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原创文学 > 杂文评论 > 影评书评 >

恭喜我发现了一个宝藏节目《文学的日常》

  纪录片《文学的日常》出了第二季,我才知道。

  相见恨晚,

  还好,未晚。

  第二季沿用第一季的两位“导游”的导和游的形式,不止有摄影师的专业拍摄,让我们看到美妙的景色,还有美景与人文结合。

  “导”的是对生活的别样体会的引导,感受文学给日常生活带来的改变,给思想带来震颤,给心灵带来慰藉。

  “游”的是向往生活中的样子,如世外桃源般作家眼里的世界。

  看后有身心得以驰骋的开阔感,慢慢地,

  把内心放大,把思想放远,

  想把人生再好好重新活一遍。

  这是与作家面对面的真人秀节目,这种形式,让平面的文字变得立体起来。

  再通过作者作为“导游”,游览书里那些场景再现一样的真人真言。节目中,时不时地出现作者朗诵了一段书里的文字环节,每一段都想抄录下来。

  随口而出的金句,慢悠悠地调子,让人不舍得倍速快进。

  看这节目,跟着那些有趣又有智慧的灵魂的脚步,在文学和日常里,身心得以洗礼。

  第二季第一期是歌手洪启去新疆寻访老友刘亮程,对,就是那个写了《一个人的村庄》而闻名全国的作家刘亮程。

  在节目中,提到了刘亮程的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和小说《虚土》,节选的朗诵,让没有看过这本书的人,也开始了解书中内容。

  用洪启的话说刘亮程是:“土生土长的新疆农民”,后来因为《一个人的村庄》声名鹊起,成为广为人知的乡土文学作家。

  在说到自己的作品时,刘亮程讲:

  “写作给作家提供了一个重返童年,去再经受一遍人生的机会。当你在回忆的时候,你会看到很多被你忘掉的东西,你会重新理解生活。”

  听作家的话,也会让你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重新看待人与环境与外界的关系,去重新理解生活。

  通过节目组的镜头,不止让我们看到了作家刘亮程,我们又看到了农民刘亮程和哲学家刘亮程。

  戴着草帽,扛着锄头,一副怡然自得的姿态,品尝刚从地上摘下来的蒲公英叶子。

  “在野外你要学会吃,”

  认同,

  “一般跟着猪吃就没有问题。”

  确实,但是脑子里在想,为什么不说跟着羊吃?

  “跟着羊吃不行,羊吃那草你嚼不动。”

  这才是拥有丰富生活常识和品尝过真实生活的人该有的样子。

  也是真人节目该有的朴实、接地气儿。

  跟随着洪启和刘亮程的脚步,我们又会听到那充满哲理的话语。

  “一群一群的生命,就像一阵一阵的浮土,从大地上飘扬起来,最后又落在原地。”

  在看到一位老者放羊后,他又说:

  “老年人的好就好在一生所有的事情都做完了。”

  “陪伴我们的都是缓慢生长的万物。”

  “自然界的虫子都是安详的,安静的,有时候一粒虫从你的手背上爬过,它只是跟你一样,它在经过这个夏天,经过这个秋天,偶尔的一个瞬间,它爬过你的手背,它在赶路,你轻轻一吹把它吹到地下就可以了,它继续走它的路,它继续往它的秋天走。互不打扰。”

  这一段话说得特别好,

  共生在这个世界,大家都是自然中的存在,虫子在过它的夏天,只是偶尔经过你的手背,继续往它的秋天走。

  不愧为"乡村哲学家"刘亮程的话让人豁然开朗。

  随口而出的洞见,是文学内力的积累,

  是敏捷的思维,敏感的内心,

  是生活观察的经验。

  这个节目让我们结识那些平凡长相下,那些优秀的大脑,迷人的灵魂。

  他们不注重外在的喧哗,只在于内在的升华。

  只是靠近,便觉得自己也在蜕变。

  平凡即伟大,寻常即诗意。

  文学也可以是日常的,“作家只是一个转述者,把看到的一切讲述出来”,作家也不都是坐在家里,而是走出来,走进自然,感受万物,体察美好和真实。

  他们那样的生活状态,也是我们所向往的生活。

  如同看遍繁华后的沉稳,看透世事后的归隐。

  在那个独特的环境里,有着特别的思考。

  随时出现的掷地有声的见解,谆谆教诲般的话语。

  跟随他们的引领,我们去参观,去静听,去感受,也跟着去思考。

  看这节目如同上了一堂文学课,经历了一次文学的洗礼。

  一次次文学与日常的融合,

  从生活中发现文学的魅力,

  用文学的眼光去感受生活的日常。

  那些不曾被我们发现和珍惜的生活日常,就是充满诗意的远方。

  《文学的日常第二季》仍在持续更新中,也会持续关注,不放过跟优秀灵魂同步的机会。



    作品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