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雨枫书屋 > 经典名著 >

朱子语类·卷十五·大学二(6)


  问:“格物须合内外始得?”曰:“他内外未尝不合。自家知得物之理如此,则因其理之自然而应之,便见合内外之理。目前事事物物,皆有至理。如一草一木,一禽一兽,皆有理。草木春生秋杀,好生恶死。‘仲夏斩阳木,仲冬斩阴木’,皆是顺阴阳道理。砥录作“皆是自然底道理”。自家知得万物均气同体,‘见生不忍见死,闻声不忍食肉’,非其时不伐一木,不杀一兽,‘不杀胎,不殀夭,不覆巢’,此便是合内外之理。”(砥录略。)
  “知至,谓天下事物之理知无不到之谓。若知一而不知二,知大而不知细,知高远而不知幽深,皆非知之至也。要须四至八到,无所不知,乃谓至耳。”因指灯曰:“亦如灯烛在此,而光照一室之内,未尝有一些不到也。”履孙以下知至。
  知至,谓如亲其所亲,长其所长,而不能推之天下,则是不能尽之於外;欲亲其所亲,欲长其所长,而自家里面有所不到,则是不能尽之於内。须是其外无不周,内无不具,方是知至。履孙
  子升问:“知止便是知至否?”曰:“知止就事上说,知至就心上说。知止,知事之所当止;知至,则心之知识无不尽。”木之
  知止,就事上说;知至,就心上说,举其重而言。闳祖
  问:“‘致知’之‘致’,‘知至’之‘至’,有何分别?”曰:“上一‘致’字,是推致,方为也。下一‘至’字,是已至。”先著“至”字,旁著“人”字,为“致”。是人从旁推至。节
  格物,只是就事上理会;知至,便是此心透彻。广
  格物,便是下手处;知至,是知得也。德明
  致知未至,譬如一个铁片,亦割得物事,只是不如磨得芒刃十分利了,一锸便破。若知得切了,事事物物至面前,莫不迎刃而解。贺孙
  未知得至时,一似捕龙蛇,捉虎豹相似。到知得至了,却恁地平平做将去,然节次自有许多工夫。到後来絜矩,虽是自家所为,皆足以兴起斯民。又须是以天下之心审自家之心,以自家之心审天下之心,使之上下四面都平均齐一而後可。贺孙
  郑仲履问:“某观大学知至,见得是乾知道理。”曰:“何用说乾知!只理会自家知底无不尽,便了。”盖卿
  知至,如易所谓极深;‘惟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这一句略相似。能虑,便是研几;如所谓‘惟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这一句却相似。夔孙
  问:“定、静、安、虑、得与知至、意诚、心正是两事,只要行之有先後。据先生解安、定、虑、得与知至似一般,如何?”曰:“前面只是大纲且如此说,後面却是学者用力处。”去伪
  致知,不是知那人不知底道理,只是人面前底。且如义利两件,昨日虽看义当为然,而却又说未做也无害;见得利不可做,却又说做也无害;这便是物未格,知未至。今日见得义当为,决为之;利不可做,决定是不做,心下自肯自信得及,这便是物格,便是知得至了。此等说话,为无恁地言语,册子上写不得。似恁地说出,却较见分晓。植(以下物格、知至。)
  问:“格物、穷理之初,事事物物也要见到那里了?”曰:“固是要见到那里。然也约摸是见得,直到物格、知至,那时方信得及。”
  守约问:“物格、知至,到曾子悟忠恕於一唯处,方是知得至否?”曰:“亦是如此。只是就小处一事一物上理会得到,亦是知至。”贺孙
  或问:“‘物格而後知至’一句,或谓物格而知便至。如此,则与下文‘而後’之例不同。”曰:“看他文势,只合与下文一般说。但且谓之物格,则不害其为一事一物在。到知,则虽万物亦只是一个知。故必理无不穷,然後知方可尽。今或问中却少了他这意思。”
  “大学物格、知至处,便是凡圣之关。物未格,知未至,如何杀也是凡人。须是物格、知至,方能循循不已,而入於圣贤之域,纵有敏钝迟速之不同,头势也都自向那边去了。今物未格,知未至,虽是要过那边去,头势只在这边。如门之有限,犹未过得在。”问:“伊川云‘非乐不足以语君子’,便是物未格,知未至,未过得关否?”曰:“然。某尝谓,物格、知至後,虽有不善,亦是白地上黑点;物未格,知未至,纵有善,也只是黑地上白点。”伯羽(以下论格物、致知、诚意是学者之关。)


作品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