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敬业成为习惯(2)
时间:2023-06-20 作者:张志军 点击:次
很多年轻人刚入社会时都有这样的感觉:自己做事都是为了老板,为他人挣钱。所以,就有许多员工认为:反正给别人打工,能混就混,公司亏也不用我去承担。平时做事情就满足于差不多,满足于交差,而不是一丝不苟,做到精益求精,做到尽善尽美;有些人甚至还扯老板的后腿,背地里做些不良之事,没有任何敬业精神可言。 殊不知,缺乏敬业精神,不仅是对自己的一种不负责任,同时也是一种不道德的表现。 比利时有一档著名的基督受难舞台剧,演员辛齐格是耶稣的扮演者,他几年如一日在剧中扮演受难的耶稣,他高超的演技与忘我的境界常常让观众不觉得是在看演出,就像是真的看到了台上再生的耶稣。 一天,一对远道而来的夫妇在演出结束之后来到后台,他们想见见扮演耶稣的演员辛齐格,并合影留念。合完影后,丈夫一回头看见了靠在旁边的巨大的木头十字架,这正是辛齐格在舞台上背负的那个道具。 丈夫一时兴起,对一旁的妻子说:“你帮我照一张我背负十字架的相吧。”于是,他走过去想把十字架拿起来放到自己背上去,但他费尽了全力十字架仍纹丝未动,这时他才发现那个十字架根本不是道具,而是一个真正用橡木做成的沉重的十字架。 在使尽了全力之后,他不得不气喘吁吁地放弃了。他站起身,一边抹去额头的汗水,一边吃惊地问辛齐格说:“道具不是假的吗?你为什么要每天都背着这么重的东西演出呢?” 辛齐格说:“如果感觉不到十字架的重量,我就演不好这个角色。在舞台上扮演耶稣是我的职业,和道具没有关系。” 辛齐格的敬业精神让人震撼,同时我们也可以这样说:职场中没有道具,你要做好你的工作,就必须投入全部的敬业精神与激情。在工作中,做事做到位,负责负到底,将敬业精神作为一种基本的职业道德来对待,并且将敬业精神始终如一地坚持下去。 一个人一时的敬业很容易做到,要做到在工作中始终如一,能将敬业作为自己永恒的职业信条却是难能可贵的。《纽约时报》上曾刊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在欧洲手工业时代,有一个专打铜锣的铺子,里面的工匠师傅已近70岁了,他还每天坚持掌锤。每到打锣心的时候,老工匠就会使足力气打下最后的一锤。原来,锣心的一锤与周边的锤法都不一样,锣心以外的每一锤都只是准备,最后的一锤才是定音的,或清脆悠扬,或雄浑洪亮,都因这一锤而定。这一锤打好了,就是好锣,要打得不轻不重,恰到好处。否则,这只锣就报废了。不论多么优质的铜材,不论剪裁的尺寸多么合理,也不论一开始打了多少锤,这都不是最重要的,恰到好处的最后一锤才是一只锣制造成功的关键。 正是那种敬业而负责的工作精神,使这个老工匠自始至终也不愿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同时,让人丝毫不怀疑的是,这名敬业而又称职的老工匠能够从工作中得到莫大的满足与自我实现。 因为,在那些具备超常敬业精神的职业人士心目中,再也没有工作本身更能给他们带来满足与快乐了。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曾说过:“除了工作,没有其他任何活动能提供如此高度的充实自我、表达自我的机会,也没有哪项活动能提供如此强烈的个人使命感和一种活着的理由。” 敬业的员工之所以受欢迎,不仅是因为他们能对企业负责,更重要的是,他们意识到了敬业是一种使命,是一种责任,是一种精神和职业道德的体现。 敬业的最大受益者是自己 那些具备敬业精神的员工,不仅仅会给公司和老板带来收益,其实真正的最大受益者恰恰是员工自己。 所以,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会热爱自己的工作,即使这份工作你不太喜欢,也要尽一切能力去转变,去热爱,并凭借这种热爱去发掘内心蕴藏着的活力、热情和巨大的创造力。事实上,你对自己的工作越热爱,决心越大,工作效率就越高。 热爱自己的工作说白了,就是我们常见悬挂于公司醒目位置处“敬业”二字的含义。 敬业,是一名最可爱的员工身上所必备的品德。敬业,就是尊敬、尊崇自己的职业。如果一个人以一种虔诚的心灵对待职业,甚至对职业有一种敬畏的态度,他就已经具有敬业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