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雨枫书屋 > 人生哲理 >

从头到脚说健康,透视润泽生命的人体使用手册(13)(2)



    脾主运化,把水谷化成精微并吸收,转换成气血津液,传输至全身,保证人体的正常运行。没有脾的运化作用,人体就不能得到能源,也就不能生存和生活下去。

    脾还有统血的作用,就是统摄、约束血液行于脉内而不外溢。如果脾气虚弱,失去了约束血的力量,就会出现一些出血病症,如皮肤紫癜、产后出血不止、呕血、便血、尿血等。治疗脾虚引发的出血症状重点在于补脾气,中成药“归脾丸”就是治疗这类出血症的有效药物。

    中医认为“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液为涎”,因此,要观察脾的运化功能是否正常,很简单,看嘴唇就行了。脾的运化功能好,嘴唇就会滋润、丰满,否则就会比较干瘪。“在液为涎”也好理解,我们经常见到一些小孩爱流口水,衣服前面总是湿的,还有一些大人,中风后也会流口水,这都是由脾虚导致的。另外,“诸湿肿满,皆属于脾”,也就是说,身体出现莫名的消瘦、流口水、湿肿等症状,都是属于脾病,从脾上治肯定是没错的。

    如何利用好脾经

    脾经的循行路线是从大脚趾末端开始,沿大脚趾内侧脚背与脚掌的分界线,向上沿内踝前边,上至小腿内侧,然后沿小腿内侧骨,与肝经相交,在肝经之前循行,上股内侧前边,进入腹部,再通过腹部与胸部的间隔,夹食管旁,沿舌根散布舌下。

    脾经不通时,人体会表现为下列症状:身体的大脚趾内侧、脚内缘、小腿、膝盖或者大腿内侧、腹股沟等经络线路会出现冷、酸、胀、麻、疼痛等不适感;或者全身乏力、疼痛、胃痛、腹胀、大便稀、心胸烦闷、心窝下急痛等。

    以上症状都可以从脾经去治,最好在脾经当令的时候按摩脾经上的几个重点穴位:太白、三阴交、阴陵泉、血海等。上午9点到11点正处于人体阳气的上升期,这时疏通脾经可以很好地平衡阴阳。在日常饮食上也要注意多吃清淡的食物,不暴饮暴食,以减轻脾经的负担。

    此外,思伤脾,所谓“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思虑过度就会扰乱脾的正常工作,使其方寸大乱,反映到身体上就是食欲不振、无精打采、胸闷气短。所以,一定要做到思虑有节,这样脾的功能才会正常。

    太白穴是脾经的原穴,按揉或者艾灸此穴,对脾虚症状如全身乏力、食欲不佳、腹胀、大便稀溏等脏腑病有很好的作用,也可以补后天之本,增强体质。太白穴在脚的内侧面,大脚趾骨节后下方凹陷处,脚背脚底交界的地方。

    三阴交,又名女三里,只要是妇科病,如痛经、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脚底肿胀、手脚冰冷等,刺激这个穴位都有效,所以有人称它为妇科病的万灵丹。月经开始前5~6天,每天花一分钟刺激本穴,远比生理痛时再刺激有效。三阴交在脚内踝尖上三寸,就是从内踝向上量四指,胫骨(小腿内侧骨)后缘凹陷处,用手按时比其他部位敏感,有点胀疼的感觉。

    夏季是养脾的好时节

    中医认为“脾主长夏”,夏季炎热又多雨,湿为阴邪,好伤人阳气,尤其是脾阳。由于脾脏喜燥而恶湿,一旦受损,则导致脾气不能正常运化,而使气机不畅,表现为消化吸收功能低下,症状表现可见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口淡无味、胸闷想吐、大便稀溏,甚至水肿。从现代医学观点来看,长夏时节天气闷热,阴雨连绵,空气潮湿,衣物和食品都容易返潮,甚至发霉,人也会感到不适。若穿着返潮的衣物,容易感冒或诱发关节疼痛,吃了霉烂变质食品,就会引起胃肠炎,甚至中毒。所以在长夏一定要注意饮食、起居的应时应季变化,以预防疾病发生。

    长夏最容易产生胃肠道疾病。中医上说,因为湿困脾,使其升清降浊功能削弱,吃油腻或过甜的东西就容易呕吐。所以饮食要控制,饮酒也要控制,因为酒亦主湿。在长夏季节里,饮食应以清热祛湿、健脾和中为主,所以有“夏天(清)补心,长夏(淡)补脾”之说。日常生活中,除食用冬瓜、绿豆芽、小白菜、苦瓜之类清热食物外,还要吃些薏苡仁、芡实、赤小豆,常喝稀饭、淡茶、菜汤、豆浆、果汁等。经过炎夏的消耗,入秋后人体消化功能逐渐下降,肠道抗病能力也减弱,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腹泻,所以大鱼大肉等易生火的食物尽量少吃,吃海鲜和烧烤时,也要注意新鲜。


作品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