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原创文学 > 短篇小说 > 短篇言情 >

紫陌纤尘,墨香点点醉红颜

 有一种女子,适合写在文字里,有一种女子,倾尽一生的情去书写,有关爱情,有关人生。细腻的笔触,迂回婉转,如珠如玑的佳句,浸润心田。这样的女子,如涧水般明澈,生怕被喧嚣的尘世沾染。
 
[一]枯荷雨声
  初见她的照片,先想到的是弱柳扶风的颦儿,“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随后又想到的是穿着旗袍的张爱玲。“一个知已就好像一面镜子,反映出我们天性中最优美的部分来。”就在她读着苏青、萧红、胡适之、林徽因时,我却在她的文字里一遍遍地读她。
  日暮时分,我伏在案几前写字,眼前的场景使我想起她来。这个时候,她一定也伏在案前,穿着旗袍,手持黄卷,案几上的白玉兰悄然绽放。
  可巧,第一次编辑她的文字,便是《陆小曼,被严重误读的绝世红颜》,一篇杂文,能写到一万三千多字,对于那般极致的文字,我竟然乱了方寸。于是搁置,一直留到次日再重新打开审核。记得当晚回了家,从书房翻出《爱眉札记》,追寻陆小曼和诗人有关爱情的笔墨,又翻出自己早些年写的关于林徽因的一篇文字《你是谁的人间四月天》来复习。据她文字的指引,我又读了她的《林徽因,三个男子成就的美丽》,读罢,欣喜至极,恰巧的是,我对于林徽因的解读,竟然与她那般相似。而对于陆小曼的喜爱,与她也是极其相似。
  于是我在编按里写道:陆小曼,民国时期的一位奇女子,画坛的一颗常青树,北平有名的交际花。她的古文字功底极其深厚,有明清之风范。她出生名门望族,风姿卓越,才貌双全,她早期生活奢靡却内心单纯,对朋友有一颗赤子之心。她无视道德帽子,她敢爱敢恨,她崇尚爱,美,自由。是徐志摩最爱的眉,是徐志摩一生的知己。曾经通过红遍大江南北的电视剧《人间四月天》去揣摩伊能静对陆小曼这个人物的演绎,无疑,电视剧《人间四月天》里塑造的那个角色是失败的,与史料里记载的陆小曼背道而驰。剧中的那个人物,媚俗、娇柔、造作。而史料中读到的陆小曼却是一个不施脂粉、素色旗袍、短短直发之于耳边,清纯的学生样。这一点,陆小曼亲密的朋友何灵琰有很好的印证:“却别有一种林下风致,淡雅灵秀,若以花草拟之,便是空谷幽兰,正是一位绝世诗人心目中的绝世佳人。她是一张瓜子脸,秀秀气气的五官中,以一双眼睛最美,并不大,但是笑起来弯弯的,是上海人所谓的‘花描’,一口清脆的北平话略带一点南方话的温柔。她从不刻意修饰,更不搔首弄姿。平日家居衣饰固然淡雅,但是出门也是十分随便。她的头发没有用火剪烫得乱七八糟,只是短短的直直的,像女学生一样,随意梳在耳后。出门前,我最爱坐在房里看她梳妆,她很少用化妆品,但她皮肤莹白,只稍稍扑一点粉,便觉光艳照人。衣服总以素色居多,只一双平底便鞋,一件毛背心,这便是名著一时、令多少人倾倒的陆小曼。她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别具风韵,说出话来又聪明又好听,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再见到一个女人有干娘的风情才调。”