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史·第十一章 社会组织(11)
时间:2023-06-16 作者:吕思勉 点击:次
第四节 等级 何谓等级?等级者,分人为若干等,权责不同,地位亦异,为法律所许,不易改变者也。等级,西语为客斯德(Caste),中国旧译其音。客拉斯(Class)今人译为阶级,罕有译其音者。二语义实不同,而今人行文,多概用阶级二字。或讥其无别,谓客斯德当称等级,客拉斯当称阶级,然等级阶级,华文义实无别,欲人不混用甚难。予意客拉斯可译为党类,客斯德则等级、阶级俱可译。凡译名,当审科学见行之义,至其语之本义,则势有所不暇顾,而亦不必顾及也。等级之制恶乎起?曰:起于地位财富之不同,而异族相争,关系尤大。 中国最古之等级,时曰国人及野人,亦起于异部族之相争者也。何谓国人?古所谓国者,城郭之谓,居于郭以内之人,时曰国人,居于郭以外之人,则曰野人而已矣。后世之城郭,必筑于平夷之地,盖所以利交通,古代之城郭,则筑于山险之区,盖所以便守御。又古国人从戎事,野人则否。然则国人者,战胜之部族,择险峻之地,筑邑以居;野人则战败之族,居平夷之地,从事耕耘者也。如是,国人野人,宜相疾视,而书传绝无其事者?则以为时甚早,史弗能纪也。然其遗迹,犹有可考见者。《周官》乡大夫之职,大询于众庶,则各帅其乡之众寡而致于朝,所谓大询,即小司寇所谓询国危、询国迁、询立君者,则有参政之权者,国人也。厉王监谤,国人莫敢言,三年乃流王于彘,则行革易之事者,又国人也。国人,盖如辽世之契丹,金世之女真,与其国关系较密。若夫野人,则供租税,服徭役,上以仁政抚我,则姑与之相安,而不然者,则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而已。《史记·周本纪》言:“薰育戎狄攻古公,欲得财物。予之。已复攻,欲得地与民。民皆怒,欲战。古公曰:有民立君,将以利之,民之在我,与其在彼何异?民欲以我故战,杀人父子而君之,予不忍为。乃与私属遂去豳。”所谓私属,盖周之部族,民则异部族之服于周者也。其疏戚异,宜矣。 战胜之族,与战败之族,仇恨所以渐消者,盖有数端。181古无史记,十口相传,故事久而亡佚;不亦寖失其真;战败之辱,稍以淡忘,一也。国有限,野无限。国中人口渐繁,不得不移居于野;即野人亦有移居于邑者。居地既近,昏姻遂通,二也。国人必朘野人以自肥,以故国人富而野人贫,国人华而野人朴。古者大都不得耦国,封域之内,富厚文明,盖无足与国都比者,然至后来,即非复如此矣。三也。春秋以前,军旅皆出于乡,野鄙之民,止于保卫闾里,战国以后,稍从征役,其强弱同,斯其地位等矣。四也。有此四者,故因异部族所成之等级渐夷,而因政权及生计之不平所造成之等级,继之而起。 以分工合力之理言之,凡人之执一技者,莫不有益于其群,本无所谓贵贱。然所司之事,权力不能无大小,居率将之地者遂稍殊异于人矣。古多世业,父子相传,兄弟相及,沿袭既久,变本加厉,视为固然,于是有君子小人之分焉。君子小人,盖以士民为大界。182士者,可以为君子,而尚未受爵为君子者也。《士冠礼记》曰:“天子之元子,士也,天下无生而贵者也。”《曲礼》曰:“四郊多垒,此卿大夫之辱也。地广大,荒而不治,此亦士之辱也。”盖卿大夫初为军帅;士则战士,平时肆力于耕耘,有事则执干戈以卫社稷者也。《管子》言制国以为二十一乡,工商之乡六,士乡十五《小匡》。又言“士民贵武勇而贱得利,庶民好耕农而恶饮食”;《五辅》。士与农工商之异可见矣。古者治理之权,皆操于战斗之士,故士又变为任事之称,负治民之责也。士之位卑,其政权亦小,故初虽与庶人异,后转无区别焉。 百姓、人、民、氓,后世义无区别,古则不然。183《尧典》曰:“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此百姓犹言百官,与民截然有别。《中庸》言:“子庶民则百姓劝”,则二者同义矣。《孝经·天子章》:“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疏》曰:“百姓,谓天下之人,皆有族姓,言百,举其多也。《尚书》云平章百姓,则谓百官,为下有黎民之文,所以百姓非兆庶也。此经德教加于百姓。则为天下百姓,为与刑于四海相对,四海既是四夷,则此百姓自然是天下兆庶也。”盖先秦两汉之世,此等字义,业已淆乱,执笔者各随其意用之。民人二字,古亦通称。然《皋陶谟》言:“知人则哲,能官人,安民则惠,黎民怀之。”《论语·宪问》:“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人亦指在位者言。盖人有人偶之义,故以指切近之人也。《诗·假乐》:“宜民宜人。”《毛传》:“宜安民,宜官人也。”《疏》云:“民人散虽义通,对宜有别,《皋陶谟》云:能安民,能官人,其文与此相类。”案《毛传》即本《尚书》为说也。《孝经·诸侯章》:“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疏》引皇侃云:“民是广及无知,人是稍识仁义,即府史之徒。”案此只是复语,皇说误。此乃民人同义者也。《诗》:“氓之蚩蚩。”毛《传》曰:“氓,民也。”《疏》曰:“氓,民之一名。对文训异,故《遂人注》云:变民言氓,异内外也,甿犹懵,懵无知貌,是其别也。其实通,故下《笺》云言民诱己,《论语》及《灵台序》注,皆云民者冥也。”《韩非·难一》:“四封之内,执会而朝名曰臣,臣吏分职受事名曰萌。”则民与吏皆可称萌。《孝经·庶人章疏》引皇侃云:“不言众民者,兼苞府史之属,通谓之庶人也。”又引严植之,谓“士有员位,庶人无限极,故士以下皆为庶人”;似庶人不可称民者,其说恐非。《孟子》曰:“在国曰市井之臣,在野曰草莽之臣,皆谓庶人。”《万章下》。此明指农工商言之,即《孝经》谓“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亦明指农夫言之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