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雨枫书屋 > 人生哲理 >

智慧45萃卦:交友有分寸,处世有准则(2)



    当然,交友时要有一定戒心,有一定的识别能力。和一个人交往时要判断对方和你交往的动机是什么,是看重你的人还是其他,如果纯粹看重你的钱和势或其他利益,那么就不必深交,如果能形成互利互惠,当然也不妨交往一下。

    结交合适的朋友

    朋友之间的影响,是由于朋友关系的特征所决定的。第一,朋友一般年龄相仿,有些人喜欢在同龄人中间交朋友,因为不同的年龄有着不同的兴趣和爱好,有着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喜怒哀乐。青年朋友之间,由于年龄相仿,心理上、行为上、语言上的相同点就多,彼此容易理解,容易采纳意见。所以,彼此间影响就大。第二,朋友一般是合得来的,“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彼此情深意笃,相互信任。这样,朋友的言行容易被接受,容易自觉不自觉地跟着学。第三,朋友一般接触的时间比较多,“近火烤人”。既是朋友,就会经常接触,通过频繁的接触,彼此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受着影响。第四,朋友是自己选择的,“气习相染,师不如友”。人们与父母、兄弟姐妹、师长等人,是一种不能选择的天然关系,这种天然关系当然有着其他人际关系所不能替代的亲密之情。然而,这种天然关系就有一定的局限性。朋友关系则不然,朋友是自己选择的,也正因为朋友是自己选择的,才有特定的寄托。谁都有这样的感受:有些担忧和顾虑,有些忧愁和烦恼,有些成功和喜悦,有些希望和要求,不能或不愿对父母、兄弟姐妹、师长等人说,却能够和愿意向朋友倾诉,以期从朋友那里得到帮助,有些事情也确实只有通过友谊的桥梁才能办好。同明相见,同音相闻,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嘛!在有些问题上,朋友间的影响,是其他人际关系所望尘莫及的。

    所以,要谨慎择友。事实上,人们都在有意无意地选择朋友。区别在于,是清醒地、自觉地选择朋友,还是盲目地、不自觉地选择朋友,把什么作为择友的标准。由于时代不同,社会不同,人与人不同,择友的标准也就不尽相同。在我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有无数名家学者对择友标准问题进行过探讨和实践。这里,在对前人择友标准的扬弃基础上,谈一下当代人的择友标准。

    1.志同道合

    晋人傅玄《和秋胡行》讲:“清浊必异源,凫凤不并翔。”意思是,水有清有浊,因为它的源头不一样,野鸭和凤不会在一起飞翔。说明志趣不同的人,无法在一起相处。《论语·卫灵公》讲:“道不同,不相为谋。”意思是,人们的政治主张不同,就不必相互商量事情。清人顾图河《息交》讲:“惟当同心人,可与论金铁。”意思是,只有志同道合的人,才能结成牢不可破的友谊。

    2.品质要好

    《孟子·万章下》讲:“友也者,友其德也。”意思是,交朋友,是因为朋友的品德而去结交他。《论语·季氏》讲:“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意思是,同正直的、诚实的、见闻广博的人做朋友,是有益的;同虚伪应酬的、假意随和、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就有害了。

    3.知心

    晋人谢惠连的《相逢行》讲:“巢林宜择木,结友使心晓。”意思是,鸟儿巢林应当有所选择,交朋友理应对对方了解。汉代《古歌辞》讲:“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郭嵩焘日记·联语》讲:“结交贵知心。”汉人扬雄的《法言·学行》讲:“朋而不心,面朋也;友而不心,面友也。”意思是,交朋友而不能真诚相待,以心相见,就是貌合神离的朋友。

    4.可靠

    《鸡鸣偶记》讲:“道义相砥,过失相规,畏友也;缓急可共,生死可托,密友也;甘言如饴,游戏征逐,昵友也;利则相攘,患则相倾,贼友也。”大意是,要结交那些能够指出自己过失、患难与共的人,不要结交那些只知道吃喝玩乐的人和背叛友谊的人。

    5.比自己强

    清人申涵光的《荆园进语》中讲:“凡弈基与胜己者对,则日进;与不如己者对,则日退。取友之道亦然。”意思是,与棋艺胜过自己的人下棋,就能天天进步;与棋艺不如自己的人下棋,就会日见退步。交友之道也是如此。

    6.交友不怕贫

    宋人刘过的《同许从道登圜翠阁》中讲:“结交有味贫何害?薄酒虽村饮亦豪。”意思是,所交的朋友只要知心,即使贫穷又有什么不好的呢?朋友虽然朴实无华,同他一起畅饮薄酒也觉得很有意思。唐人高适有一首《赠任华》诗:


作品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