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条有理:如何构建完美的讲话逻辑?(5)
时间:2023-01-15 作者:李娜 点击:次
【范例点评】 曾经有一个年轻人打算离开家乡,去追寻自己的梦想。第一次远离家乡,心理难免会恐慌。在他走之前,去拜访了本族族长。他去的时候,族长正在练字,这个年轻人向族长请教自己未来的前程,族长随手写了三个字“不要怕”,然后对他说:“人生的秘诀只有六个字,先告诉你三个字,供你受用半生。年轻人听后,踏上离乡的旅途。 几十年后,那个年轻人小有成就,但是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内心也平添了许多忧愁。思乡情切,他再一次去拜访族长,可惜族长已经过世,家人拿出一封信给他,并且对年轻人说:“这是老族长生前留下的,他断定有一天你会再来。”年轻人郑重的接过信封,拆开信封,里面写着三个字“不要悔”。 这个故事要告诉世人的是:人要勇于面对生活,把握现在,创造未来。这样才能对自己做过的事情无怨无悔。奥斯托洛夫斯基的著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也阐述了这个道理: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个让人受用一生的道理,族长仅用六个字就总结出来。这就是语言的精炼。 为什么《论语》在2000多年后的今天还是被世人广为传颂?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论语》作为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作之一,是以语录体为主,语录体的特点就是简短而精炼。《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编纂而成,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成书时间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当时记录文章的方式是把文字刻录在竹简上。写得多,竹简就用的多,所以语言一定要精简,这也就是《论语》为什么要用语录体的原因,当然,也正因为它简短,才方便与人人传诵。 举个例子,《论语》的核心是“仁”,“仁”字在《论语》中出现不下百次,有弟子问孔子:在人的一生中,有没有一个字能够终身受用?孔子的回答就是“仁”字。 “仁”字在词典中的基本字义解释是:一种道德范畴,指人与人之间相互友爱、互助。那么怎样友爱互助呢?这也就涉及到人际关系的问题,在《论语》中,孔子对“仁”的解释有很多,但是他所阐明的基本内容是很明确的,就是“爱别人”。首先要学会爱别人,才能获得别人的信赖,才能与之建立良好的关系。我们要用一生去体会去感悟的生活准则孔子只用了一个字就概括出来了。这就是精简。 众所周知,邓小平讲话也是非常简短而精炼的。他提出的“发展才是硬道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没有多余的字眼,不但简洁,而且极具感召力。他的孩子问他长征是怎么熬过来的。他只说了三个字“跟着走”。在文*时期,邓小平先后两次被打倒,平反后别人问他那段日子是怎么撑过来的,他只用了两个字“忍耐”,关于进军大西南的事情,他也只是讲了四十多个字。邓小平的语言朴实、坚定,没有华丽的辞藻,简洁明了,但其中蕴含的道理确是耐人寻味的。 对于讲话来说,简明扼要,直接说重点是最基本也是最难的表达。大思想家老子也说过:“大道至简”,这也充分说明了道理不是长篇大论就好。 【技巧指导】 脱稿讲话的目的在于向他人传达一种思想,语言只是思想的一种表现形式,有思想的表达才有意义。思想是指客观存在反映人在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产生的结果。在一般的自然科学意义上,人类通过感觉的来存贮在大脑的东西被称作“记块”,记块被生物钟提示功能提取并且暂时存在思维中枢的结果叫“忆块”。简单来说就是让人记住你说的话。思想的形成是碎片式的,要把其中的观点提炼成一句醒目的话,这样才是精简的表达,才能让听众感知和把握你的思想。 细分起来,又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1.讲话者好记。 怎样才能让人记住你的观点呢?这就要求讲话者具备把观点压缩成词的能力。讲话者要表达的观点字数不能太多,把句子变成关键词,这样才会记得住,记得牢。如果讲话的语句太长,字数过多,听众记不住,那么讲了也是白讲,做的都是无用功。 当讲话者记不住的时候,就会出现边想边说的情况。人在边想边说的情况下,眼睛会不自觉地向上看。这时候,讲话者的眼睛就无法和听众交流,还会让听众觉得这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也就导致无法吸引观众。另外,脱稿讲话的时候,讲话者在记不住的情况下就会思维混乱,越是着急就越想不起来,这时候说出来的话也是毫无逻辑可言,甚至词不达意,语句不完整,还会不自觉的说一些语气词,例如嗯、啊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