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雨枫书屋 > 人生哲理 >

做自己想做的人(28)


《做自己想做的人》 Ⅳ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四、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时间不可以缺少;   
    时间不可以替代;   
    时间不可以储存;   
    时间不可以增减;   
    但时间可以管理。   
    有一句名言“时间待人是平等的,但时间在每个人手里的价值却不同”,说的就是“时间管理”。   
    达尔文的捍卫者,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说得更形象:   
    “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时;时间也最偏私,给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时。”   
    时间是生命,时间是金钱。但人们往往重视生命,乐于理财,却疏于时间管理。   
    浪费时间,有两种表现:   
    一是因为对生命没有紧迫感,对时间不够重视,没能养成遇事马上做,日清日新的好习惯,总把今天的事情推到明天,以至于“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苦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懒惰、拖沓,虚度美好年华,闲白了少年头;浪费时间的第二种表现是,没有科学管理时间的方法和技巧,低效率重复劳动,最终成效浅薄,甚至就“累死磨旁”。   
    在大多数情况下,时间是一分钟一分钟浪费的,而不是整个钟头浪费的。水桶的底部如果有一个小洞,水很快就会漏光,结果跟有意把水倒掉一样。   
    时间是从“小”处溜走(浪费掉)的。时间之神的马车,呼啸而过,我们不知不觉,额头早已留下了道道辙印。   
    有人曾统计过,一个活到72岁的美国人一生的时间分配:   
    睡觉21年   
    工作14年   
    个人卫生7年   
    吃饭6年   
    旅行6年   
    排队5年   
    学习4年   
    开会3年   
    打电话2年   
    找东西1年   
    其他3年   
    我们无法使时光倒流,也不能使时光缓慢,但我们却可以控制它的“流向”。通过时间管理,让时光流向更有意义的地方。


《做自己想做的人》 Ⅳ浪费时间的主要原因

    五、浪费时间的主要原因   
    1.主观原因。   
    (1)缺乏明确的目标。   
    (2)拖延。   
    (3)缺乏优先顺序。   
    (4)想做的事情太多。   
    (5)做事有头无尾。   
    (6)缺乏条理与整洁。   
    (7)不懂授权。   
    (8)不会拒绝别人的请求。   
    (9)仓促决策。   
    (10)行动缓慢。   
    (11)懒惰。   
    (12)心态消极。   
    2.客观原因。   
    (1)上级领导浪费时间(开会、电话、不懂授权)。   
    (2)工作系统浪费时间(访客、官样文章、员工离职等)。   
    (3)生活条件浪费时间(通信、环境、交通、朋友闲聊、家住郊区等)。


《做自己想做的人》 Ⅳ长寿有新解

    六、长寿有新解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们不能绝对地延长寿命,但通过时间管理,却可以相对地将生命延长。   
    工作的时候,我们全心地工作,创造财富;生活的时候,我们尽情享受,营造欢乐;不虚度时光,让自己的生存更有价值,更有意义……   
    提高工作的效率,提高生活的质量,让生命的价值在有限的时间里尽量发挥,这样就等于增加了生存的“密度”,扩充了有限生命的内涵……   
    珍惜时间,管理时间,把更多的时间用在更有效益的地方。时间多了,机会就多;机会的增加,必然促成目标的早日达成——时间提前了……生命就得以延长。   
    善用时间,就是善用自己的生命。   
    歌德说:   
    “浪费了的一生,等于夭折。”   
    最忙碌徒劳的人,永远是没有时间管理的人。   
    你怎么认为:   
   


《做自己想做的人》 Ⅳ第四代时间管理

    第二章Chapter2时间管理理论   
    一、第四代时间管理   
    第一代理论着重利用便条与备忘录,在忙碌中调配时间与精力。这一代理论最大的缺点,是没有“优先”的观念。虽然每做完备忘录上的一件事,会带给人成就感,可是这种成就不一定符合人生的大目标。因此,所完成的只是必要而非重要的事。它是积极的,但却是被动的;它是一种良好的习惯,但未必是科学的方法。   
    第二代理论强调计划与日程表,反映出时间管理已注意到规划未来的重要。这一代理论使人的自制力和效率都有所提高,能够未雨绸缪,不只是随波逐流,但是对事情仍没有轻重缓急之分。   
    第三代理论是目前最流行的,讲求优先顺序的观念,也就是依据轻重缓急设定短、中、长期目标,再逐日订立实现目标的计划,将有限的时间、精力加以分配,争取最高的效率。这一代理论虽然有了很大的进步,讲究价值观与目标,但也有人提出异议,认为过分强调效率,把时间绷得死死的,反而会产生副作用,使人失去增进感情、满足个人需要以及计划行事,视野不够广阔,纠缠于急务之中,难免因小失大,降低生活品质。   
    第四代理论在前三代理论的基础上,兼收并蓄,推陈出新。以原则为重心,配合个人对使命的认知,兼顾重要性与急迫性;注重生命因素的均衡发展;始终把个人精力的焦点放在“重要”的事务上。   
    如何判断“重要”?重要性与目标息息相关。凡有利于实现目标的事务均属重要,越有利于实现核心目标就越重要。   
    新一代时间管理理论,把事情按紧急和重要的不同程度,分为ABCD四类。   
    先做AB、少做C,不做D。方向重于细节,策略胜于技巧。始终抓住“重要”的事,才是最大的时间管理、最好的节约时间方法。AB类事务多了,CD类自然就杜绝了,你就会越来越有远见、有理想、有效率,少有危机。   
    请在一周内简要记下您所做的ABCD四类事务:   
       
    请把一周事务记录作深刻检讨,并参照以上原则重新规划配置您的事务重心。   
    哲人见一位农夫在砍树,每一斧都只能砍下一小块树皮——斧头太钝了。   
    于是哲人问农夫:   
    “你为什么不把斧头磨快了再砍?”   
    农夫回答说:   
    “我没有时间磨斧头!”   
    这个寓言能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作品集自己 李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