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雨枫书屋 > 人生哲理 >

河北省大学生就业的问题与要求(1)

大学生就业指导:理论与题解(全文在线阅读)   >   河北省大学生就业的问题与要求(1)
  心理素质不高,综合素质较弱
 
  一、心理素质不健全
 
  心理素质不高主要表现为六种心理:
 
  (1)自负心理。自负就是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实力。当代大学生普遍能够正确评价自己,但也有一部分大学生在自负心理支配下,心理定位偏高,因而在求职择业时,好高骛远,往往追求高工资、高待遇的单位,对一般单位百般挑剔,甚至提出过高要求,结果导致高不成,低不就,失去就业机会。
 
  (2)依赖心理。持这种心理的大学毕业生多数集中在独生子女家庭,因为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受到父母过度的宠爱,从小就养成了依赖性的心理和生活习惯,过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独立意识和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
 
  (3)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就是个人受外界人群影响,在自己知觉、判断、认识和行动上表现出附和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或者说缺少个人主见,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表现为部分大学生上大学期间没有个人发展规划,当面临择业时对所学专业和相关行业、岗位没有足够了解和认识,对专业的社会需求分析不透彻,因而缺乏必要的自我决断力,盲目从众,只要社会上受追捧的职业,只要多数学生追求的职业,不管是否适合自己,都要跟着人家去追求。
 
  (4)焦虑心理。就是个人在就业问题上所遇到的挫折或因挫折而产生的一种紧张、恐惧的心理,在就业过程中过度或持久的焦虑体验,最终导致焦虑心理的形成。许多大学生习惯于学校生活,不适应由学生角色向社会角色的转变,对走向社会缺少心理准备。特别是当毕业生频频向其所向往的单位投递求职材料之后,表现出一种度日如年的期盼心情以及极其低落的情绪。这种紧张而焦虑的心情如果长期得不到释放,必然会影响其正常生活、学习和就业。
 
  (5)浮躁心理。浮躁心理的主要表现是就业过程中的盲目性、急功近利、见异思迁。几年大学下来,有一种优越感、自负感,对未来充满美好向往和追求,但在求职择业过程中面临各种各样考试、面试、招聘会时,就会心神不安,吃不好饭,睡不好觉,自然会产生一种浮躁心理。
 
  (6)自卑心理。就是过低地评价自己,对自己缺少信心,表现在择业中缺乏自信心,缺少勇气,在求职中不善于推销自己,在应聘中手忙脚乱,语无伦次,错失良机。几次挫折下来,信心全无,甚至有适合自己的工作也不敢去应聘。
 
  二、就业能力不强
 
  就业能力不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缺乏职业发展规划和定位。在人生发展定位方面,有人划分为三条线:即红线、黑线和黄线。红线指从政为官者;黑线指研究学问或专家学者,黄线指经商办企业赚钱者。笔者认为,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应该有个发展定位,毕业后干什么?朝什么方向发展?都要根据自身情况和特长有个具体目标和规划。但调查发现,很多大学生入学后,对将来就业没有具体规划和想法,什么就业不就业,到毕业时再说。还有把上大学当成对高考前几年拼命学习而造成身心疲惫的一种休养和调整,管他就业不就业,先休整两年再说,不想再占用时间和精力去谋划自己将来的发展目标了,这种思想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对将来就业的选择,以及就业前的准备和今后工作的适应性。其次,考前不认真准备,失去了考试良机。有一种“大一大二先轻松一下,大三大四再努力也不迟”的心态,一旦面临就业就会感到手足无措,影响了就业。相反,对自己今后人生职业提前谋划,提前准备的学生就业考试就比较轻松。举例说明,我同乡一个女孩,从小没了母亲,但学习很刻苦,成绩很好。考上大学后,她父亲找我说想当公务员。我讲当公务员必须考试。要求她从大二开始复习公务员考试资料,要买某某出版社辅导材料。这个学生照我说的去做了,利用业余时间反复作题。到大四时参考,顺利通过了笔试和面试,考取了张家口地税局,大学毕业后就去报到上班了。
 
