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语类·卷五十九·孟子九(13)
时间:2022-12-21 作者:黎靖德 点击:次
季成问“放心”。曰:“如‘求其放心’,‘主一之谓敬’之类,不待商量,便合做起。若放迟霎时,则失之。如辨明是非,经书有疑之类,则当商量。”盖卿。 孟子言“求放心”。你今只理会这物事常常在时,私欲自无着处。且须持敬。祖道。 收放心,只是收物欲之心。如理义之心,即良心,切不须收。须就这上看教熟,见得天理人欲分明。从周。 叔重问:“所谓‘求放心’者,不是但低眉合眼,死守此心而已;要须常使此心顿放在义理上。”曰:“也须是有专静之功,始得。”时举因云:“自来见得此理真无内外,外面有跬步不合道理,便觉此心慊然。前日侍坐,深有得于先生‘醒’之一字。”曰:“若常醒在这里,更须看恻隐、羞恶、是非、恭敬之心所发处,始得。当一念虑之发,不知是属恻隐耶,羞恶、是非、恭敬耶?须是见得分明,方有受用处。”时举。 心兼摄性情,则极好。然“出入无时,莫知其乡”,难制而易放,则又大不好。所谓“求其放心”,又只是以心求其心。“心求心”说,易入谢氏“有物”之说,要识得。端蒙。 “求放心”,初用求,后来不用求。所以病翁说:“既复其初,无复之者。”文蔚。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不是学问之道只有求放心一事,乃是学问之道皆所以求放心。如圣贤一言一语,都是道理。贺孙。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诸公为学,且须于此着切用工夫。且学问固亦多端矣,而孟子直以为无他。盖身如一屋子,心如一家主。有此家主,然后能洒扫门户,整顿事务。若是无主,则此屋不过一荒屋尔,实何用焉?且如中庸言学、问、思、辨四者甚切,然而放心不收,则以何者而学、问、思、辨哉!此事甚要。诸公每日若有文字思量未透,即可存着此事。若无文字思量,即收敛此心,不容一物,乃是用功也。壮祖。 学问之道,孟子断然说在求放心。学者须先收拾这放心,不然,此心放了,博学也是闲,审问也是闲,如何而明辨!如何而笃行!铢。 学须先以求放心为本。致知是他去致,格物是他去格,正心是他去正,无忿懥等事。诚意是他自省悟,勿夹带虚伪;修身是他为之主,不使好恶有偏。伯羽。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旧看此只云但求其放心,心正则自定,近看尽有道理。须是看此心果如何,须是心中明尽万理,方可;不然,只欲空守此心,如何用得!如平常一件事,合放重,今乃放轻,此心不乐;放重,则心乐。此可见此处乃与大学致知、格物、正心、诚意相表里。”可学谓:“若不于穷理上作工夫,遽谓心正,乃是告子不动心,如何守得?”曰:“然。”又问:“旧看‘放心’一段,第一次看,谓不过求放心而已。第二次看,谓放心既求,尽当穷理。今闻此说,乃知前日第二说已是隔作两段。须是穷理而后求得放心,不是求放心而后穷理。”曰:“然。”可学。 问:“孟子只说学问之道,在求放心而已,不曾欲他为。”曰:“上面煞有事在,注下说得分明,公但去看。”又曰:“说得太紧切,则便有病。孟子此说太紧切,便有病。”节。 上有“学问”二字在,不只是求放心便休。节。 孟子曰:“求其放心而已矣。”当于未放之前看如何,已放之后看如何,复得了又看是如何。作三节看后,自然习熟,此心不至于放。季礼。 孟子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可煞是说得切。子细看来,却反是说得宽了。孔子只云:“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若能如此,则此心自无去处,自不容不存,此孟子所以不及孔子。 问:“先生向作仁说,大率以心具爱之理,故谓之仁。今集注‘仁,人心也’,只以为‘酬酢万变之主’,如何?”曰:“不要如此看,且理会个‘仁,人心也’,须见得是个‘酬酢万变之主’。若只管以彼较此,失了本意。看书且逐段看,如吃物相似,只咀嚼看如何。向为人不理会得仁,故做出此等文字,今却反为学者争论。”窦云:“先生之文似药方,服食却在学者。”曰:“治病不治病,却在药方;服食见效不见效,却在人。”窦问:“心中湛然清明,与天地相流通,此是仁否?”曰:“湛然清明时,此固是仁义礼智统会处。今人说仁,多是把做空洞底物看,却不得。当此之时,仁义礼智之苗脉已在里许,只是未发动。及有个合亲爱底事来,便发出恻隐之心;有个可厌恶底事来,便发出羞恶之心。礼本是文明之理,其发便知有辞逊;智本是明辨之理,其发便知有是非。”又曰:“仁是恻隐之母,恻隐是仁之子。又仁包义礼智三者,仁似长兄,管属得义礼智,故曰‘仁者善之长。’”德明。集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