说起陆小曼,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想起林徽因,“有一种女子注定就是悲剧,如陆小曼之遇林徽因,由不得你徒生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同样一个被无数人推崇与热爱的角色,与陆小曼比,她是一个循规蹈矩,束缚内心情感,活在道理伦理下的女子,她压抑自己,她不及陆小曼的洒脱,她内心的痛苦远远多于陆小曼,所以,与林徽因相比,陆小曼活得更为恣意潇洒,她爱过也痛过,与诗人的爱情,是完美的,有甜蜜有忧伤,如作者所言:“这是一场最完整的爱情,欢喜与悲哀同在,浪漫与曲折同存,它是真正意义上冲破了旧时的封建礼俗,道德藩篱之爱的典范,一场真正勇敢的自由之爱,它是上个世纪的一场绝恋。”陆小曼是徐志摩一生最钟爱的,这一点从诗人飞机失事后诗人身上携带夫人的画卷可以看出,从一写信就能上两三个小时也能看出,从诗人留存的那些不朽的诗篇也可以看出。陆小曼还是新时期女性的领袖人物。“女性从内屋后花园中逐渐走上社会的舞台,并成为焦点,这无论如何是值得称许的。陆小曼成为了那个时期新女性的代表也不是没有原因的。”陆小曼活得极其有尊严,她后期与翁瑞午的生活极其穷苦,却拒绝了胡适之对她的援助。陆小曼其最大的成就是历史赋予她“近代女画家”,师从刘海栗、陈半丁、贺天健等名家,其次她才是作家,擅长戏剧,在历史上享有极高的声誉。而后来的读者对她的误读,实在不甘,我始终相信:“美玉总是要焕发她原有光彩的,那是深埋在泥土中也是要被挖掘出来恢复其本来面目的。”纵观她的一生,恣意而不张扬,王庚对她的爱毫不含糊,徐志摩对她的爱不与伦比,翁瑞午对她的照顾无微不至,她也是贞烈的,为翁瑞午拒绝了适之的帮助,所以陆小曼又是一个具有完整人格的人。你说,这样一个女子,有谁不爱,有谁不怜?作者通过历史考证,从陆小曼的出身,才学,爱情,与林徽因的对比,很全面细腻又洋洋洒洒豪笔挥墨地剖析了这个人物,掩卷之余,眼前仿佛一个素色旗袍,齐耳短发,面目清秀,雅致清幽的女子,款款向你走来!“她不是烟花,却比烟花寂寞三分,她不是玫瑰,却比玫瑰美艳动人。她是一汪碧海,澄净透明却又深广难测,她是上个世纪流动的诗篇,她是历经劫难后不衰的红颜。”
  我不加掩饰地称赞她文字的功底和笔法的娴熟,还有对史料的考究。其后我读过她的两篇散文诗《春天之外》和《桃花春冢》,觉得她是个诗意的女子,又略带些许的忧伤。她的《高中的流水年华》让我读到她最贴近生活的一面,翻出Mr李的信件,逐字逐句地阅读,然后把旧时光一起晾晒。我给她那篇文字的按语里写道:那些悠远的记忆,总在不经意间被捡拾起,陷入,旧时光里的点滴。瞬间被放大,被拉长,融入脑海深处,清晰如昨。时光悠悠,岁月悠悠。老去的是时光,却不是我们的怀念。瘦去的是岁月,不是我们珍贵的往昔。某些人,某些事,总是定格在脑海深处。Mr李的睿智,他妻子的聪慧,铺成了“我”往后的日子平坦笔直。往往一个好的老师或者兄长的一句话或者对一件事情的处理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青春岁月里,那些有关李的记忆还在深处,不管是“做掩护出校门”的侥幸心理,还是“联欢晚会”上的默契,再到“流言蜚语”的独自担当,都成了“我”记忆中最宝贵的记忆。逝水流年里,有些事,总让人记忆犹新。文字由信件切入,又由信件结束,前后呼应。文字清新,形散神凝,情感饱满。连人物的刻画也是惟妙惟肖。不管是睿智的青年老师,还是青春岁月里有点叛逆的“我”,都让人耳目一新。就那样,随着她的文字,我温习了她的少女时代。