  大学生要打好专业基础,制定人生规划蓝图
 
  一、要打好专业基础
 
  打好专业基础,是大学生将来就业的前提。大学四年是打好专业基础的四年,是提高专业理论素养的四年。因此,希望大学生从大一开始就要认真学习各门专业课程,打好文化专业课基础。大学二年级时要根据自己专业课程,适当选学考取相关证书,如会计资格证、证券证等;大学三年级争取英语四六级考试和计算机等方面的级别证书。总之,只要大学课程安排允许,能够提前拿到的证件、证书要尽可能提前拿到手,为下步就业考试准备出复习时间。进入大学四年级,在准备毕业论文,参加各种实习的同时,愿意报考公务员的从年初开始就要认真准备考试复习。愿意继续深造的,也要着手准备考研方面的复习。有条件的大学生上大学期间,利用寒暑假考取汽车驾照对将来就业更有力。
 
  二、要制定人生职业发展规划蓝图
 
  孙子兵法讲:“不谋万事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古人讲:“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大学生一定要牢记这两条,一定是要把未来职业谋划好,选好职业发展方向和定位,按照职业规划去奋斗,将来一定会受益。大学四年有四个时期,即大一为学生适应调整期;大二为学生知识提升期;大三为学生提高能力期;大四为学生就业实习期。对这四个发展时期应该有具体计划安排,不能等到大学毕业时再考虑。毕业后往哪个方向发展?是进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群众团体、国有企业,还是继续上学深造或创办企业等等,都是每个大学生应该提前思考的问题。前面分析就业形势时讲过人生三条线(从政、经商、深造)问题。这三条线就是人生发展目标,但每个人不能同时实现三个目标,只能选择其中一个目标。如果你毕业后想当一名公务员,按现行国家政策“逢进必考”的规定,就要做好考试准备。但除选调生或报考县乡公务员可以当年参加考试以外,其他应届毕业生应该要有两年以上工作经历(或毕业两年后)才可以报考省级以上行政机关公务员。要想考选调生起码在大二或大三时就要做准备,要具备选调生的条件(***党员或预备党员,班以上学生干部)。要想考省级以上机关公务员毕业一年后准备也来得及。要想经商办企业,上大学时做些准备工作或毕业后开始实施都可以。要想继续上学深造,从上大学伊始就必须努力学好文化专业知识,打好基础,选择好主攻专业。总之,无论走哪条路都应该提前有个规划目标,没有人生发展目标的人,不思进取的人,是成不了大器的。
 
  增强五种意识,筑牢就业根基
 
  一、增强学习意识
 
  学习意识的强弱,关系到一个人的未来。善于学习肯于钻研的人,就是将来最有发展潜力的人。当今世界是信息时代,科技飞速发展,社会飞速进步,人们的生活千变万化,社会各种诱惑很多,作为当代大学生一定要能够抵制各种不良诱惑,潜心学习。尤其是在大学期间,要专心致志地学习。学好专业知识是前提,在学好本专业文化知识的同时要学好其他方面的知识。比方说你想考公务员,就必须学习掌握报考公务员的相关知识。要提前了解掌握公务员考试信息、命题思路、各类题型,还要掌握笔试和面试的答题思路、方法和答题技巧。如果想继续深造,就要选好个人职业发展目标或专业,不断地去奋斗,去拼搏。靠我们手中掌握的知识去驾驭未来的航船。此外,上大学期间有条件的应该学习驾驶技术,考取驾驶证,对将来就业大有益处。我的孩子就是上大三暑假时,考取的驾照,大学毕业后上班因为会开车,领导很赏识,很快得到领导重用,上班一年工作就转了正。
 
