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为体,小智为用
时间:2021-11-13 作者:阿鱼 点击:次
敌国入侵时,正值秋收时节。地里的庄稼眼看就会被敌人抢去,这时候,发动全体国民抢收,不管是谁家的粮食,谁能抢收下来就归谁。这方法可行吗?宓子说决不可以,宁可被敌人抢了去,也不能乱了社会应有的秩序。
《智囊》里记载着一个很有趣的故事。楚国在秋收时节出兵讨伐鲁国。眼看地里的庄稼就要被敌人抢去,鲁国人不甘心。于是,有人提出趁敌军还未到,立即发动全国的民众抢收粮食。无论谁家地里的粮食,你抢收上来多少都归你。
这个做法着眼于“肥水不流外人田”——鲁国人的粮食仍由鲁国人享用。当时有个叫宓子的大夫,不同意这种做法,最终抢收计划没有施行。楚兵一到,自然把粮食都抢走了。大家因此非议宓子。
宓子说,战争是暂时性的事,而人心的稳定才是长治久安的国策。如果为了短期的战事,就废弃了财产私有的原则,让那些贪婪的小人有了非分之想,那么,这些小人就会盼望着明年、后年、年年都有外敌入侵,甚至会有人勾结外敌入侵,我们的将永无宁日。
明代大才子冯梦龙在评价这则故事时认为宓子有国士的远见,但失于迂腐。他的评价很中肯。
前者所见在于以权变应对危机。这样的人可以成为很好的执行层,但其思维见小不见大,见树木不见森林。可以救急难,但不能洞悉危机背后存在更深层的危机。
而宓子的观点,见大不见小。他深谋远虑,具有决策层的远见,但这种人让他经办具体事务则一无用处。“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宓子就是那种可以坐而论道的国士之才,却不是精通时务的吏才。
一个人眼界的大小决定了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决定的行动准则。大智思维在于宏观的看待事物,他们把大千世界理解为关联的、互动的;而小智思维往往从局部的、微观的角度看待问题,把问题看作是孤立的、静止的。所以说,大智为体,小智为用。每一种选择都是对的,每一种选择也都是错的。
要是放在今天,你是愿意为了眼前的利益而打乱社会秩序,还是牺牲眼前的利益来维护社会长治久安,即使在战争情况下,也断不会让社会礼坏乐崩?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