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资本论》的精髓(9)
时间:2023-05-31 作者:郑奎飞 点击:次
列宁同时指出,《资本论》专门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发展,“但又随时随地探究适合于这种生产关系的上层建筑,使骨骼有血有肉”。(《列宁专题文集》,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62页) 有评论认为,《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几乎所有的马克思主义学科,乃至于非马克思主义学科,都无不从《资本论》中吸取丰富营养,获得宝贵启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重新认识《资本论》的理论价值和社会意义。《资本论》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不朽文献,也是马克思主义最有代表性的著作;不仅是革命的理论,也是建设的科学;不仅是“工人阶级的圣经”,也是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通过对马克思关于《资本论》研究对象论述中“生产方式”这一概念新的诠释,重新解读了《资本论》的经济学价值,论证了《资本论》既是“资本主义经济论”,也是“社会化商品经济论”,为《资本论》基本理论在当代的应用开拓了新的空间,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性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 与此同时,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王东在《哲学动态》撰文指出,《资本论》是马克思作为“千年思想家”“最大哲学家”的主要思想见证,是他一生智慧的结晶。过去往往把《资本论》仅仅当成经济学著作,如果谈到它的哲学意义,最多也只是论及它对唯物史观现成原理的检验与论证。实质上,《资本论》不仅是马克思经济学的主要著作,而且是马克思哲学的主要著作——马克思毕生哲学思想、哲学智慧、哲学创新及哲学体系,最为集中地展现或蕴涵在《资本论》之中。《资本论》哲学是透视马克思“写出辩证法”的哲学宿愿,他关于唯物辩证法“大逻辑”的构想,具有不可取代的独特地位与历史作用。《资本论》哲学还是马克思哲学创新在当代最富于活力的主要生长点、当代哲学思想交锋的聚焦点、哲学发展的前沿问题,是我们创造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新形态的首要源头活水。 其实,人们忽略了《资本论》是一件完整的艺术作品。在1865年写给恩格斯的信中,马克思谈到自己的作品:“不管它们会有怎样的不足,我文章的优点都是艺术性的整体。”(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人民出版社,1976年,第196页) 弗朗西斯·惠恩说,马克思的《资本论》不仅是划时代的经济学著作,也是一部未完成的文学杰作,它拥有多重结构,并可从多方面进行解读:他笔下的资本,活像哥特式小说中的妖怪;有些地方,又像维多利亚时代的情节剧,黑色剧甚至滑稽剧。有时它又像希腊悲剧,在他的笔下,人类的历史就像俄狄浦斯,命运早已被注定。在描写资本主义社会的疯狂本质时,又不由让人想起斯威夫特在《格列佛游记》中展露的那种讽刺手法。(弗朗西斯·惠恩:《马克思〈资本论〉传》,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第120页) 哈维认为,“它(《资本论》)是一本非常丰富的著作。莎士比亚、希腊文化、浮士德、巴尔扎克、雪莱、神话故事、狼人、吸血鬼和诗歌全集合在这本书,与之相伴的还有无数的政治经济学家、哲学家、人类学家、记者和政治理论家。” 三、《资本论》的人学探索 马克思的《资本论》里的“资本”在人类社会和经济活动中被误用、误导,于是当今许多国内外著名经济学者看着这内含危机四伏的资本主义社会繁荣景象高歌猛进,认为马克思错了,表示《资本论》已经过时了,对于当代资本主义的经济运行机制已经无法解答和诠释。然而正因为他们违背了资本的本质和价值取向,没有真正理解马克思的资本逻辑、剩余价值和唯物史观,以致全球经济陷入了破产和革命爆发的前奏和边缘,资本必须进行新的科学革命。 人们看到马克思《资本论》的资本仅限于货币资本,根本没有发现另两种资本:人本资本和消费资本。 有学者指出,《资本论》是人的发展经济学重要理论来源,《资本论》透过物与物的关系揭示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从经济运行中阐明经济规律的方法,值得人的发展经济学借鉴。 马克思剖析资本及资本的逻辑,论证共产主义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其根本宗旨仍在于人,在于“人的全面发展”。 有人说,表面看来,《资本论》探讨的是商品生产、商品流通和总过程的各种形式,探讨的是物质、利益、财富、阶级和所有制等问题,但贯穿这些方面的价值归旨是“现实的个人”的处境及其未来,是“实践的人和人的实践”,是“人与人的关系”。即如“时间”,我们一直把它看作世界的存在方式,是一种可以度量的、匀速流逝的、物理状态的间隔,然而在《资本论》看来,哲学意义上的“时间”与自然时间是有区别的,它离不开人、人的活动和人的感受,衡量这一层面的时间的不是物理的尺度,而是社会的尺度、资本的尺度、人的尺度,时间成为人类发展的空间。用马克思的话说,就是“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的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