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雨枫书屋 > 经典名著 >

朱子语类·卷九十六·程子之书二(4)


  “伊川云:‘主一之谓敬,无适之谓一。’又曰:‘人心常要活,则周流无穷而不滞于一隅。’或者疑主一则滞,滞则不能周流无穷矣。道夫窃谓,主一则此心便存,心存则物来顺应,何有乎滞?”曰:“固是。然所谓主一者,何尝滞于一事?不主一,则方理会此事,而心留于彼,这却是滞于一隅。”又问:“以大纲言之,有一人焉,方应此事未毕,而复有一事至,则当何如?”曰:“也须是做一件了,又理会一件,亦无杂然而应之理。但甚不得已,则权其轻重可也。”道夫。
  问:“伊川答苏季明云:‘求中于喜怒哀乐,却是已发。’某观延平亦谓‘验喜怒哀乐未发之前为如何’,此说又似与季明同。”曰:“但欲见其如此耳。然亦有病,若不得其道,则流于空。故程子云:‘今只道敬。’”又问:“既发、未发,不合分作两处,故不许。如中庸说,固无害。”曰:“然。”可学。
  问:“旧看程先生所答苏季明喜怒哀乐未发,耳无闻、目无见之说,亦不甚晓。昨见先生答吕子约书,以为目之有见,耳之有闻,心之有知未发与目之有视,耳之有听,心之有思已发不同,方晓然无疑。不知足之履,手之持,亦可分未发已发否?”曰:“便是书不如此读。圣人只教你去喜怒哀乐上讨未发已发,却何尝教你去手持足履上分未发已发?都不干事。且如眼见一个物事,心里爱,便是已发,便属喜;见个物事恶之,便属怒。若见个物事心里不喜不怒,有何干涉?”或作:“一似闲,如何谓之已发?”僩。
  问:“苏季明问,静坐时乃说未发之前,伊川以祭祀‘前旒、黈纩’答之。据祭祀时,恭敬之心,向于神明,此是已略发?还只是未发?”曰:“只是如此恭敬,未有喜怒哀乐,亦未有思,唤做已发,不得。然前旒黈纩,非谓全不见闻。若全不见闻,则荐奠有时而不知,拜伏有时而不能起也。”淳。义刚同。
  用之问“苏季明问喜怒哀乐未发之前求中”一条。曰:“此条记得极好,只中间说‘谓之无物则不可,然静中须有个觉处’,此二句似反说。‘无物’字,恐当作‘有物’字。涵养于喜怒哀乐未发之前,只是‘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全未有一个动绽。大纲且约住执持在这里,到慎独处,便是发了。‘莫见乎隐,莫显乎微’,虽未大投发出,便已有一毫一分见了,便就这处分别从善去恶。‘虽耳无闻,目无见,然见闻之理在始得。’虽是耳无闻,目无见,然须是常有个主宰执持底在这里,始得。不是一向放倒,又不是一向空寂了。”问:“非礼勿视听言动,是此意否?”曰:“此亦是有意了,便是已发。只是‘敬而无失’,所以为中。大纲且执持在这里。下面说复卦,便是说静中有动,不是如瞌睡底静,中间常自有个主宰执持。后又说艮卦,又是说动中要静。复卦便是一个大翻转底艮卦,艮卦便是两个翻转底复卦。复是五阴下一阳,艮是二阴上一阳。阳是动底物事,阴是静底物事。凡阳在下,便是震动意思;在中,便是陷在二阴之中,如人陷在窟里相似;在上,则没去处了,只得止,故曰‘艮其止’。阴是柔媚底物事,在下则巽顺阴柔,不能自立,须附于阳;在中,则是附丽之象;在上,则说,盖柔媚之物,在上则欢悦。”贺孙。
  问:“未发之前,当戒慎恐惧,提撕警觉,则亦是知觉。而伊川谓‘既有知觉,却是动’,何也?”曰:“未发之前,须常恁地醒,不是瞑然不省。若瞑然不省,则道理何在?成甚么‘大本’?”曰:“常醒,便是知觉否?”曰:“固是知觉。”曰:“知觉便是动否?”曰:“固是动。”曰:“何以谓之未发?”曰:“未发之前,不是瞑然不省,怎生说做静得?然知觉虽是动,不害其为未动。若喜怒哀乐,则又别也。”曰:“恐此处知觉虽是动,而喜怒哀乐却未发否?”先生首肯曰:“是。下面说‘复见天地之心’,说得好。复一阳生,岂不是动?”曰:“一阳虽动,然未发生万物,便是喜怒哀乐未发否?”曰:“是。”淳。
  问:“前日论‘既有知觉,却是动也’,某彼时一□□言句了。及退而思,大抵心本是个活物,无间于已发未发,常恁地活。伊川所谓‘动’字,只似‘活’字。其曰‘怎生言静’,而以复说证之,只是明静中不是寂然不省故尔。不审是否?”曰:“说得已是了。但‘寂’字未是。寂,含活意,感则便动,不只是昏然不省也。”淳。


作品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