  二、增强实践意识
 
  社会是大学的第二课堂,是大学生毕业后的用武之地或发展平台,大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要了解社会。为不影响学习,学生可以在寒暑假其间实习或实践。这种实习或实践活动可以采取由学生自己联系也可以由学校统一组织的灵活形式。目的是早日提高学生对就业的感知能力。实习或实践要有针对性,实习单位最好是与所学专业相结合。如金融专业学生实习单位应该选择金融系统(银行、保险、证券等)。财会专业学生实习单位可以选择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或私人企业的财务部门;法学专业可以选择司法机关或部门,这样可以边学习边实践,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达到用人单位了解学生,学生了解用人单位的目的,通过这种双向选择,能够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希望同学们积极参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如果等到大四参加,在就业时间选择上可能会晚一些,时间紧张些,那时既要实习,又要写毕业论文,还要准备考试和应聘,时间上会很仓促,而且对社会的认识了解也不够,在就业前少了社会这一课,对应聘是不利的。同时应该提倡大学生勤工俭学,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提前了解社会,感知社会。
 
  三、增强自信意识
 
  毛泽东主席指出,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以应聘或面试为例,“藐视”就是应聘时面对主考官和评委不要太紧张,对他们尊重是必要的,但不要惧怕。克服惧怕心理的最好办法就是把主考官当成你的学生,在面试或应聘时当做在为学生上课。这样心理就不紧张了,心情就平静了,答题就自然了,成功率就高了。“重视”就是充分做好考试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只有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考试时才能厚积薄发,心态才能平稳,才能取得好成绩。否则就会紧张,紧张就可能失败。举个案例:今年初河北经贸大学招考辅导员时,有几个研究生考生见到台下20多个评委演讲时非常紧张,准备的不够充分,显得很不自信,结果由于紧张,演讲断线了,语无伦次了,急得满头大汗。边演讲边拍打**,完全失去了自信,这就是准备不充分或心理素质不高造成的。如果反应快的话,拿出讲稿念也行啊。此例说明,没有充分准备,自然不可能有自信。因此,充分准备是增强自信心的前提。
 
  四、增强自立意识
 
  自立意识是指大学生毕业后应该有的自立精神和生活态度。自立就是自食其力,就是自己挣钱养活自己,养活家人,克服了等、靠、要思想。大学毕业后,该找工作找工作,找不到工作也要自主创业设法养活自己。不能等大学毕业几年了,也不出去工作,还要向父母要钱,靠父母养活。这样的学生不能叫做自立,是自立意识不强的典型表现。当前有一种现象叫“啃老族”。这种现象在城市家庭比较多,农村家庭比较少。主要是家长怕孩子受苦,条件不好待遇不高的工作不去,由家长养着。这是家长对孩子不负责任,是一种溺爱,是在害孩子。应该倡导的是大学毕业后,如果不想继续深造,该找工作的要找工作,没有自己理想的工作,一般差不多的工作也要干,边干边学,边积累经验,边等待时机,一旦有机会就去应聘。只有出去才能了解社会,才能拓宽视野,才能增长见识。参加应聘的机会多了,就会积累应聘方面的经验。只要按照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人靠祖,不是好汉”的要求去做,有一种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精神,自己的理想就一定会实现。
 
  五、增强回报意识
 
  大学生是国家的前途和未来,国家培养大学生就是让他们将来接班的,中国有首歌叫“我们是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学得了知识和技能,毕业后参加工作,在工作岗位经受培养和在各级领导岗位上经受锻炼,将来接好老一辈的班就是对党和国家的回报。同样,中国还有句话叫“万事善为首”,“百善孝为先。”父母把你们从小养大到上大学、研究生乃至博士生,花费了多少心血和多少财力,毕业后不应再靠父母,而应该靠自己的才能去社会上找个工作,挣些工资好好地回报下父母,这就叫感恩,这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大学毕业后有了工作,就可以挣钱回报父母。由过去的伸手向上(要),变为双手向下(送)。同时也能实现大学生自己的美好愿望,也会有一种成就感。
 
  适应社会发展形势,转变就业观念
 
  一、大学生毕业人数每年呈增加态势
 
  据2009年河北省委课题调研组调查,河北省近几年大学毕业生数量呈逐年增加态势。如图所示(资料来源于河北省公务员局):


    作品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