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原创文学 > 散文随笔 > 旅途风景 >

八面山的另一面(2)

                                                                                        四
 
        在灌木丛与草地相接的地带,除了草和千年灌木,就是石头了。这里的石头形状,除了块状形的,天下所有的形状,这里都已经具备,比如:石山、石树、石柱、石扇、石笋、石蛙,甚至还有一截可容人穿越的“石筒”,尽管品种多得无以计数,但它们的皮肤却是一样的:纹路交错、棱角分明。这主要得益于地质运动后的“线状、片状侵蚀”和“风化壳”。
        既然是这种石头,为什么很多“石山”顶上都叠放着二层、三层、四层、五层甚至十多层的石头?这些小到1公斤以下、大至以吨为单位的“堆状物”是怎么形成的?
        如果说,“石山”在2米上下、叠放石头在10公斤左右,我们可以肯定:这是人为的。
        但是,有许许多多高度在3米以上、没有梯类工具根本不可能上人的“石山”顶上,依然可见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同类石料堆放物。这也是人为的结果?
        即便是这样,还有一个问题需要回答:在这海拔超过了1500米的裸露山脊线两侧,山风岂能让这些“堆状物”“稳坐江山”?
        更奇的是,有两处这样的“山”顶上还斜长着两棵树,树傍着“堆状物”,横伸的树身,跨度超不过2米,但树的样子已愈百年。
        在进入高山草地之后,目之所及都是草。但是,我没有想到,再攀高300多米以后转入一个山坳时,却有一片石头建筑遗址晾在那里。遗址大概是当年山下躲避战乱的村民或占山为王的土匪所留下的,遗址的面积有500平方米上下,由石墙、石院、石门框、石碑组成。石墙都在1米以下、院坪由石头铺成、“房间”的大小和布局十分清楚、石碑上布满了模糊不清的名字、有一扇石门框是完整的。所述的这一切,都很正常。
        但稍一细看或多加思索,就能发现不正常:那些整块的石门框是“土著”、还是“他山之石”?
        八面山的石质、石样,前面已经有几处介绍,但这里的石门框,却有的是丹霞质地的,还有的是花岗岩质地的,并且石门框的宽度都与石墙的厚度一样、高度与正常门相同。这些材料是哪儿来的?这么笨重又是通过什么工具运输到这里来的?
 
                                                                                      五
 
        在登山以后,我是年龄最大的一个,但也是始终爬得最快的一个。我和一个青年、两个中年驴友先于其它驴友半个多小时登顶。
        八面山顶如一顶绿色的蒙古包,我们四人爬上“蒙古包”顶刚想站立起来,却感觉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风特别的大、特别的冷!我刚勉强站稳后,背后就有人拉开了我的背包,接着,一件牛仔长袖被递到了我手上。我回过头,见递衣人是那个青年。我心中一下子无比暖和起来。这陌生的青年真是细心,他竟发现了我刚才走出树丛之后脱过这件衣服。我将牛仔套在身上,但风的强度和冷度,还是让人接受不了。于是,我们胡乱拍了几个照片就急急忙忙的向另一面的山下奔去。
        “蒙古包”另一面下面大约100米处,是一个狭长的山窝,山窝里是另一队昨晚到达的驴友,此刻,他们有的正在收拾帐蓬。看到他们,我的第一个想法就是下去体验一下在这里露营的感觉!
        我刚刚离开“蒙古包”,风就小了。我不相信地回头望望顶端,果然,风还在呜呜地咬着顶上的石堆!再往下走了几十米时,也许是下山的运动量控制不住,也许是刚才上山诱发的热度还没平息,我竟然感觉背上有汗了。我不得不将牛仔长袖脱下拧在手上,挥舞着跑向陌生的驴友,并从喉头发出长长的“吼——”声,向他们打着招呼。
        我的“吼”声刚刚停止,驴友露营的窝底就到了,不想,风也大了、也冷了!
        立在我最近距离的是一个还在哭鼻子的少年,一个大姐正在为他擦眼泪。我问大姐:“你们是母子两吧?”。大姐摇摇荡头,她说,她是河北的,少年是深圳的一个中学生。大姐告诉我,他们一行昨晚很晚才到,由于这里的风特别大,大家一点没睡好,直到现在还有人睡在帐蓬里。5点多鈡的时候,少年的帐蓬被风拨走了,少年也是大姐从3米之外的地方“找”回来的!
        大姐还告诉我,正确的起帐地点应该在山面上选地方。
        山这面的山窝,风允许躺雾;山那面的山窝,风却不允许躺人!
 
                                                                                      六
 
        大姐的声音很大部分被风吹走了。可见,与人交流是相当困难的,再说,和这里的风较劲,吃苦是我自己。我别无选择,只有逃回“蒙古包”顶去等候我的驴友。
        这回学聪明了,我在顶下二十几米的地方找了个地方伫脚,风真的一点也感觉不到不友好。
        回望我来时的山下,驴友们、包括我自己,一个个尽收眼底。从我到最后一个驴友,我们穿红披绿、参参差差,组成的不是一支队伍,而是拧成攀向共同目标的一股绳子,准确地说,是共同的描成的一道亮丽、活力的风景线!一道不到目的地就永远不停歇往前的风景线!
        这时,我突然有了一个发现:这道风景线至少可以分成前、中、后三段,如果谁敢取消其中的一段,谁就成了这道风景线的刽子手!
        如果缩小到一个家、一个单位,这个家、这个单位就是这支登山的队伍,大家向前的轨迹就是这道风景线。我们知道,与我们有缘在一起的人,不可能个个都呱呱叫,更不可能个个都是龙、是凤。就如登山,能走在前面的只能是个别,绝大多数只能落在中间或后面,这是个人体能的决定、更是登山条件的决定。所以,无论何时、何地、何事,无论属于什么身份、什么理由,只要我们会强求他人去做他不喜欢或没能力做到的事,或者埋怨他人没争到第一,那么,首先我们就是这道风景线的抹煞者!
        只要我们的家人、我们的同事,知道做人、懂得处世,能朝着谋生技能的方向努力,就已经不错了!如果他还会在家人、同事、工作、生活中体现善良,如前面提到过的“牵人过水洼”、“寒里递牛仔”、“蓬外‘捡’少年”等等平淡之举,那么,他就已经非常的优秀、非常的了不起了!
        不是么,八面山就是这么一个智者、哲人,无论是天气还是雾,也无论是花、是石、是风,八面山都是以反差、对比、悬疑的方式展示给来自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观光者,这就决定了八面山的风景是独特的、永远的!
        八面山,你是值得登山者花一生时光来研读、探究的一部大书!
 


作品集菡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