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访梁家河(2)
时间:2023-05-04 作者:忽培元 点击:次
他来到这里插队,并不像许多人那样是唱着跳着,或是当众讲着“扎根一辈子”的豪言壮语来的。他是黑五类子弟,父亲是有严重问题的“走资派”,眼下仍被单身监禁着。他已经好多年没有见到父亲,思念时总也想不清楚他的面容。条件好一些的川道村庄轮不上他。这里到公社要走大半天,进一趟县城,来回得两三天。然而他不能不时常给母亲寄信,也不能不购买生活的必需品。还有,就是到书店买书,到县文化馆的阅览室翻阅报纸杂志。因此他的鞋底子早已经磨穿,不得不垫上纸片走路。说真的,他起初并不安心在这拐沟队里受罪。每天晚上虱子跳蚤咬得人睡不着,白天从早到晚在山里劳动累个半死,回来两顿饭吃的是糠窝头,扎着喉咙难以下咽。睡觉、劳动、吃饭,竟然成了许多人插队难以闯过的三关。这三关就像是老天故意设下的拦路虎、下马威。起初他实在受不了,感到自己就像一只被生活的激流推到岸边搁浅的小舟,甚至想着要擅自离开……但是他被陕北农民的宽厚真诚和质朴无华的言行感动了。吃着村里人家的饭食,穿着房东大娘做的遍纳鞋,还有老支书慈父一样的关怀,他再也不忍心想着离开。他想起了父亲时常的教诲:在人民群众中最安全,为群众做事情最幸福。他暗暗下决心要留下来干一点事情。他想着要改变村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首先想到了打坝修地,随即又想到了搞沼气解决农民烧火点灯问题。这是这个小村几十年几百年间没人敢想的事情,而他却想得十分认真。他默默地在心中构想着蓝图,甚至兴奋得彻夜难眠。他夜里做梦,再也不感到自己是被搁浅的小舟,而是黄河上一只即将搏击风浪的羊皮筏子!于是少年的心中有了生活的航标,他像父辈当年一样,在这远离都市文明的土窑洞中,开始了默默无闻的奋斗。于是人们看见这个态度和蔼、举止沉稳的少年,就像真正的陕北农民一样,平日劳动生活中有了歌声和笑容。忠厚踏实,只做不说,就像黄牛的品性,农民们很喜欢他这样的性格。他成了人们眼中的好后生。村里的婆姨女子们瞅着他的目光里充满了爱慕。老支书更是把他当成了宝贝,精心地培养着自己的接班人。 春天走了,秋天又来,夏天去了,冬天复至。窑洞的灯光灭了又亮了,窑墙上的影子出现又消失。日子一天天地流过去,他的感情与心思也一天天地沉下来。不知从哪一天开始,他把这个穷困的小村庄当成了自己的家。经过连年累月的磨炼,他终于同乡亲们完完全全地融为了一体。他到公社、县上开会办事,人们看不出他是北京插队知青了,以为是当地谁家的好后生。是的,黝黑的肤色,宽阔有力的臂膀,因奋力劳动而开始有些弯曲的四肢,再加上并不自觉的口音的变化,还有那地道的青年农民的衣着,甚至包括眼神与姿态……他完全是一个当地人羡慕的足劲后生。他呢,也深深地爱上了这里的人们,爱上了这个小小的村庄,同村里年轻人情同手足,把村里所有人家的事情都看作是自己的事情,甚至连过年都舍不得离开。他感到自己就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朝夕相处,同甘共苦,血肉相连,息息相关,他再也不愿意离开梁家河,不说扎根却胜似扎根。于是,他入了党,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县里面一同来的那些当众宣布过要扎根一辈子的人陆续离开了,他仍然默默地坚守着,成为远近闻名的真正带领着全村人摆脱贫穷的带头人。 他带领大伙在村子前沟打了连环坝,整出了几百亩的川水地。他带领大伙给家家户户搞起了沼气,解决了烧火、点灯的问题。他还带领社员在光秃秃的山坡上种了许多的树,有苹果树、梨树、枣树和花椒树。春天满村是花,秋天果子飘香。村子的面貌在一点一点地变化,他的思想感情也在一步一步地升华。他的脸上既有农民那样欣慰的笑容,又有自己独有的深沉的思虑。他由那常人难以忍受的艰苦辛劳中体会出了生活的要义。村子里还没有通电通路。天旱的时候,需要用柴油机带动水泵抽出坝里的水灌溉庄稼。秋天送公粮还需要人们汗流浃背地拉着架子车……大热的天,他穿着背心高挽裤腿弯腰发动柴油机的时候,心中还想着为村里通电修路的问题。县广播站的记者这时正来采访,就为他抓拍下了一张照片。几十年后他早已经忘记了这件事,可乡亲们还完好地保存着这张珍贵的照片。人们把它放大了挂在他住过的窑墙上。还有他当年带领支部一班人规划建设沼气的情形,当时被村里的民办教师画成了彩色壁画,如今竟然还在村中清晰地呈现着。还有他上学临走时同人们的合影,也都悬挂在墙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