障碍即生活(3)
时间:2023-05-06 作者:王小妮 点击:次
她说她知道父亲在乎她,只要听她夸赞一句,父亲会高兴很久,可是,父女两个通电话常常无话,外人听她就是啊啊啊应几声,然后挂电话,他们之间没话可说。其实她也很受父母的影响,母亲说什么装修风格好,她也会以为那个风格好,父亲说什么牌子的汽车好,她也会暗自以为什么汽车好。虽然很想出去读书见世面,但她不想用父母辛勤攒下来的钱,她知道如果提出来父亲肯定会同意。 听她说话,我会感到,她的父母已经在她身上有了影子,他们互为困扰,究竟谁受害更深已经很难说得清。 和就业相比,大学的四年算是临时拖延现实焦虑的一段好时光。那天经过水塘,见到真有学生在钓鱼,切开的大饮料瓶里游着几条小鱼,互相问:能吃吗?不能,这么臭的水。那一会儿再放回水里吧。水塘边嬉笑着好几个“姜太公”(男女都有)。 还听说了一次深夜出游:八个学生四男四女骑四辆电动摩托车去环绕学校所在的小岛,兜了一圈没尽兴,虽然已经很晚了,还是决定去探索正在开发中的临近的另一个岛,越走越漆黑越颠簸越怕,有人把一个塑料袋看成了蛇,一路狂奔逃回学校。 有女生暑假去了云南香格里拉,在松赞林寺,她独自一人走进大殿,看到佛像那么高大,自己站在佛面前那么小,当时静得很,隔着木板墙传来低沉的诵经声,听着听着她流眼泪了:“没多想什么,就想,这多好……一个人能有信仰多好,可是我从小接受的教育是唯物主义,什么也不相信。高考前,妈妈叫我一起去爬南岳,说很灵的,不想去,最后还是陪爸妈去爬了山,但是心里还排斥,跟妈妈说不信烧香拜佛那些……” 我确实曾经对他们说过,生活本如此,它给我什么我就承受什么。这话有前后的语境,我想说一个人不能总是愤愤不平,可是,他们最好也别太早知晓这世界的秘密,太透彻地看到活着不过是在不快乐中偷着找点乐,他们是不是已经很自然地把人生的磨难压缩在20年之内,决定就这么淡然接受未来?虽然,看外表依旧年轻依旧气盛,他们已经懂得适应,也许生命的前20年已经磨掉了一个人命中注定的硬碰硬的本能。 两个学生课余时间同在一家公司工作,据称老板为了磨炼他们,要求每个员工上街去向陌生路人讨一块钱。虽然,他们两个也上了街,但都事先表达了不同意见,其中那个女生因为只讨到三块钱(老板认为太少),建议她再上街,被她拒绝。我说拒绝得对。 靠困境和障碍去“激励”成长,不是好的选择,有人因此变得偏激愤怒,在匿名状态下没准儿会加入“很暴力很极端”的族群。关爱温情滋养,所有的这些人间美好不可能都是只留给坏人的奖赏,而一个正常的孩子要不停地受挫,好好的一个人要被损筋骨磨心志。 一位过去有过交往、现在去香港求学的学生在来信里说: 思考是人类的天性和天职,但是内地的大学却没有把“人应该思考”这一点告诉学生,更没有把“人应该怎样思考”教授给学生。不思考的学生,就随大流按部就班地敷衍着完成学业,步入社会,最后泯然众人,他们也有不平不满,但最多也就在微博或什么地方表达一下小情绪小感想,但最终还是一边不满着,一边自我安慰着在生活的尘土里辗转打滚,就这样过完一辈子。 愿意思考或者说愿意看一点书的学生,他们大部分也不能成为幸运者。这些愿意思考的学生,大都会自发地去看一些书,这虽然会被很多老师赞赏一两句什么独立思考之类,但是他们忽视了一个问题——就是这些学生自己去看书,没有一个正确的引领或指导,很容易走入弯路甚至歪路,他们或许看了很多书,但是他们大部分要不就是自恃清高偏执一端,要不就是茫茫然不知何所从。老师们之所以不提这一点,是因为这个问题本身就跟他们和学校的教育不到位有关。我之所以要说这一点,是因为我自己正是深受其苦的人之一。 ……愿意思考的学生大部分都不能进入学术圈子,那就意味着他们要进入社会,待到进入社会之后,他们会被社会的各种潜规则折磨得更痛苦。至于能进入或有志于进入学术圈子的学生,那也不容易。中国的考研之残酷已不待我说了。近来我和一个在准备考研的师弟聊天,忍不住感叹,即使是考研,那也是一道窄门,也必须像那些帝王剧后宫剧里的权臣妃子一样,处心积虑一步步往上爬,才能进得去的。所谓学术,也不是那么纯洁的——早就不纯洁了。 前几天,看见正在准备考研的“啵唧咕”在微博上把“刁难”说成了“雕刻”,真是有创意的自嘲: @啵唧咕:非考研倒计时≠距离2013研究生入学考试还有59天。如果觉得生活是一种刁难,一开始就输了。如果觉得刁难是一种雕刻,迟早都会赢的,再加油,各位! 恐怕我们不只是看不到贫寒之子的上升通道,可能每个年轻人的正常成长通道都已阻塞,他们被遍身雕刻,镂空剔透。想攒聚起“赢”的力量越来越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