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园归来话“留余”
2021-06-17 网友提供 作者:任妍妍 点击:次
一时兴起,游康百万庄园。
背依邙山,面临洛水,取“金龟探水”之势的庄园,北据黄河天险,南望嵩岳屏障,将传统“天人合一、师法自然”的建筑理念展现得淋漓尽致。这座靠山筑窑洞、临街建楼房、滨河设码头的庄园占地240余亩,恢宏大气、功能齐全、古朴雅致,是中原民居的典范。
“康百万”的名称,由康家1901年迎接慈禧和光绪并贡献一百万两白银,受慈禧太后一句“没承想,这山沟里还有百万之家”并封赐“康百万”名号而来。于是,“康百万”成了整个康氏家族的统称。“康百万”依河运发财,跨明、清、民国三个历史时期,富裕了12代400余年,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也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庄园里随处可见精美的砖雕、石雕、木雕,“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要留好样于子孙”等楹联至今仍有积极意义……不过,分量最重的当数“留余匾”。
“留余匾”悬于庄园主宅的一处客厅内,造型独特,形似一面展开的旗帜,金底黑字,上书:留耕道人《四留铭》云:“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留余匾”是康家庄园文化的象征和镇园之宝,“留余”是康家的家训,也是儒家“财不可露尽,势不可使尽”中庸思想的体现。
当然,“留余”并非康家独创。匾中的《四留铭》,为南宋留耕道人王伯大所作,他为官数次被贬,但从未消沉,晚年回乡后建留耕堂。《周易·丰》中“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乎人乎!”是“留余”的另一种表述。或许是康家子孙做到了“临事让人一步,自有余地;临财放宽一分,自有余味”,凡事适可而止,留有余地,康家整整繁荣兴盛了12代400余年,打破了富不过三代的规律。“留余”大抵就是康家经商之道、昌家之道吧。
几千年来,“留余”已经超越了单纯的经商持家之道,成为一种精妙的人生哲学,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如“月盈则亏,水满则溢”的哲学思想、“物极必反”的矛盾转化定律,不“竭泽而渔”,“穷寇莫追”,为人处世“得饶人处且饶人”的主张等,这种“让巧于天、让禄于国、让利于民、让福于后”的“留余”思想在今天仍有积极的意义。
留余,适可而止,吃饭七分饱,酒微醺、花半开、国画讲留白;留余,张弛有度,“不把弦绷得太紧”,少些急功近利多点稳扎稳打;留余,见好就收,商场上“赚十分钱拿九分”,留一分给别人;留余,和谐均衡、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可持续发展。
“留余”内涵并不深奥,但做起来并不容易。拔苗助长的功利式成长、杀鸡取卵的掠夺式索取、竭泽而渔的粗放式发展从根本上都是与“留余”背道而驰的。当然,“留余”倡导的中正求平、守旧求稳有其局限性和消极性,应当一分为二看待,批判地继承。
留余,方有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