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访梁家河
时间:2023-05-04 作者:忽培元 点击:次
2013民生散文选本(全文在线阅读) > 回访梁家河 梁家河,我曾经的扶贫点,一个小得不能再小、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拐沟山村。许多年之后的2013年秋末冬初,当我应邀回访它的时候,它早已经被写进一个重要人物的履历表中,成为了一个名留经传的村庄。 陕北延安和榆林,古老的黄河西岸,这片在风雪弥漫中曾被诗人、政治家毛泽东经典地比喻为“原驰蜡象”的神秘而荒寂的黄色土地,随后即成为了世人关注中国革命的一大焦点。然而,之后的沉寂如同火山喷发后的休眠,使得新中国成立后直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像这样偏远闭塞又贫穷原始的小山村,此地不知还分布着多少。小山村的新纪元即从这时候开始。 那是20世纪60年代最后一个冬天。迎接他们的除了锣鼓喧天、唢呐齐奏的热情,还有呼啸的西北风和凌厉无情的严寒。一路北上,光秃秃的黄土丘陵世界,川道里的溪流冻结成了玉雕般的冰川。路旁的石崖上,悬挂着令人惊异的冰瀑。不通火车,甚至没有轿车。将近3万人,他们乘坐着几十辆敞篷大卡车从西安出发,一路浩浩荡荡,歌声不断、笑声不断地向着黄土高原深处那向往已久的圣地进发。等到了延安城,许多人的双手双脚都已冻僵,但是心里还是热乎乎的。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大伙的热情空前高涨。加之到了延安,望到了宝塔山,涉过了延河水,受到了热情洋溢的夹道欢迎。向老区人民学习!向老区人民致敬!不少人激动得热泪盈眶。英俊而沉默寡言的他,高高的个子,立在一辆车上,眼圈也是红红的,显然同样被老区人民的热情深深感动了。车过甘泉,他想象着父亲时常讲述的毛主席、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初到陕北时的情形,便暂时地忘记了心中的忧虑。到了延川县城,又换上了马车,到了文安驿公社,又换上了毛驴车。仔细看,赶车的老支书就像信天游中唱的那样,身穿光板老羊皮袄,头上笼着脏兮兮的羊肚子手巾,黄土一样颜色的脸上,密集的皱纹也就像那山坡山峁上的沟壑一般苍凉深刻。“娃娃们,天不早了,赶紧上车,咱还有十来里路哩。”听着这亲切的话语,他感到了一种难以言说的亲近,感到自己的双脚离这黄色的土地是越来越近。川道里刮来一阵猛烈的寒风,那风头就像锥子一样,一下就刺透了他的全身。别人都穿着厚厚的棉袄,头上戴着大皮帽子,唯独他没戴帽子,还穿着单薄的棉衣。刺骨的严寒使他浑身发抖,不由得缩作一团。他紧紧地搂着自己那只木箱,这才意识到生活的教科书竟是这样的无情。越往背阳的山沟深处行进,气温也就越低。他开始感到周身麻木。老支书见状,硬是解开皮袄把他紧紧地搂在了怀里。那烟草混合着汗腥和黄土的气息,从此,便成为了他记忆中最感人的气味。 驴车离开川道的公路拐进沟道,又从沟道转进更细小的拐山渠里。他想象着,在这荒寒的天地之间,驴车就像一只沿着一棵大树的枝杈行进的蝼蚁。直至沟渠狭窄得再也无法前进时,名叫梁家河其实并没有河的村庄才算到了。掌灯时分进庄,他抬头望望巴掌大天空的几颗冷冷的星星,突然感到自己被强烈的寂寞和失望紧紧包围了。第二天他才看清,几十户人家,十几孔土窑洞再加上几孔接口石窑,散落在沟渠崖畔。全村几乎没有一片可以用来耕种的平坦土地。人畜饮水要到深沟里去担,而种地又要爬上高高的山峁山梁。他不久就意识到,酷旱与生产力的原始低下,像两条绳索,捆绑困扰着人们的身心。那时候的梁家河,它的贫穷与偏远是显而易见的,但却因了这些北京娃娃的到来,又命中注定了这里以后将要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就像当年杨家岭或是枣园村那样令人感觉自豪而神奇。 静夜之中,梁家河村中这一孔隐没在黄土沟渠深处的同样是冬暖夏凉的窑洞仍亮着灯光。同伴们都睡下了,他照例伏在炕头的木箱上看书做笔记。那木箱还是当年父亲装文件和书籍用的,从延安带到西安,又从西安带到北京。如今千里迢迢从北京随他而来,里面装满了他心爱的书籍。静夜之中,这木箱、油灯和伏在木箱上读书的少年的身影并不被人们留意。但是40多年后,这情景却成为了人们津津乐道的美好回忆。窑洞、木箱,火光与灯光,在暗夜之中呈现,总是那样令人感到亲切振奋。从井冈山的火光到延安窑洞的灯光,历史证明这是一个民族智慧聚集照亮前途的灵光酝酿,是振兴中华雷鸣电闪的能量聚集。而这样的震撼,往往在常人浑然不觉中发生。因此当年谁也不曾留意,白日同农民们一同劳动一整天,夜里当全村人都已安眠,唯独他还盘腿坐在这窑洞土炕的油灯下苦读沉思。昏暗的灯光把英俊少年的身影投在窑墙上,他显得高大了许多。他是消瘦而忧虑的。一场大病过后,显得十分虚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