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雨枫书屋 > 经典名著 >

朱子语类·卷九十四·周子之书

朱子语类(全文在线阅读)  > 卷九十四·周子之书

  ◎太极图
  太极图“无极而太极”。上一圈即是太极,但挑出在上。泳。
  太极一圈,便是一画,只是撒开了,引教长一画。泳。
  太极图只是一个实理,一以贯之。端蒙。
  太极分开只是两个阴阳,括尽了天下物事。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四象八卦,皆有形状。至于太极,有何形状?故周子曰:“无极而太极。”盖云无此形状,而有此道理耳。□。
  “无极而太极”,只是一句。如“冲漠无朕”,毕竟是上面无形象,然却实有此理。图上自分晓。到说无极处,便不言太极,只言“无极之真”。真便是太极。□。
  “无极而太极。”盖恐人将太极做一个有形象底物看,故又说“无极”,言只是此理也。端蒙。
  “无极而太极”,只是说无形而有理。所谓太极者,只二气五行之理,非别有物为太极也。又云:“以理言之,则不可谓之有;以物言之,则不可谓之无。”僩。
  “‘无极而太极’,只是无形而有理。周子恐人于太极之外更寻太极,故以无极言之。既谓之无极,则不可以有底道理强搜寻也。”问:“太极始于阳动乎?”曰:“阴静是太极之本,然阴静又自阳动而生。一静一动,便是一个辟阖。自其辟阖之大者推而上之,更无穷极,不可以本始言。”
  问:“‘无极而太极’,固是一物,有积渐否?”曰:“无积渐。”曰:“上言无极,下言太极。窃疑上言无极无穷,下言至此方极。”曰:“无极者无形,太极者有理也。周子恐人把作一物看,故云无极。”曰:“太极既无气,气象如何?”曰:“只是理。”可学。
  周子所谓“无极而太极”,非谓太极之上别有无极也,但言太极非有物耳。如云“上天之载,无声无臭”。故云“无极之真,二五之精”,既言无极,则不复别举太极也。若如今说,则此处岂不欠一“太极”字耶?端蒙。
  原“极”之所以得名,盖取枢极之义。圣人谓之“太极”者,所以指夫天地万物之根也;周子因之而又谓之“无极”者,所以大一作“着夫”“无声无臭”之妙也。升卿。
  问:“太极解引‘上天之载无声无臭’,此‘上天之载’,即是太极否?”曰:“苍苍者是上天,理在‘载’字上。”淳。
  问:“‘无极而太极’,如何?”曰:“子细看,便见得。问先生之意,不正是以无极太极为理?”曰:“此非某之说,他道理自如此,着自家私意不得。太极无形象,只是理。他自有这个道理,自家私着一字不得。”问:“既曰太极,又有个无极,如何?”曰:“‘太极本无极’,要去就中看得这个意出方得。公只要去讨他不是处,与他斗。而今只管去检点古人不是处,道自家底是,便是识见不长。”刘曰:“要得理明,不得不如此。”曰:“且可去放开胸怀读书。看得道理明彻,自然无歉吝之病,无物我之私,自然快活。”宇。
  无极是有理而无形。如性,何尝有形?太极是五行阴阳之理皆有,不是空底物事。若是空时,如释氏说性相似。又曰:“释氏只见得个皮壳,里面许多道理,他却不见。他皆以君臣父子为幻妄。”节。
  “无极而太极”,不是太极之外别有无极,无中自有此理。又不可将无极便做太极。“无极而太极”,此“而”字轻,无次序故也。“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动即太极之动,静即太极之静。动而后生阳,静而后生阴,生此阴阳之气。谓之“动而生”,“静而生”,则有渐次也。“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动而静,静而动,辟阖往来,更无休息。“分阴分阳,两仪立焉”,两仪是天地,与画卦两仪意思又别。动静如昼夜,阴阳如东西南北,分从四方去。“一动一静”以时言,“分阴分阳”以位言。方浑沦未判,阴阳之气,混合幽暗。及其既分,中间放得宽阔光朗,而两仪始立。康节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为一元,则是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之前,又是一个大辟阖,更以上亦复如此,直是“动静无端,阴阳无始”。小者大之影,只昼夜便可见。五峰所谓“一气大息,震荡无垠,海宇变动,山勃川湮,人物消尽,旧迹大灭,是谓洪荒之世”。常见高山有螺蚌壳,或生石中,此石即旧日之土,螺蚌即水中之物。下者却变而为高,柔者变而为刚,此事思之至深,有可验者。“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阴阳气也,生此五行之质。天地生物,五行独先。地即是土,土便包含许多金木之类。天地之间,何事而非五行?五行阴阳,七者滚合,便是生物底材料。“五行顺布,四时行焉。”金木水火分属春夏秋冬,土则寄旺四季。如春属木,而清明后十二日即是土寄旺之时。每季寄旺十八日,共七十二日。唯夏季十八日土气为最旺,故能生秋金也。以图象考之,木生火、金生水之类,各有小画相牵连;而火生土,土生金,独穿乎土之内,余则从旁而过,为可见矣。“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此当思无有阴阳而无太极底时节。若以为止是阴阳,阴阳却是形而下者;若只专以理言,则太极又不曾与阴阳相离。正当沉潜玩索,将图象意思抽开细看,又复合而观之。某解此云:“非有离乎阴阳也;即阴阳而指其本体,不杂乎阴阳而为言也。”此句自有三节意思,更宜深考。通书云:“静而无动,动而无静,物也;动而无动,静而无静,神也。”当即此兼看之。谟。可学录别出。



作品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