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奋:重视人生的每一步奋斗(7)
时间:2023-03-31 作者:王艳丽 点击:次
有个拉比,行为高洁,为人亲切而仁慈;对神虔敬,做事审慎,因此他理所当然成为受人景仰爱戴的人。过了80岁后的某一天,他的身体突然一下子开始变得虚弱了,并很快地衰老下去,他知道,自己的死期已经临近,便把所有的弟子叫到床边。弟子到齐了之后,拉比却开始哭了,弟子十分奇怪,便问道:“老师为什么要哭呢?难道您有忘记读书的一天吗?有过因为疏忽而漏教学生的一天吗?有过没有行善的一天吗?您是这个国家中最受尊敬的人,最笃敬神的人也是您,照理老师您没有任何哭的理由才是。” 拉比却说:“正是因为像你们说的这样,我才哭啊。我刚刚问了自己:你读书了?你向神祈祷了?你是否行善?你是否做了正当行为?对于这些问题,我都可以作肯定的回答;但当我问自己,你是否参加了一般人的生活时,我却只能回答:没有。所以我才哭了。” 以后的拉比们常用这则故事来劝说一些不在犹太人共同体活动中露面的人,以使他们一起“参加一般人的生活”。从这里不难看出,这个“一般人的生活”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衣食住行,也不是指常人的其他感***,而是特指犹太民族的集体生活。 可见,犹太人“从我做起”的这种以自我为基点的人生观念,并不是与集体或者与别的个体相离移的,犹太人“从我做起”的意义在于提升了自己,却又影响感化了别人,这比单纯地求别人要强得多。 我是最美的 一个人必须懂得如何珍惜自己,然后才懂得如何珍惜别人,不爱自己的人绝不可能做到“爱你的邻居”之类的事情。人只有首先学会了爱自己,才能够很快地爱别人,并通过关心自己、帮助自已来关心别人、帮助别人。这样,你对他人的帮助也就没有虚伪的成分。你帮助别人,不是为了博得他人的感谢或获取奖赏,而是因为你从帮助别人或爱别人之中能够享受真正的快乐。 教育孩子:只有珍惜自己才懂得去珍惜别人。 美国幽默作家霍尔摩斯有次出席一场会议,席间他是身材最为矮小的人。一天,一位朋友问霍尔摩斯先生:“你站在我们中间,是否有鸡立鹤群的感觉?”霍尔摩斯反驳了他一句:“我觉得我像一堆便士里的铸币。铸币面值十分,但比便士一分体积小。” 爱你自己,就是根据你的意愿将自己作为一个有价值的人而予以接受;接受,则意味着毫无抱怨。一个思维健全的人从不会经常抱怨,尤其不会抱怨天气太冷、石头太硬、冰太凉等。接受,意味着不加抱怨;要保持精神愉快,则意味着不抱怨那些自己力不能及的事情。缺乏自我依靠的人常常从抱怨和牢骚中求得慰藉。向别人诉说你不喜欢自己的地方,只能使你继续对自己不满,因为别人对此几乎总是无能为力的,至多只能加以否认,可你又不会相信他们的话。向别人抱怨是无济于事的,同样,让别人无休止地倾诉其自我怜悯和痛苦也无助于任何人。要结束这一无益而讨厌的行为,只需要问一个简单的问题“你为什么要给我讲这些问题?”然后你就会认识到,你的抱怨是非常荒唐可笑的,是在浪费时间,而你本可以用这些时间来进行自爱活动,比如帮助别人实现其愿望,或默默地自我赞扬。 一个15岁的女孩曾经问一个哲人:“我该怎么做才能过充实的生活?”他的答案很简单,只有4个字:“做你自己。” 在这个世界上,“我”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我”有自己的幻想、希望、美梦以及恐惧。“我”是自己的主人。因为“我”是自己的主宰,所以我能深刻了解自己。由于“我”认识自己,所以“我”能喜欢自己,接纳自己的一切,进而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现出来。 然而多少人会对自己产生疑惑,内心总有一块连自己也无法理解的角落;但只要“我”多支持和关爱自己,“我”必定能鼓起勇气和希望,为心中的疑问找到解答,并更进一步地了解自己。“我”必须接受自己的一言一行,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因为这是自己的真实感受。之后自己可以回头检视这些发自内心的行为,若有不适宜之处,便加以纠正;若有可取之处,则应继续保持。“我”身心健全,能自食其力。“我”愿发挥自身潜能,并关怀他人,为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贡献一份力量。“我”能掌握自己,做自己的主宰。“我”就是“我”,世上不会有第二个“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