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
时间:2023-06-07 作者:丁建元 点击:次
2015中国年度散文(全文在线阅读) > 点燃 丁建元 一 这里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边沿上的挪威。 挪威是画家蒙克的故乡。 不知此时是什么季节,即使在夏天,这个伸延入北极圈内的国家,太阳依然运行在遥远的天位上,把薄淡而吝啬的光线,斜斜地几乎贴着地表照射过来。从山林峡谷飘出的风,甚至一棵树的阴影,依然透出清冷。如果进入冬季,就没有了昼与夜的分别,而早晨就只是一个空洞的时辰概念。太阳已经完全遗忘了这块边地,轮番而至的暴风雪,弥漫的黑昼长达半年笼罩着这里险峭的峰峦、山坡的密林和坚冰凝封的峡湾。只有靠雪的反光才能辨别这个寒彻的世界。雪压脊顶的零落低矮的木房子,萎缩在山根林旁的避风处。灯光,胆怯地透过结着冰花的小窗,淡黄而朦胧,似乎为这个存在于地球边缘的人间守望。 姑且断定这是将要日出的早晨,或许远天下黑黢黢的丛山顶巅,隐隐抹上了霞光的嫩红,天际灰云的边沿也微微暖紫,然而山谷林莽的夜色依旧沉重,迷在冷杉林里的云气与夜色混合,还有渊深的湖面包含的黑色,全都沉滞混沌。兽未醒,鸟未鸣,但在某处的一幢涂成棕红色的房子里,有人已经起来了。 这是房子的女主人,一位勤劳的年轻母亲,最早感觉到从远山边浮起的晨曦,就麻利地从床上下来,未及洗刷和梳理,只穿着一件长长的睡衣就开始为家人准备早餐。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就是日复一日重复的点火、燃柴、做饭。但是在蒙克这里,他看到了最平常、最平淡中非凡的本质性的暖意,而且定名为《点燃》。与蒙克其他、特别是后来的作品迥然不同,那些作品全都是主观表现性的,人物形象简略、变形,没有对表情细腻的刻画,而是以扭曲的、盘旋的、涡状的笔触,抹出带有黏稠感的线条,速写般写出人物的精神病态,眼睛里充满了迷惑、惊恐、忧怯或者妒忌。据说蒙克自少年时就经历、目睹了亲人因为肺痨连续死去,他自己侥幸从肺病的濒临死亡中活了过来。此后,家庭的龌龊和情感不睦,都使他看到了人情的浇薄、人性的自私卑下和生命最终的虚无,由是而画风大变。而这幅名为《点燃》的早期作品,则是严谨的写实。它虽然以屋子内的黑暗作为背景,色调与气氛沉闷而压抑,但经过朴素、坚实的构图和色彩的点染与强化而有着强烈而含蓄的抒情性。 这个极为普通甚至贫寒的家庭,在昏暗的屋子里,看不到其他家具和陈设,满目混浊的褐黑色,可以感到木质的墙壁经过多年的烟熏和积尘,散发着强烈的灰炱气味儿。占据画面的,只有一只生铁铸成的炉子,黑、矮、笨拙地安放在那里,炉头上插着一截铁皮烟筒,既可以烧水做饭又可以取暖。除此之外就再无其他。炉口前的地上,放着几块劈柴,全家人就等待着这些劈柴转化成热量。最令人心酸的,就是那只废弃的木板钉成的破旧盒子,它是女主人烧饭时所坐,家里居然没有一只专用的板凳。简单、简陋。不知她的原型是谁,或许就是蒙克怀念的早殁的母亲,或许是父亲续弦的姨妈,抑或就是取材于某个家庭中年轻的妻子、母亲。每天早晨最先起来做饭,成为她伺家的首要工作。此时,她把那只木板盒子拿过来,在炉前坐下。 女人穿着的白色睡衣已经破旧了,腰间系着棕灰色的长裙。睡衣就是粗棉布缝制的,后背上衣服开口的边缘早已脱线、绽破,带着粗糙贴身的质感,俭朴得没有任何边角的装饰和点缀。下裙虽然带着扇状折叠的裙摆,但穿着多年也已经陈旧了。灰色的线袜子,后面磨得直到露出脚跟。虽然她侧坐在那里,仍然显出她的高大、结实和秀美。微微前倾的上身,使臀部形成饱满有力的弧线。这北欧的女人,艰苦恶劣的自然环境与生存的艰难,世代辛劳造化出她健硕的体态和体魄,骨骼粗壮,匀称丰厚,***丰满,两只支在腿上的胳膊,也是那样修长。她的头稍稍低着,密集的韧如麻丝的头发向后梳拢,收合成一根绳索般的辫子,由粗至细,坚实地背在脑后,周身储存着旺盛的生命力。在这普通甚至贫寒的家庭里,在这昏暗的屋子里,有一位这样的女人、这样的妻子或这样的母亲,还会说贫穷的么?就从她身穿的旧长裙里,蒙克采用了干擦皴的、擦出的银灰色,使人们想到了中世纪的宗教画,带着某种神圣的韵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