  其实,更让我动容的是她的散文《更持红烛赏残花》,那篇文字,边叙述,边思考。文中尤其一句:“常思,生活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更让人对生活充满信心,去探索,去发觉,其实美就在我们身边。读完那篇文字,对她“枯荷雨声”的笔名,更有了深刻的理解。于是,我给她那篇文字的按语写道:单看题目《更持红烛赏残花》,就别有一番韵味。随即联想到:更深时分,西窗红烛,一位佳人,掩卷沉思。因为残缺美而无限感叹,感叹生命,感叹美。作者用旖旎华丽的文字,由生活中的“美”介入,尽情诠释人生、人性、情感、艺术……先由盛唐时期的丰盈之美起始,描绘盛唐时期文学以及艺术之鼎盛,华美绚烂的色彩,男子壮怀激越的风范。再到晚唐时期,以晚唐诗人李商隐的诸多诗歌,譬如“身无彩霞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体现出诗人的各种手法,主观与客观之间的相互衬托、哀而不伤,艳而不糜的万千情思。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心象。尤其引《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将枯荷残缺的美表现得细致入微、淋漓尽致。由此想到作者“枯荷雨声”的笔名,对此意多了一份理解。“李商隐之后,更多的诗人词人把眼目放之于周遭的一草一木,在绚丽的诗歌辞赋中有了更深情动人的缠绵婉约,对人性自身最普遍的关怀,一种淡雅,一种柔情,别样于盛唐之高华明朗,更平易近人,在情感上更能融入诗人情怀,感受文学艺术之美。”从而诠释美的真谛。文字语言别具一格,剖析细腻,层层递进。由诗歌体会生活中的各种美,掩卷之余,仍然意犹未尽……
  从她的文字中,我看到她行走的脚步,从乌镇到南浔,再到苏州,一路风光逶迤,一路感触无限。感叹没有旗袍的年代,当读到她:“一个素颜旗袍女子穿尘而来,一袭清瘦的身影,一路细碎的脚步,在颔首微羞的一朵粉色花开的瞬间消失在幽深岁月的水底,这是一个没有旗袍的年代。”我的心生疼,那些具有古典东方美的特有装束已经被时代淹没了,此一时,我正心疼着你的心疼。
  从《茶事》中知道,她喜欢把成都叫蓉城,知道她自小生长在蓉城,“喝一杯清茶,喝出久违的春天”的恣意让我陶醉。她不喜妙玉那般弄茶,想来她也是有干脆直率的一面,我便知道,她不是颦儿,不是张爱玲,她就是她---“枯荷雨声”。
 
[二]风若兮
  我不知道该叫她“风若兮”,还是该叫她“素馨”,不管是谁,这个女子总叫我心疼。每每读到她小说的动情处,我在心底浅浅地唤着:素馨,来,到我的怀里。那一刻,我只想做一个男人,一如作品中素馨曾深爱过的男子“汤”。
  国际化的大都市里,北京排名第一,上海排名第二,不知为什么,我更喜欢上海,东方明珠的壮观,黄浦江的旖旎。风若兮就属于典型的喜穿亚麻质地服饰的上海小女人,“阿拉”“侬”的低语仿佛就在耳边。每每读她的作品,总觉得她生错了年代,应该是虞姬,陪伴在项羽身旁。
  一个午夜,独斟一杯红酒,着睡袍,光着脚,因为一段文字,寻得早前读过的一本书,不知为何,就那一刻,我想起了风若兮,想起她也会这般,也是和我一样偶尔任性的女子,想起她晨起时如我一般因了懒床而嘟起的嘴。
  若兮笔下的故事,很少有圆满的结局。初始她,读到她的《对不起,我不够爱你》,就被她的写作风格所吸引,文中那个自述而低低私语的女子,有着一颗通透而澄澈的心,因为爱,所以歉疚,因为爱,所以选择沉默。看完那个故事,我想到了张爱玲的一句话说:“自从遇见你,我把自己放得很低很低,仿佛要低到尘埃里去。”于是我给她按语里写道:某些人,注定只活在记忆里,无法从心底删除;某些人,注定一世的漂泊,无法安定下来。通过文字看出,“裘”或许是一个调酒师,或者是一个画家,或许他还做得一手好菜,弹得一手好钢琴,是男人中的极品,只是他无法专一地投入爱情。