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雨枫书屋 > 人生哲理 >

智慧27德刑并用,四方敬服

《中庸》64个人生智慧(全文在线阅读) > 智慧27德刑并用,四方敬服

    最成功的为官者是不屑于以权压人的。他们让人口服心服的除了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外,大都在行事上秉承赏罚分明这一中庸之道。对于实绩和政绩突出者给予重奖,对于成绩平平或者没有政绩者给予一定的惩罚,这样就会让能力卓越的人看到希望,使能力平庸的人看到不足,从而更加努力地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皇太极是后金大汗努尔哈赤的第八个儿子。他从小就嗜好读书,尤其熟读历史典籍,并善于借鉴、运用于领兵治军。他身材高大,体魄健壮,武功很好,尤其擅长步射、骑射;对勇士也特别喜欢,继承父位后,也就十分重视擢拔勇士。

    1628年,皇太极率十万大军包围了明朝的遵化城。天刚放亮,皇太极下令攻城。这是一场异常惨烈的攻坚战。明军壁垒森严,箭矢、滚石如雨,八旗兵士冒着炮火,迎着箭矢、滚石,奋勇攻城。很多战士抬着云梯冲到城下,攀梯而上。其中有个士兵名叫萨木哈图,他不顾乱石飞矢,第一个奋勇登上城头,挥舞着明光闪亮的大刀,一连砍倒十几个守城的明军,使后援的清军乘机一拥而上,攻破了明军的城防,并迅速扩大战果,占领了全城。

    萨木哈图勇猛奋战,第一个登城的事很快就被皇太极知道了,皇太极十分高兴,立即召见了萨木哈图,并与之畅谈了许久。

    过了几年,皇太极在遵化城举行庆功大会。会上,凡立功的都被叫到他面前,由他亲自授奖。当萨木哈图走到皇太极跟前时,皇太极端着最名贵的金卮,亲手斟满美酒,赐予萨木哈图,并看着他把酒喝下去,然后当众宣布封他为“备御”,授予“巴图鲁(英雄)”的荣誉称号。顿时,整个会场欢声震动,全都沸腾起来,因为萨木哈图原来只是一个普通士兵、无名小卒。

    接着,皇太极又赐给萨木哈图一批贵重物品予以嘉奖,一峰骆驼、一匹蟒缎、二百匹布、十匹马、十头牛,还规定萨木哈图的子孙后代承袭备御爵位,他本人今后如有过失可以一律赦免。

    在以后的战斗中,皇太极对萨木哈图一直予以爱护,不再让他冒险冲杀。但此次凭功授奖,让皇太极手下的兵将们看到,只要有真本事,能够杀敌立功,即使是无名之辈,也会受到提拔和奖赏。由此,每逢攻坚,将士们都冲锋陷阵,争当勇士,清军的战斗力也大为提高。

    论功赏罚是领导者管人的最佳手段。当官者对人功过清楚,赏罚分明才能激发下属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会调动人们向着争取奖赏的目标努力。同样,对拒不努力者施以必要的惩罚,鞭打懒驴,才会对下属有警戒作用,使之克服人性的弱点,努力投身于争取奖赏的工作中去。

    早在先秦时期,韩非子就明确指出:“凡治天下,必用人情,人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

    在中国历史的数千年中,大凡有作为的政治家,不论是刘邦、曹操,还是李世民、朱元璋等,无不是深谙赏罚二术的好手。

    奖赏是正面强化手段,即对某种行为给予肯定,使之得到巩固和保持;而惩罚则属于反面强化,即对某种行为给予否定,使之逐渐减退。这两种方法,都是领导者驾驭下属不可或缺的。

    领导者运用时,必须掌握两种不同特点,适当运用。一般说来,正面强化立足于正向引导,使人自觉地行动,优越性更多些,应该多用。而惩罚,由于是通过威胁恐吓方式进行的,容易造成敌对情绪,要慎用,应将其作为一种补充手段。

    强化激励,可以获得领导者所希望的行为。但并非任何一种强化激励,都能收到理想效果。从时间上来说,如果一种行为和对这种行为的激励之间间隔时间过长,就不能收到好的激励作用。因此要做到“赏不逾时”。

    对违背了规章制度的人进行惩罚,必须照章办事,该罚的一定要罚,该罚多少即罚多少,来不得半点仁慈和宽厚。这是树立领导权威的必要手段,西方管理学家将这种惩罚原则称之为“热炉法则”,十分形象地道出了它的内涵。

    抗战时期,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将军受命组织徐州会战。在台儿庄战役中,山东战区的韩复榘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拒不执行合围命令,以致丧失战机,给了日本突围喘息的机会。对韩复榘此举,李宗仁既冷静又愤怒,果断给予军法从事,就地执行枪决。此举极大振奋了民心、军心,为台儿庄大捷扫清了思想障碍。

    历史上,孙武杀吴王宠姬,一下子就慑服了宫女;司马穰苴斩庄贾,使敌军为之却步,而吴起重赏士卒,魏文侯为将士父母妻儿摆宴,使数万土卒不令而战。可见,赏罚分明不失为有效的执法手段和激励人心、鼓舞士气的方法。

    奖赏人是件好事,奖一人就可以鼓励更多的人为之献计出力。惩罚显然会使人痛苦,但也绝对必要。领导者必须兼具软硬两手,实施起来要坚决果断。



    作品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