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雨枫书屋 > 经典名著 >

朱子语类·卷九十四·周子之书(17)


  “厥彰厥微”,只是说理有大小精粗,如人事中,自有难晓底道理。如君仁臣忠父慈子孝,此理甚显然。若阴阳性命鬼神往来,则不亦微乎!端蒙。
  问“五殊二实”。曰:“分而言之有五,总而言之只是阴阳。”节。
  郑问:“‘理性命’章何以下‘分’字?”曰:“不是割成片去,只如月映万川相似。”淳。
  “万一各正,小大有定”,言万个是一个,一个是万个。盖体统是一太极,然又一物各具一太极。所谓“万一各正”,犹言“各正性命”也。端蒙。
  ●问“五殊二实”一段。先生说了,又云:“中庸‘如天之无不覆帱,地之无不持载’,止是一个大底包在中间;又有‘四时错行,日月代明’,自有细小去处。‘道并行而不相悖,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并行并育,便是那天地覆载;不相悖不相害,便是那错行代明底。‘小德川流’是说小细底,‘大德敦化’是那大底。大底包小底,小底分大底。千五百年间,不知人如何读这个,都似不理会得这道理。”又云:“‘一实万分,万一各正’,便是‘理一分殊’处。”植。
  问:“‘理性命’章注云:‘自其本而之末,则一理之实,而万物分之以为体,故万物各有一太极。’如此,则是太极有分裂乎?”曰:“本只是一太极,而万物各有禀受,又自各全具一太极尔。如月在天,只一而已;及散在江湖,则随处而见,不可谓月已分也。”谟。
  △颜子
  问颜子“能化而齐”。曰:“此与‘大而化之’之‘化’异。但言消化却富贵贫贱之念,方能齐。齐,亦一之意。”去伪。
  △师友
  杜斿问:“濂溪言道至贵者,不一而足。”曰:“周先生是见世间愚辈为外物所摇动,如堕在火坑中,不忍见他,故如是说不一。世人心不在壳子里,如发狂相似,只是自不觉。浙间只是权谲功利之渊薮。三二十年后,其风必炽,为害不小。某六七十岁,居此世不久,旦夕便死。只与诸君子在此同说,后来必验。”节。
  △势
  问“极重不可反,知其重而亟反之可也”。曰:“是说天下之势,如秦至始皇强大,六国便不可敌。东汉之末,宦官权重,便不可除。绍兴初,只斩陈少阳,便成江左之势。重极,则反之也难;识其重之机而反之,则易。”人杰。
  △文辞
  “文所以载道”,一章之大意。“轮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言有载道之文而人弗用也。“况虚车乎?”此不载道之文也。自“笃其实”至“行而不远”,是轮辕饰而人庸之者也。自“不贤者”至“强之不从也”,是弗庸者也。自“不知务道德”至“艺而已”,虚车也。端蒙。
  △圣蕴
  或问“发圣人之蕴,教万世无穷者,颜子也”。曰:“夫子之道如天,惟颜子尽得之。夫子许多大意思,尽在颜子身上发见。譬如天地生一瑞物,即此物上尽可以见天地纯粹之气。谓之发,乃‘亦足以发’之‘发’,不必待颜子言,然后谓之发也。”去伪。
  △精蕴
  “圣人之精,画卦以示;圣人之蕴,因卦以发。”濂溪看易,却须看得活。方子。
  精,谓心之精微也;蕴,谓德所蕴蓄也。端蒙。
  “圣人之蕴,因卦以发。”易本未有许多道理,因此卦,遂将许多道理搭在上面,所谓“因卦以发”者也。至。
  问“圣人之精,圣人之蕴”。曰:“精,是精微之意;蕴,是包许多道理。”又问:“伏羲始画,而其蕴亦已发见于此否?”曰:“谓之已具于此则可,谓之已发见于此则不可。方其初画,也未有干四德意思,到孔子始推出来。然文王孔子虽能推出意思,而其道理亦不出伏羲始画之中,故谓之蕴。蕴,如‘衣敝蕴袍’之‘蕴’,是包得在里面。砥。饶录云:“方其初画出来,未有今易中许多事。到文王孔子足得出来,而其理亦不外乎始画。”
  精,是圣人本意;蕴,是偏旁带来道理。如春秋,圣人本意,只是载那事,要见世变:“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臣弑其君,子弑其父”,如此而已。就那事上见得是非美恶曲折,便是“因卦以发”底。如“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是圣人本意底;如文王系辞等,孔子之言,皆是因而发底,不可一例作重看。淳。


作品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