所以致使“我”想死去,“我”没有保留爱情结晶。这是个悲剧,这种爱情没有好的结局。只是,再深的爱,经过岁月的洗礼,终究会黯淡,会远去。没有什么会是永恒,包括爱情。作者通过独白的方式来叙述一段爱情,从开始到结束,深情而动容,如低低私语,透过语言,让人闻到一股伤感的味道。结尾一句“裘,Q-I-U,原来这是一个唇齿音。”意义深远。若与“唇齿相依”相提并论,不难想到:《三国志·魏书·鲍勋传》:“盖以吴、蜀唇齿相依,凭阴山水,有难拔之势故也。”清·陈忱《水浒后传》“高丽王倒也识见宏远,道大宋与辽百年和好,唇齿相依,不宜改图。”或者于爱情,作者有着更深的意义。一篇让人回味无穷的佳作,里面有对爱情的诠释,有对一段无望爱情放下后释然明媚的心态。这种放下让人豁然开朗,欣赏作者的写作手法。
  读她的第二篇文字《将那往事留在风中》,读到一些风尘的味道,透过文字看到一个对婚姻极度失望的女子,对于爱情和婚姻的理解,也是那般透彻。于是我在按语里写道:内心柔软的人是生不起任何怨恨的,至少把曾经的美好当做回忆。有些人,虽然离去已久,却那些爱的痕迹仍然铭刻在脑海里,而有些人,无论出于何种状态,他都可以坦然面对你的一切,小脾气,随心的话语,可以去酒吧不醉不归,如老顾这样。文字有着慵懒的语调,也有对现实生活的调侃,还有对爱情和婚姻的诠释和理解,更有将往事留在风中的洒脱。透过文字,看到三年前后一个女人的变化,这就是人生,任谁也无力去改变。小说穿插叙述情节,里面的描写画面感极强,语言轻松,引人思考。
  离开网络几日,刚上线后便去网站读文字,恰巧碰上她的《至今思项羽》,逐字逐句地阅读,那一刻,我不知道她是谁,虞姬还是素馨,还是若兮?文字后面的按语是我对这篇文字最好的理解:读罢,泪眼朦胧,我是素馨?是虞美人?古今交替,时光变换,让人恍若隔世,身入文字深处,无法自拔。“霸王别姬”的故事流传千古,项羽与虞姬感天动地的爱情无不教人唏嘘。在乌江边,楚霸王英雄末路,虞姬自刎殉情的情景仿若眼前。一曲“霸王别姬”唱尽柔情刻骨。“我心中你最忠,悲欢共生死同……”的坚贞豪情让人刻骨铭心。在每一个女人的心中,自己从来都是一个公主,某一种女人对于爱情的要求近乎完美,所谓爱情,她认为就是初次相见时怦然心动的脉搏;是不曾相见似曾相识的前世今生;是灯火阑珊处的蓦然回首;是胜却无数的金风玉露的相逢;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千千情结……可现在都市里有吗?尽管你付出所有,向往所有美丽倾尽哪怕一生,那么此向宇还是彼项羽吗?还如楚霸王那般豪情万丈又温柔多情吗?“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多么无奈啊!那么过了,又该如何呢?小说从另一个层面又反映出现代社会速食爱情的随意和生为现在人内心的苍白和无奈!小说语言精练,风格独特,写法手法老道,纯熟,读来如一餐美食,让人意犹未尽……
  《灯火阑珊处》里,我看到了温暖,这也是我读到她唯一一篇结局美好的文字,看到了一个女子一场爱的涅槃。在爱中甜蜜、分离、沉沦、复活。也是那篇文字,我读到了浓郁的上海风味,我在编按里写道:“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多么灵动优美的句子,等你一万年一千年的相遇,寻寻觅觅,寻寻觅觅,最终的美丽。一块石头,经过精雕细磨,会成为一件玲珑剔透令人百般怜爱的玉器。而一个人,由生活那块磨石的精心打磨,磨去身上所有的棱角,才能在尘世中更好的立足。而爱情,经过岁月的洗礼,光阴的一再打磨,会更加牢固,长久。