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雨枫书屋 > 经典评论 >

《艺术家》:它没出声,就赢了

先说个与电影有关的段子:卡梅隆当年参加金球奖时曾向梅丽尔·斯特里普介绍在《阿凡达》《指环王》中被成功应用的“动作捕捉技术”,然而这位“铁娘子”听完后却兴趣寥寥,她告诉这位技术达人“自己给《了不起的狐狸爸爸》配个音就挺享受。”后来卡梅隆失望的表示,大部分演员还以为“这新技术就跟配个音没什么两样”。

[独家评论]《艺术家》:它没出声,所以赢了

《猩球崛起》展现了好莱坞电影工业最精尖技术成果,却被学院忽视。

恐怕大部分演员对新技术或漠视或不了解的现状也是导致《阿凡达》当年失利奥斯卡的原因;而本届提名呼声很高的《猩球崛起》实际男一号“安迪·瑟金斯”大概也是因为其它演员的“有色眼镜”而未能得到表演奖提名。这些展现好莱坞电影工业最精尖技术成果的代言人被学院一次又一次的忽视,或许暴露了这个平均年龄在62岁、又以演员身份居多的评审阵容一次集体恐慌:“大家都去看3D了,谁还看演员?”“电脑都能根据动态点生成角色了,谁还会重视真正的表演?”

于是,当我们把《艺术家》放置于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中解读,或许就能明了这部电影轻松问鼎奥斯卡的原因。《艺术家》讲述的是一个默片演员如何在有声片时代到来后,对“新技术”从漠视到排斥、再到最终接受的过程。而当这些情节陈列在当下,便很容易使每一位“上岁数”的老演员从心底产生共鸣;就像前面谈到的,他们恰是奥斯卡评委的主要构成。《艺术家》在变革时代中,给了这些人一个“软着陆”的光明前景。

[独家评论]《艺术家》:它没出声,所以赢了

《艺术家》的内心戏很容易使每一位“上岁数”的老演员从心底产生共鸣。

然而《艺术家》的争议也来源于此。它将重心放在了对演员心理变化的描写上,却导致影片将“技术变革”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简单化”了:仿佛一个演员只要克服了心理障碍就立刻能成功转型一样。现实真是这样吗?众所周知,任何工业的转型都必然会带来残酷的淘汰。《艺术家》所述的上世纪20年代,好莱坞在经历那场行业洗牌后有着大批影人丢掉了饭碗,一批曾熠熠生辉的影星也从此没落。为什么当年一部反映老影星杀人的《日落大道》会 引来葛洛丽亚·斯旺森和名导埃里克·冯·施特罗海姆的加盟?为什么巴斯特·基顿等默片巨星甘愿以龙套形式出演?因为片中的大部分桥段就是被有声片所淘汰的 默片巨星们当时的真实写照。“过气”绝非因他们不思进取或自甘堕落,除了深深根植于脑中的“默片才是艺术”的传统思想外,更源于默片演员早已形成了固有的 表演方法和表演模式。而这些表演经验的获得,来源于他们几十年的默片表演生涯。通俗的说:你让他们马上扔掉自己大半辈子都在用的吃饭家伙去转型,还不如直 接要了他们的命。

[独家评论]《艺术家》:它没出声,所以赢了

对于一个演员来说,“转型”绝非跳段踢踏舞那样简单。(图为《雨中曲》

在 另一部影史杰作《雨中曲》中还提到了默片演员转型的另一个瓶颈:嗓音条件。其实它不仅仅道出了“很多默片演员的嗓音条件先天不足”这一现实,同时更牵扯出 现代表演颇为看重的“台词处理”“口音语调”等方面的问题。可以说有关声音方面的一切表演技能都是大多数默片演员所不具备的。既成的表演体系放在一个全新 的环境中不仅会显得“黔驴技穷”,还可能会让表演变得颇为滑稽。这个道理放在当下看也是一样:即便德尼罗或斯特里普克服了对“新技术”的恐惧,甘愿穿上一 身动态捕捉服在绿幕前张牙舞爪,他们的表演也不一定就会像真人时代那般出色。对比一下安迪·瑟金斯和汤姆·汉克斯在绿幕前的表现或许你就明白:对于一个演员来说,“转型”绝非跳段踢踏舞那样简单。

此 时当我们再回看《艺术家》时,便能发现它将默片演员的转型表现得有多么“轻易”了:没有瓶颈、没有障碍,只要你男主角一“开口”,此前的一切矛盾全解决, 如此简单粗暴就像日本侵略者利诱八路时常见的那句对白:“只要你开口,好处大大滴有。”以这样一种“主旋律化”的方法推动剧情发展,《艺术家》主创领奖时 除了喊三声“比利·怀德”还真该唱段《从头再来》。



作品集关于奥斯卡的文章 艺术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