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日常,治愈的日常
2022-05-29 网友提供 作者:微格尔青 点击:次
关注文学家日常生活与思考的纪录片《文学的日常》第二季终于上新。 看到“文学”二字,本以为很严肃沉闷。但一路看下来,完全打破了我对文学以及文学家的刻板印象。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有着许多哲思,于他们是日常操作,却悄悄抚慰和治愈我们浮躁的心灵。 01一个作家最终活成他的家乡 第一集出场的就是著有《一个人的村庄》《在新疆》《虚土》等经典作品的刘呈亮老师。 带着几分好奇和崇拜的心情,我点开了节目视频播放,并将平日刷剧的2倍速调回正常倍速播放。 视频出来的画面似乎将这个世界的节奏又放慢了一点——辽阔的新疆大地,白色的羊群如珍珠般散落在翠绿的草原上,远方山谷绵延,静谧而壮美…… 这不正是我一直梦想的地方吗?这是文学版“向往的生活”吧! 刘老师的家就在这片土地上,有一座花树和菜地环绕的院子,叫木垒书院,他与家人们一起劳作生活。 这里地方辽阔,但人烟稀少,周围碰到的人并不多,接触最多的是那些动物和植物,陪伴他们的全是“缓慢生长的万物”。 歌手、诗人洪启以朋友和嘉宾的身份前往刘老师的居住地,对刘老师进行访谈。 不,这不该叫访谈,直接点说,是唠嗑。是的,就在广袤的新疆大地上,在刘老师居住的村庄和草原上,两位大叔就如普通人一般边闲逛边唠嗑。 他们一路走,一路谈谈生活,谈谈文学,谈谈当地风物,带着大家随性地在新疆的草原上四处徜徉,半路上碰到牧羊人也顺势坐下来一起唠嗑一下。 刘老师的话语就跟他的文字一样,言谈间充满乐观、幽默和睿智,金句频出。 他对这片土地熟稔而热爱,他跟洪启侃侃而谈,介绍身边的花草树木、鸡犬牛羊,随手揪下一根苜蓿和蒲公英就能往嘴里塞,告诉我们这很好吃。于是我们知道了在山野中“一般跟着猪吃就没问题”。 看到植物,刘老师说: 科学知识可能障碍另外一个认识体系,就是人和万物之间直接交流的体系。比如蒲公英。 任何一株草、一个事物都是千姿百态的,都是万千变化的。你只要有一颗善于观察的心,植物是无限地丰富。 他给我们介绍家里打架的两只狗,于是我们知道了它们一只叫“星星”,一只叫“月亮”。也许是他晚上在这个没有城市灯光污染的纯净的空寂之地凝望夜空时得来的灵感吧。 可以看得出来,他是真正地热爱和了解他所居住和生活的这个地方,他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跟随着刘老师的脚步,《一个人的村庄》《在新疆》里的那些文字具象地呈现在我们眼前,我们也似乎找到了文字中的那种感觉。 他也最终活成了他的家乡: 我们在大地上很容易找到家乡,但真正在时间的长度上,我们又找不到家乡。 家乡在土地上,有一个地名,沿着某一条路可以走回去。 故乡在精神中,当我们在家乡活完此生,接应我们的那个,那是故乡。 看到这里,我不禁想起自己曾经的一些想法:将来等自己老了,即将离开这个人世,是要回到自己的家乡落叶归根的。 但后来渐渐地,在异乡安居乐业,我有了自己的家,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有自己的朋友圈,这个异乡也便成了第二故乡。于是也渐渐改变了想法——家人在哪里相伴,哪里就是我的故乡,也是我落叶归根的地方。 看到刘老师的话,我不禁心有戚戚哉,悟出点什么。 02如何在世活泼泼地生活 第二集是文化策划人虎良灿跟诗人于坚老师的唠嗑。 我并不熟悉于坚,但却熟悉他要介绍的这个日常生活之地——建水古城。 不久前拜读过于坚的新作长篇散文《密西西比河某处》,惊叹于他的情思和文笔。曾以为他是个严肃沉闷的文艺学者,但看了节目,才知道他其实是位十分接地气的、热爱生活的、有趣的大叔。 他三十多年前就来过建水古城,也在这里进行了许多创作,这次给我们念诵的是他的作品《建水记》。 我正好在2019年去建水旅行,也十分喜爱这座不似其他被商业化后妖艳得不像古城的古城。是的,正好是在疫情之前的2019年夏天,现在想起来仿如隔世,也愈加怀念。 于坚带我们在古城里穿街过巷,去感受古城的历史痕迹。他说: 建水不是让你到一个新的空间里面,是让你回到时间当中去,而且你这个时间还是向后的。 这不是一个未来主义的城市,而是一个过去的城市。 于坚登上建水的古城楼朝阳楼,推动木槌撞响巨大的铜钟,钟声“哄”地响起。 诗人随口的一句话语如诗句般流出: 建水的时间是可以听的。缓缓地落到大地上,散入田野,就像春天的雨一样。 就在这种钟声之中,生命走向永恒。 看着画面中一一出现的古城里一些熟悉的景物,感到无比亲切。但看着一些我未曾去过的陌生地方,突然觉得,我是不是去了个假的建水古城? 为什么还有这么多地方我没有去深入地接触和了解过?为什么我没有早点知道于坚和他的《建水记》?这样我便可以带上书做我的向导,去好好了解这个古城的一草一木了。幸好现在有这个节目。 像我这样的匆匆过客在建水以及其他古城还有许多。每当节假日,便有许多人背上背包,行色匆匆地从繁华的现代都市赶往落后的穷乡僻壤,寻求一丝心灵的宁静,不久便又匆匆离开,回归都市。 这是为什么呢?于坚不客气地“毒舌”了一番: 因为中国人在那种疯狂地对“有”的追求里面,忽然发现他们失去了更重要的东西,就是“无”。 想要占有更多,结果所有人都感到非常空虚。 在这种匆忙而过的生活中,我们也许失去了许多,也许错过了许多。当时间无法慢下来,我们也无法从生活中发现它的细节,去思考它的意涵。就像于坚所说的,“没有细节的生活让人抑郁”。 在节目中,于坚多年的老朋友老马,一位古建筑专家,专门下厨做了一大桌好菜招待大家,让于坚直呼“朋友是最后的故乡”。 老马一边耐心地烤着建水特色烤豆腐,一边慢悠悠地说道: 人生的很多时间特别无聊,又不会做什么伟大的事,只能做这种很麻烦的事(烤豆腐),这也好玩。管它的,反一个方式来想就好玩了是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