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雨枫书屋 > 人生哲理 >

名与利,伤及生命的两件凶器(5)



    常人又问:“人应该如何正确对待理智和情感呢?”

    哲人说:“情感是生命的内容。”生命如大河,情感就如河中之水。尽管有时河水泛滥,但离开水,河则非河。理智就犹如水利工程,必须顺势而为,与水共长。

    对人们而言,情感更真实,是第一位的,是生命的内容,是幸福的主要依据,因为人永远生活在亲情—友情—爱情—亲情这个无限循环的圈子里。但对外界而言,理智则是第一位的,是人与动物区别的根本特征,是人的尊严所在,是实现生命成就的可能所在。但情感与理智又必须是相互联系并统一于一体。 

    人往往在不了解、不思考、无理智、无耐心、不体谅、不反省的情况下任凭感情的冲动控制自己。人生随时随地都是如此,每个人都有理智,都很清醒,有的事不愿做,但欲望一起,就压不下去,理智始终克服不了情欲。因此,为人处世重在内讼和自省。

    自省和内讼是道德完善的重要方法,是治愈错误的良药,它能给我们混沌的心灵带来一缕光芒。当我们在人生的迷宫中不知所措时,当我们掉进了罪恶的深渊时,当我们的灵魂遭到扭曲时,当我们自以为是沾沾自喜时,自省就像一道清泉,将思想里的浅薄、浮躁、消沉、阴险、自满、狂傲等污垢涤荡干净,重现清新、昂扬、雄浑和高雅的旋律,让生命重放异彩,生气勃勃。当一场天理与人欲的官司以欲望的失败而告终,清醒的理智战胜了澎湃的情感,你便会找回内心的平静。

    过于理智与过于感性的人都会丧失许多东西,如何在理性和感性间寻求一个平衡?答案是——感性做人,理性做事,在真实体会感觉的同时还能攻防有序、收放自如,做到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然而,理智与情感的平衡十分不易,需要一个很长的人生过程来沉淀自己复杂的心绪,真正认清自己。

    每个人的心中都隐藏着一个审判官,时时刻刻打着理智与欲望的官司,即便现实中欲念操纵了理智,但内在良心的谴责是永远无法轻易摆脱的。

    坚定内心,身处黑暗中也要照亮自我

    有这样一段发人深省的话:

    一位安葬于西敏寺的英国国教主教的墓志铭上写着:“我年少时,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当时曾梦想要改变世界,但当我年事渐长,阅历增多,我发觉自己无力改变世界,于是我缩小了范围,决定先改变我的国家,但这个目标还是太大了。接着我步入了中年,无奈之余,我将试图改变的对象锁定在最亲密的家人身上,但天不从人愿,他们个个还是维持原样。当我垂垂老矣,我终于顿悟了一些事:我应该先改变自己,用以身作则的方式影响家人。若我能先当家人的榜样,也许下一步就能改善我的国家,再后来我甚至可能改造整个世界,谁知道呢?”自己还不会爬,就想去辅助别人站起来,是许多人的通病。

    人怎样才可以做一个自助助人的正人君子呢?必须能止,心境能够定,见解能够定,不受环境影响,一个观念勇往直前。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人总难免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有来自家庭的,有来自社会的,但无论环境如何变化,内心的坚定总是最重要的。

    法王路易十六被赶下王位,关在牢中,其年轻的王子则被赶国王下台的那帮人带走。他们想,王子是王位的继承人,若能在道德上把他摧垮,那他就永远也无法实现生活赋予他的伟大使命。他们把王子带到遥远的社区,让男孩接触各种卑鄙邪恶的事物;提供让他沦为饕餮之徒的各种美味;让他成天耳濡目染各类粗鄙之言;让淫荡猥亵的女人环绕在其身边,处处是不讲信誉、卑微无耻的小人。就这样,一天24小时让小王子处于这种环境之中,让其灵魂受到诱惑而堕落,接连6个月都如此,但是,男孩没有一刻屈从于压力与环境。在这种种诱惑之后,敌人最后问他,这些事物能提供欢愉,能满足欲望,它们就在身边,唾手可得,为什么他能抵抗这些诱惑,没有沉沦于邪恶的地狱?男孩答道:“我无法这么做,因为我生来就是做国王的。”

    小王子的坚定自若让人想起宋朝哲学家周敦颐的一段话:“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只要止定于自己所追求的人生,正己而立,便是一株傲然独立的盛世之莲。


作品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