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雨枫书屋 > 经典评论 >

安娜·卡列尼娜:越堕落,越迷人(3)

  王娇蕊和前夫离婚后,孤身一人在中国,从容颜上看也是吃了很多苦的样子,但这女子能从苦中尝出蜜来。佟振保负了她,她却由此得知,认真爱,是一件多么好的事。命运的洪流滚滚而来,她于浪潮中站住脚,稳住神,她说她不过是往前闯,碰到什么就是什么,她对境遇无预设,勇于见招拆招,由此看到更大的世界,遇见更多的自己。谁说张爱玲只见人生的千疮百孔?她在王娇蕊身上展现怎样一份人性的光明!
  很像那个著名的童话,《海的女儿》,最初,小人鱼也曾想得到爱,借助爱,获得不灭的灵魂,当这个愿望落空,王子爱上别的女人,巫婆告诉她,杀死王子就能解除魔咒。这是一个暗喻,让她像安娜那样通过愤怒解救自己,但小人鱼终于还是扔掉手里的匕首,天使把她接到天上,告诉她,通过做善事,一样可以获得不灭的灵魂。是啊,王娇蕊也说,除了男人之外,总还有别的……
  相形之下,安娜的世界只有预设,没有准备,她要真爱,要儿子,要被尊重被欢迎,更时刻被爱人重视,她把自己当成一个小女孩,装作没心没肺,想得到更多的玩具。稍不如意便乱了阵脚,慌乱之下就勃然大怒,她是这样脆弱这样容易被摧毁的女人,原该隐居于家园之中,却非要跃身于爱情的江湖,将此间当成专为她建造的乐园,发现不是,就以自毁般的激情,要砸它个稀巴烂。
  “为爱生为爱死”这种词,看上去很好看,但细究起来,是不是有些太单薄呢。
  托尔斯泰为什么要塑造安娜·卡列尼娜这样一个人物,他对安娜又是怎样一个态度,是很费嫌猜的事。伟大的作家就是这样,他们笔下的套路,往往是圈套,在小说中,托尔斯泰多次通过许多人的眼睛,描摹安娜的妩媚动人,那种生机勃勃的美。可是,他写她的愚蠢与泼悍时,也毫不留情。
  托尔斯泰写这篇小说时,曾说,我要塑造一个堕落的女人。评论家许子东认为,托尔斯泰初衷是这样,但写着写着,作家自己爱上了这个一开始他准备批判的女人。这是一种思路,但是,会不会有另外一种可能,这是半句话,剩下的那半句是:可堕落是迷人的。所以他并行地写她的美和愚蠢,她的“生机勃勃”,源自她身上那直接的肤浅的愿望,即使我予以长篇大论的批评,却也不得不承认,安娜式的随波逐流,比王娇蕊式的天人之战,更诱人,也更过瘾。这是人世里的矛盾之处,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言说空间。
 


作品集闫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