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雨枫书屋 > 人生哲理 >

培养人才是企业最重要的责任(6)



    这么多年来,在董明珠的领导下,格力集团培养出了很多优秀的人才,而格力集团理所当然地成为很多企业挖人的对象。2007年,国内某空调企业的总裁亲自带领猎头团队住在格力附近的北京宾馆里1个月之久,给格力的技术专家和高级管理人员发短信,邀请对方到自己企业来大展宏图,年薪多少多少,待遇如何可观。但最终一无所获,悻悻而归。

    这种事发生过不止一回,很多收到类似信息的人就来和董明珠说,有企业来挖我们,条件如何如何。董明珠的答复是如果你认为他那里好,我可以送你去。董明珠认为,该留的会留下来,该走的就走了,如果他不认同格力的文化就一定会走,留也留不住。中国有那么多的优秀人才,相信格力一定会找到适合格力文化的人才。

    格力的营销队伍由于业绩卓著一直是挖角的重点,而和一些竞争对手相比格力销售部门是清水衙门,以至于一些人加入了竞争对手的阵营,格力成了行业的“黄埔军校”。在北京市场,一度美的、科龙、乐华的营销负责人全是格力的前骨干,他们对格力的营销运作了如指掌。

    对此董明珠却并不很在意,因为人要互相认同才可能合作,互相不认同的人总是要走的。曾有人问董明珠:“格力每年走掉那么多人,对人才的流失有没有危机感?”董明珠自信满满地回答:“没有,这只能说明格力会更好。因为中国有的是人,长江后浪推前浪。格力有能力把其中一些人培养成才,而营销队伍的建设其实也是管理制度的建设过程,不是说一个业务员跑到一个企业就能把那个企业搞活。走了的人学会的只是表面东西,学不走自己的思想。”

    企业与人才是大树与绿叶的关系,企业是大树,个人就是绿叶。一个人才在企业里也许能做很多大事,但前提是这个企业给他提供了办事的必要条件,他只是成就这些大事中的某一个环节,不是成就这件大事的全部条件。董明珠一言断定:“在格力不行的人到其他地方更不行。”

    董明珠认为,企业发展除了自身的技术和管理之外,人才培养也是关键的一环。如今,技术和管理格力都已经具备了,销售业绩一直稳步上升,内部管理也比较健全,因此在董明珠看来,目前最难的还是人才培养,因为这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见成效,需要长时间的磨炼,但她充满信心。

    打造“百年企业”一直是格力电器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实现这个目标不是一代人能完成的,需要有优秀的接班人,接班人要有可以为企业牺牲的精神,有为事业奉献一生的胸怀,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来接班,就很难成就一个百年企业。董明珠说:“格力培养了我,朱江洪董事长培养了我,而我正在培养更多人。打造一个百年企业,不是一位两位企业领袖能完成的,而是需要一代代、一批批优秀的德才兼备的人才。”

    6.给员工最大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只有当员工有了足够的安全感和归属感时,才会对企业更忠诚。

    2014年,格力集团总投资近4亿元的格力康乐园二期员工公寓已投入使用,新入职的2014届大学毕业生“拎包入住”,生活区内有员工餐厅、超市、图书馆、小型医院、体育馆、银行等,此外,相关的娱乐设施也应有尽有。宿舍全天24小时热水不断供应,空调等家用设施都是免费使用。刚毕业入职格力公司的毕业生纷纷向自己的同学晒幸福。与此同时,格力职业学院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投资预计达15亿元。

    无论像爱家人一样关爱员工,还是像培养孩子一样培养员工,都源自于格力电器企业发展中形成的基本理念——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在格力集团,格力每位员工的宿舍永不收回。董明珠曾在一次采访中放话:“格力每位员工都有一间20平方米的宿舍,如果结婚了则有一套50平方米的两居,只要员工在格力,房子永不收回,退休也不会。我要给他们安全感,解决他们的疑虑。”

    董明珠表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国家强盛起来,百姓的生活好起来,这是我们改革的目的。作为企业来说,在这个改革浪潮里面应该站在什么样的位置,自己应该做什么,这是企业家应该考虑的事情。我们格力对员工有严格的工作制度的要求。但是我们也会很关爱他们。

    董明珠希望求职的员工初到格力任职,就能认为这里是他的家,有家的感觉。董明珠说:“作为企业来讲,特别是企业的领导者,你不要说我企业一年赚了多少钱。员工都居无定所,我觉得你就不是一个优秀的企业家。你应该承担起这个责任,给他解决。实际上员工最需要的是安全,有一种依靠。这种依靠给他们,就是我们要给他们创造这样的环境。”


作品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