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惩罚:拿捏分寸是艺术
时间:2023-03-18 作者:王艳丽 点击:次
优秀孩子成长细节全集(全文在线阅读) > 激励+惩罚:拿捏分寸是艺术 多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父母若以正面的信念期望孩子能成为什么,将来孩子就会成为什么。父母对孩子的期待与评价经常会在言语及日常生活中有意无意地显现出来。积极正面的期待会使孩子感受到爱与支持,从而充满自信,生气蓬勃;相反的,负面的、消极的评价会使孩子失去信心与发展机会。 暗示会产生非同一般的明显效果,有人曾经做过一个实验:由两位水平相当的教师分别给两组学生教授相同的内容。所不同的是,其中一位教师被告知:“你很幸运,你的学生天资聪颖。然而,值得提醒的是,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试图捉弄你。他们中有的人很懒,并将要求你少布置作业。别听他们的话,只要你给他们布置作业,他们就能完成。你也不必担心题目太难。如果你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同时倾注真诚的爱,他们将可能解决最棘手的问题。” 另一位教师则被告知:“你的学生智力一般,他们既不太聪明也不太笨,他们具有一般的智商和能力,所以我们期待着一般的结果。” 在该学年年底,实验结果表明,“聪明”组学生比“一般”组学生在学习成绩上整整领先了一年。 其实,在被试者中根本没有所谓“聪明”的学生,两组被试的全都是一般学生,唯一的区别就在于教师对学生的认知不同,导致了对他们的期望心理也不同,从而以不同的方式对待他们。其中一位教师把这些一般的学生看作是天才儿童,因而就把他们作为天才儿童来施教,并期望他们像天才儿童一样出色地完成作业。正是这种特殊的对待方式,使得一般学生有了突出的进步。 法国有句谚语说:“自以为是鼠辈的人定被他人轻视、欺侮。”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心理暗示”给人带来的影响。经常性地给孩子一些积极而正面的“心理暗示”,孩子一旦沐浴在自信的光晕之中,将产生无比巨大的推动力,一步步向更高的人生台阶迈进。 育才方案 让孩子懂得“自我接纳” “自我接纳心理”是指人对自身以及自身的一些特征所持的一种积极的态度,即能欣然接受现实中的自己,无论自己是完美无瑕还是有一定缺陷,都去接纳自己,喜欢自己。 自我接纳是孩子心理健康成长的前提。小孩子最初的评价源自于父母、老师以及其他长辈对他的评价。如果这些人对他的评价是肯定的,如:“真漂亮!”“是个好孩子!”“好聪明!”那么孩子的自我接纳就是正面的,他会肯定自己,不断自我完善,并最终具备自信;相反地,一些人无意中指责孩子,说:“你很笨!”“不可爱!”对孩子人格进行贬低,孩子就会接受这些负面信息,认为自己真的不如别人,他对自己的认识逐渐发生一些偏差。例如:一个不懂得教育的老师整天指责一个淘气的孩子,说他得了“多动症”,一个不懂得爱的家长总是反复对着孩子强调孩子的笨拙,这些负面的评价使弱小的孩子对自己产生了怀疑,他对自己感到不满、失望,甚至否认和拒绝。 韩国18岁少女喜儿弹奏的钢琴曲非常动听,吸引了不少听众。 喜儿的双腿比正常人短,而且每只手上只有两根手指头,她并不聪明,只有七岁小孩的智力。但这个少女似乎对自己的命运很满意,她丝毫没有察觉自己的缺陷,还经常面带微笑和别人交流,而且非常刻苦地练习弹奏钢琴。在她看来,正是因为自己只有4根手指头,所以很多人才喜欢听她演奏,她觉得幸福极了。 她喜欢自己,接纳自己,丝毫不在意旁人怪异的目光。这种健康心态取决于她有一位懂得教育的妈妈。 曾经有记者采访喜儿的妈妈:“当您第一次看到孩子的手指时,您是什么感受?” 妈妈说:“我觉得我们家喜儿的手指很漂亮,当她晃动两根手指时,就像绽放的花朵一样美丽,我经常对喜儿说,‘宝贝,你的手指真漂亮,咱们换手指,好吗?’” 喜儿的妈妈丝毫不在意别人对喜儿的评价,她总是不停地告诉喜儿:“你的手指是世界上最漂亮的手指。”因此喜儿丝毫没有被身上的缺陷所伤害,她总是快快乐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