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发与审美
2022-12-05 网友提供 作者:崔汉朝 点击:次
理发有什么可以写的,不就是个理发吗?我想说的是,社会发展让人们的审美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追求美是人的天性,“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一个人如果没有外表的光鲜亮丽,是感觉不到什么美的。王昭君其实是一个非常绰绰动人的美丽女子,只是因为不肯贿赂画师毛延寿,毛延寿故意在画中扭曲王昭君的美丽,让王昭君无缘入选宫中为妃。汉元帝仅凭一幅画,就“枪毙”了王昭君的美丽。追求美,不是人的错。而美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后天的雕琢却可以使人美丽起来。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乃至世纪末,乡村人的头发没有“理发”一词,那时候的“理发”叫“剃头”。“剃头师”拎着小布工具包走村串户,给有需要剃头的人理发。那时候只有男人被“剃头”,女人则没有“剃头”一说,所以,女人的头发很长,大辫子的女孩在村子里到处都是。那首李春波的《小芳》歌词里描写的乡村女孩小芳:“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正是乡村女孩的当时美的真实写照。乡村剃头的手艺人理发师们,都是村上的男人。传统意义上的道德底线的禁锢,实际上或多或少,还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所以,乡村男“剃头”师们从不给女人理头发,加上乡村一统“蓝色的确良”衣服,没有个性,也彰显不出女人美的风采。即使再美的女子,也没有“鹤立鸡群”的感觉。只是有衣服的新旧之别,穿上新衣服,在一定程度上衬托出比被时间和阳光退了色旧衣服好看而已。 现在的理发师称谓似乎也销声匿迹了,改称“美发师”了。那时候,剃头的手艺人,凭着这个手艺,就可以养活一个家庭,在当时算得上赚的金盆满满。剃头没有现在的花式花样的翻新,皆是大一统天下的“平头”。年轻的俊小伙子想把自己打扮的潇潇洒洒,时髦一点,也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剃头”的手艺人,只会剃平头。而且,剃头师们也不是很细致地剃,三下五除二,草草地剪了头发,有时候稍稍留了点长的头发,就像是头上顶着一个有着外檐的斗篷的帽子。我头上顶着这顶戴斗篷的“帽子”直到现在,因为在我的个人对自己的审美还停留在“剃头”固有的意识,不肯改变。 现在年轻人幸福多了,头发想怎么整就怎么整,“百花齐放”,只要是整的靓丽光鲜,随美发师们怎么整都行。整得美了,洒上定型摩丝,喷上浓浓的香水,还要在大街上“扭几扭”脖颈,扭得更加“标致”,配上时尚高端面料的衣服,增加看客们的“回头率”,人人称啧,莫不是从画中走下来的人吗?男士们的发型,有分头的,有中间竖直的,扎着小辫辫的,杀马特的不管是怎样的一种发型或染色的,似乎是习以为常,只要不是更为出格的发型,皆能获得社会的认可。女生或女士的头发精彩纷呈,各种烫发、卷发、直拉丝、飘逸的长发,云髻上别着各种头饰,惊艳了人们的眼睛。头发一甩,双眼皮或者是人工切割的双眼皮,明眸一亮,简直活脱脱的画中人。那些美发大师们,开着美发店,专门研究人的发型的美的艺术结构造型,甚至把电视上明星们的发型搬到普通人的头上,精美的发型艺术,飞入寻常人的头上。发型的美,增加人的精神气质,增加人的人格魅力。窈窕淑女气质的发型,身着时尚的衣服,让人极易联想起“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诗句来,人见人爱,怎能不让人心动? 我不是高明的美发师,不懂得如何去欣赏美发。曾经单一的走村串户的“剃头”师们,发展到现在的美发师。美发师的巧手,精剪出精美的头发,使得人们的精神风貌焕然一新。这就是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所带来的“人人共而享之”的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