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雨枫书屋 > 人生哲理 >

致所有正在经历青年危机的人(2)

 
  那么,可以做些什么来应对青年危机呢?
 
  首先,坦然接受青年危机的到来。别误会,虽然一切都在向好的方面发展,但我并不认为自己完全走出了青年危机。生活中的挫折、困难与失败不会停止,我依然常常在冰冷的现实世界面前感到不安全、怀疑和失望。
 
  但是,与刚毕业时不同的是,现在的我明白,这是一段人生必经的心理发展状态。这样的意识帮助我“正常化”了内心的不安感受,我不会再因为“怎么还在为我的人生焦虑”而焦虑、自责和惭愧。
 
  特别是,当在咨询室里听到那么多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成长经历的来访者,都经历着与我相似的痛苦:不知道手头上的工作是否有意义,不知道何时才能遇到真爱,不知道如何以成年人的身份与父母相处,甚至不知道明年的自己会在哪里……这时,我便明白,青年危机的到来,并不是因为我们有多糟糕,而是因为我们都是平凡人。
 
  同样的,来访者在听到我分享的青年危机的感受时,他们也感叹:一个心理咨询专业出身的人都有同样的纠结,那么,我所经历的大概也是正常的吧!
 
  其次,适当远离社交媒体。
 
  社交媒体创造了一种幻象,让我们以为别人的生活充满喜悦的闪光时刻,让我们笃信人生就是一个“只要努力就会成功”的线性回归方程式。反观自己的生活,却并非如此。相形见绌之下,焦虑、嫉妒、愤怒、自责等复杂情绪就由此产生。
 
  2010到2013年期间,心理学界进行了一系列关于社交媒体与情绪的研究,正式把这些因社交媒体内容而产生的复杂情绪命名为“错失恐惧症”。有这种感受的人总会觉得别人正在经历一些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而自己总是在错过。
 
  然而,如果能够静下心来想想,我们就可以拆穿社交媒体所制造的幻象:谁会把枯燥乏味的生活琐事、日复一日的工作细节发到朋友圈?谁又会把从“开始努力”到“最终成功”中间的曲曲折折,都事无巨细地写下来,还能成为“10万加”的爆款文章?就连我们自己,都只愿意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现在社交媒体上。所谓“别人的人生”,其实都不是真正的、完整的人生,只是一些生活中的闪耀瞬间罢了。
 
  因此,处在青年危机中的我们,更需要具备批判性思考的能力,来冷静地面对社交媒体的信息爆炸。当看到“别人的人生”时,在自惭形秽之前,我们是不是可以先问问自己:我了解到的故事就是他们真实的、完整的人生吗?
 
  第三,合理管理我们的人生预期。
 
  心理学家奥利弗·罗宾逊指出,青年危机会在我们20岁~35岁反复出现。很有可能,当我们达到青年危机的第四阶段——找到一些大方向之后,又因为某些转折回到第一阶段——感到被生活困住。因此,奥利弗·罗宾逊认为,我们必须学会合理管理自己的期望,舍弃一些“我的生活应该是这样”的偏执念头。
 
  这并不是说我们要放弃自己的梦想,而是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让自己多一点耐心和灵活度。
 
  或许,我们常常高估了自己在一天、一周内可以完成的事情,却低估了自己在一年、两年、十年间可以完成的事情。
 
  與其责备自己“我的生活不应该是这样的”,不如告诉自己,我现在的生活就是这样的。
 
  最后,把青年危机当作锻炼情绪智慧的契机。
 
  在冷冰冰的现实面前,我们不得不调整自己,找到适合的方法来应对压力:有些人捡起了小时候的兴趣爱好,有些人找到了相互理解的社群,有些人爱上了瑜伽等身心结合的活动,有些人通过写日记更好地了解自己,有些人寻求专业的帮助……这些让人感到身心舒缓的方法,在心理学上叫作“自我关怀”。
 
  在自我关怀的过程中,我们的情绪智慧也在增长。情绪智慧是一种认识、了解、管理情绪的能力。良好的情绪智慧会让人意识到,“我不等于情绪”——我现在感到自己很糟糕,并不代表我就真的很糟糕,也不代表我永远都会感到这么糟糕。
 
  比如,在做瑜伽时,我会在感到糟糕的同时体会到愉悦和放松;过了一两周,生活发生了些许变化,我就会觉得没那么糟糕了。这样的经历让我明白,糟糕的情绪会来临,但它不再会吞噬我、支配我,更不会永远停留在我身上。
 
  心理学研究也发现,良好的情绪智慧,是帮助人们度过生活转折的重要技能。
 
  正如“危机”这个词语,是由“危险”和“机遇”组成。而青年危机,也是由被生活困住的“危险”和增长情绪智慧的“机遇”组合而成的。只有经历过失败,我们才能学会如何原谅自己;也只有经历过痛苦,我们才能体谅他人的不易。
 
  也许,青年危机的出现,正是为了帮助我们做好热身准备,来面对今后人生路上大大小小的危机。
 
  在刚毕业的那段日子,有一句话给了我很多宽慰与力量:“我们的20岁和30岁适宜栽种,不适宜收获。我们不能不给梦想的种子生根发芽的时间,就把它们从土壤里挖出来。”
 
  我想把这句话,送给所有正在经历青年危机的人。


作品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