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打造(17)
时间:2023-03-15 作者:王艳丽 点击:次
有些同学好不容易在书桌旁静下心来,开始学习,不一会儿就发现一本重要的参考书不在手边,得回过头去找书;一会儿又发现做作业画图用的尺子、圆规不见了……这样零零碎碎地浪费了不少时间。而善于挤时间的同学,在学习之前先把学习中要用的工具书、作业本、文具等准备得一应俱全,以免受耽误,节约出更多的时间用以学习。 在车上时,在等待时,都可用于学习,用于思考,用于简短地计划下一个行动等。把零碎时间用来从事零碎的工作,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利用零碎时间,短期内也许没有什么明显的感觉,但积年累月,将会有惊人的成效。 鲁迅先生是“把别人用来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了写作上”。 达尔文说:“我从来不认为半小时是微不足道的很小的一段时间。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 三国时期的董遇是个大学问家,他告诉去找他求学的人先“读书百遍”,之后才可能“其义自见”。当求学者抱怨说“没有时间”时,他回答说:“当以‘三余’,即‘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也。”要充分利用寒冬、深夜和雨天学习。在古代人们就已经知道利用余暇时间来做学问了。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许多人都常常感到时间紧张,根本没有时间干许多重要的事。而鲁迅先生曾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实际上正是如此。 同样的,如果你觉得自己缺乏思考问题的空闲时间,不妨试着坚持每天睡前挤出十几分钟的时间,一旦形成了习惯,长期坚持下去就很容易了。要记住,没有利用不了的时间,只有自己不利用的时间。 小心时间陷阱,警惕时间“窃贼” 时间是宝贵的,浪费一分一秒都是犯罪。富兰克林说过:“切勿坐耗时间,须知每时每刻都有无穷的利息,日计不足,岁计有余。”但是人们往往在不知不觉中与时间擦身而过,浪费了时间却还蒙在鼓里。这是中了时间的陷阱,因为时间是会伪装的,它伪装得越深沉,那你的时间被偷窃的就越多。 那时间是怎样扮演“窃贼”欺骗人类的呢? 1.做事情漫不经心 有些时间管理者对时间漫不经心,抱着随便打发的无所谓态度,这是缺乏人生价值观念的表现。其口里经常念叨的是:做点什么呢?打发打发无聊的时间。而且在时间管理上,就是有事业心的人,有时也会因漫不经心而丧失时间。因此,要追求高速,就要特别注意漫不经心给我们设下的陷阱。 2.不会自我约束 每个人都有兴趣偏好,喜欢做那些自己感兴趣的事,并乐此不疲,越是年轻人,这种偏好表现得越强烈。我们都可能有这方面的感受,当看到一本精彩的散文而入迷的时候会手不释卷,不顾其他;当球迷球兴正浓时会放弃本来打算要做的事。这些首先满足自身欲望的行为方式,常常使我们掉进时间陷阱,把该办的事拖延下来,造成了整个计划的被动。 因此,要跨越时间陷阱,就必须努力培养自我约束能力,改掉不良嗜好。要能抵抗兴趣偏好的诱惑,哪怕正在进行的活动是如此令人愉快,应该结束时就要适可而止;哪怕有的事情是自己乐意做的,只要它比起其他事情来还不那么紧迫和重要,就应该毫不犹豫地放下它。 3.遇事墨守成规 有些人工作起来,从不分清主次。对于这种情况,只要采取果断的办法,轻、重、缓、急分类处置,对可办可不办的事交由别人去办;对可阅可不阅的,不去阅览;抓住重要的事情认真处理,对次要的则快刀斩乱麻,才会卸掉重压,以更多的时间去做更重要的事。 4.凡事喜欢亲力亲为 产生事事亲为的原因很多,主要在于:首先是不知道时间运筹术,即不知道自己有多少时间,过多地把工作包揽到自己身上能否胜任,有些不重要的琐事由自己来做是否值得,不知道自己的任务是统领全局而不是亲力亲为。其次是按自己的行为模式要求旁人,错误地注重表现而忽略结果。再次是只看到节省时间于一时一事,只看到自己动手可以免掉督促、检查和交代的时间,没有看到一旦让别人去做之后,再碰到类似的工作,就可以不再亲自动手,最终会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