適,则虽百世而其抟结不散,此宗法之抟结,所以大而且久也。此谓公子也,而始適他国者,后世奉以为祖,其义实为尤要。何则?一族之人,终不能永远聚居于一处,如人口过多,须移居他处;新得属地须分封子弟治理。必有迁居他处者。迁居他处而无以治理之,不可也。虽有以治理之,而其与本族之关系遂绝,尤不可也。惟诸侯始受封,卿大夫初適异国者,皆为其地之大宗,而于故国旧家,大小宗之关系仍不绝,如周公在鲁为大宗,在周为小宗。三桓在其族为大宗,在鲁为小宗。则二者皆无可虑矣。《笃公刘》之诗曰:“君之宗之。”毛《传》曰:“为之君者,为之大宗也。”《板》之诗曰:“大宗维翰。”《传》曰:“王者天下之大宗。”周时同姓之国,皆称周为宗周,此诸侯之宗天子也。公山不狃谓叔孙辄曰:“子以小恶而欲覆宗国,不亦难乎?”《左氏》哀公八年。此大夫之宗诸侯也,滕文公欲行三年之丧,父兄百官皆不欲,曰:“吾宗国鲁先君莫之行。”《孟子·滕文公上》。则诸侯亦相宗也。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离娄上》。以此。



作品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