而对于婚姻,要一个人多么努力的去经营才能得到完美啊!清白的富家子弟爱上刚刚入世清纯的邻家女孩,这是个童话,而这个童话并不完美,中间要经历一些荆棘、坎坷、沼泽、风雨、闪电、雷鸣……只有经历过,才会懂得对方的珍贵,时间越久,你才会清楚的知道,谁是最合适你的人。世界上的人千奇百怪,有些人,相随了一辈子,却如两条平行线,永远无法相交,如家明和璃。而某些人,或许之间没有爱情,而又鬼使神差地走到了一起,如薇安和家明,走着走着,疲倦了,年纪也够了,想找个人了,于是就顺理成章走到了一起,感情的事情,太懵懂,谁也说不清。而璃,那个纯净善良胸怀宽广的女子,无论丈夫做了什么,她都能原谅,这一次,他再也不逃了。另外,小说中璃和薇安的友情,让人艳羡,我常说,当一个人爱情失意的时候,有友情陪伴在身边,也是一大幸事。小说笔调唯美,构架完整独特,看似稀松平常的家里家外事,却在作者的笔下如珍珠般闪闪发光。小说语言带有浓郁的上海风味,读来颇有味道。
  《朱颜瘦》是一篇关于写同性恋的文字,我在文字里见到了朱颜,我把她依然当成了素馨。那篇文字很有味道,引人深入思考。于是编安里写道:生活在现代这个社会,有关同性恋的话题越来越多,人们对同性恋的话题越来越不去回避。你去都市稍微幽静点的公园散步,总会看到路灯下接吻的两个女子,或者互相抚摸的一双男子,每每这时,我总觉得浑身有毛毛虫在攀爬,有想吐的感觉,但这只是我个人的感觉,每个人的性取向不同,这个不得去鄙视。一个女子,在经历了男人的伤害后,往往会远离男人,而一个男子,在经历了女子的伤害后,或许也会远离女人,这时候,他们会向同性走近。喧嚣社会生活的种种压力,婚姻带给每个人社会关系的沉重,以及生儿育女的负担,都影响了部分人的性取向。朱颜,那个精致,玲珑,高要求、高标准如花般的女子,尽管他的男人不算是物质匮乏的一类,但她终究是瘦了。而“我”继续着自己对同性的嗜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作者运用第一人称来写有关同性恋,对爱情,对婚姻的沉重隐隐约约地表现出来。小说所揭示出的社会问题值得人去思考,怎样选择?怎样活着?想想吧!小说语言精练,意义深重。
  《公子多情》是我最新读到的她的作品,那是一个令人撕心裂肺的故事。女子容忍不了恋人弃她而再娶,选择同归于尽。那种决裂和对爱情的绝望,对生命的放弃,让人惋惜。那篇文字,我给她写的按语是这样的:一首《公子多情》,唱尽凄婉无数。富家公子的情感总是由不得自己去支配,门当户对的阻扰在中国的婚姻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说江桐和曼玲是江南和素馨的前世,那么素馨的报复比曼玲来得更加激烈一些。女子啊!一旦爱了,总是想占有,想做唯一,殊不知,公子多情啊!若兮的小说,视角独特,人物变换莫测,让人很难分清谁是谁,这也许就是其作品吸引人之处。
  写完上面这些字的时候,我的音响里放着莫扎特的钢琴曲,我忽然想,此刻,若兮会不会和我一样,一边写字,一边听着钢琴曲。
   夕阳西下,玻璃窗外的香雪球开得正艳,我看了一眼,紫色的花瓣在寒风中静默。紫色的窗帘欲说还休地朝我张望,我喜紫色,命定的紫,紫色的世界是美丽纯净的,没有任何陈染的,如文字中那般明澈,明澈得教人流连忘返。无论是紫色里还是在文字里,我都是愿意陶醉的,亦或者是沉沦。
  站起身,我看到穿着旗袍的素馨朝我走来。
   



    作品集温柔小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