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原创文学 > 杂文评论 > 影评书评 >

文学、生活与永恒的故乡

  这几年愈发迷恋慢综艺。之前一些蛮火的综艺几乎是我的吃饭必备,我每次和别人安利都会说“这综艺不错,适合下饭。”

  结果到了《文学的日常》,却行不通了。

  简单的说,就是我发现,怎么每一句话自己都想按下暂停键截图记录?或者是看着看着就忘记了自己在吃饭。

  或许就是文学的力量吧。

  闲来看了刘亮程和双雪涛两期。西北是我心之所向之地,东北是故乡,北京是我求学或许也是未来生活的城市。好巧,这两集都涵盖了。

  遥远的新疆村庄、扛铁锹的作家、草地、牛羊、公路、蒲公英……平静中自由触及心灵的力量。

  歌手洪启来寻作家刘亮程。洪启说自己很久没有发新专辑了,已经快被行业遗忘了,不过自己的歌“写的特好,比原来好”,刘亮程回答他:“越好,读者越少。”歌声中,他读起作品《虚土》。

  编剧史航来寻作家双雪涛。冬日的北京,俩人在什刹海玩狗拉雪橇,然后聊起儿时的阅读经历。“小说需要一些世俗的东西”“生活有很多很多的质地”

  一切都那么自然,但一切都刚刚好。这便是这部纪录片的节奏。缓慢的,流淌着,像春日里的暖风吹过你的心,特别舒服。

  “他们就在人间朗读,就在人间漫游,只要走出门走出书房,他们必然有邂逅。”

  《文学的日常》虽然以文学为题,但侧重点却在日常。观看时并不会为或许是艰深的题材困扰,反而是全身心的投入在自然的一草一木、友人的一言一语之中。

  我读书的时候总是会想,当作家不写作的时候,他们在做什么呢?幻想中他们都是一张方木桌,每天定时执笔写字,抑或是背着轻薄的电脑在咖啡馆的轻音乐中度过整个下午。

  看了这两集节目,突然意识到,优秀的作家往往也是大生活家。他们浪漫而细腻观察生活,也在认真过好自己的人生。热气腾腾的生活不仅仅是他们的素材,也是他们的养料。

  他们也不约而同的谈及故乡。

  刘亮程说:“一个作家或者一个人,他最终活成了他的家乡。他活成了他家乡的气候,活成了一场风,活成了白天和黑夜。当他远离家乡的时候,或者他的家乡失去的时候,他成为了自己的家乡。”

  史航也点出双雪涛的科幻写作其实也是拐着弯儿写故乡,“故乡是胎记不是纹身。”

  我在第一集不到一半的地方就按下暂停键,去借了《一个人的村庄》回来读。无论是阅读还是纪录片,都让我儿时的一些经历渐渐清晰浮现在脑海,原来记忆不会随时间消磨,离家越远越久,它们可能愈发清晰。

  “我们的天堂在厚土中。”

  导演王志文在采访中说:“文学意味着一种做梦的能力,意味着哪怕是贴在地上,文学也能把你从尘土里拎高一点,有一点点飞翔的能力。”

  很幸运在这段时间遇到这个节目,就像是找到了一方可以短暂休憩的天地。找机会吧,补全另外两集和第一季,也会持续关注接下来的几集……



    作品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