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 > 雨枫书屋 > 经典评论 >

“西游”宇宙,超级国民IP的光荣与宿命

哪吒之魔童降世

 
上映首日即创下中国电影史的动画电影单日票房纪录、赶超《大圣归来》总票房、5天10亿元......《哪吒之魔童降世》不仅自身快速成为爆款,还在多方因素的合力下,被“摁倒”为暑期档的救市英雄。
 
外界都觉得热闹,但这可不是“天然”的,这一切都太过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因为就连《流浪地球》都没有这样的待遇,《流浪地球》为了能在春节档强势雄起,当时的宣发可是费了多大劲啊。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谁更忠于原著?都先憋激动
哪吒闹海、伏龙的传说,最初来自《封神演义》(这解释了为什么《哪吒之魔童降世》中会有申公豹),后经由《西游记》的进一步“戏说”,从明朝末年开始家喻户晓、人尽皆知,并在后世被电影《哪吒闹海》、电视剧《西游记》等作品不断经典化——这种线性表述当然没错,但掩盖了具体历史情境中的复杂线索和已经消失在历史褶皱处的多重角力。
 
无论是《封神演义》,还是《西游记》,在其诞生年代,事实上都是半开放性的、复杂的、多样的文本集合,有着丰富的历史维度,既取材于《史记》《大唐西域记》这种正统的典籍,也经由《武王伐纣平话》《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等前身不断演化,并吸收了杂剧、话本、志怪、传奇等多层次的通俗文艺资源,在民间广为流传,各个地域的各式各样的版本层出不穷,并不是今天想象中的,是至少版本相对稳定的小说。例如“西游”题材,明代刊本就有六种,清代刊本、抄本有七种,在典籍中明确记载的已佚失版本则多达13种。因此,新中国成立初期各个艺术门类对《封神榜》《西游记》的“打捞”“提纯”,都并不是面对固定的封闭文本。
 
所以,时下经常听到的是否忠于原著、哪个更贴近原著等争论,意义不大。一个关键原因就在于,当年的原著不仅可能不止一本,还有可能都不是印出来的书,甚至是民间艺人口口相传的哼唱——再太过较真,是不是就有些荒诞了?
 
“西游”宇宙?那都是被逼的
拿《哪吒之魔童降世》和好莱坞同类型影片作比较,当然不是第一次。只不过那个历史上的“第一次”,还真挺早的——早到20世纪20年代,也就是世界电影格局也才初具面貌的阶段。
 
1925年2月,美国电影《巴格达妙贼》(又名《月宫宝盒》,这个名字耳熟么)因为有了当时领先的制作技术和视觉效果,给那个年代的中国电影观众,造成了远胜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好莱坞大片所带来的震惊体验,以至于中国电影在那个阶段,就必须在商业类型电影的逻辑上回应来自好莱坞的挑战。
 
当时的中国电影界为了在神怪片类型上予以正面回应,“西游”题材就成了最为现实的艺术资源抓手。现存“西游”题材的最早作品,1927年的《盘丝洞》就是这个脉络的产物。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次“西游热”,同样也是来自好莱坞的“影响的焦虑”的直接结果。在“五四”之后的话语逻辑下,对“西游”题材的现代价值提升,也从那时正式拉开了序幕。
 
在那之前,哪吒、孙悟空等原始形象,尤其是孙悟空,尽管在原著意义上也有着出神入化的各项技能,但在价值序列上则远远没有今天这种压倒性的地位——并没比哪吒强太多。也就是说,我们今天看到的哪吒、孙悟空,都不是纯天然的。纯天然的哪吒、孙悟空远没有想象中的“真香”。
 
哪吒凭什么在我们的情感结构中有位置?
只不过在眼下,《哪吒之魔童降世》被拿来说事的最直接对话对象,还不是好莱坞的同类型影片,而是《哪吒闹海》。
 
蛟龙抽筋、脚踏龙宫......《哪吒闹海》中这些已经烙印在几代人情感记忆中的经典瞬间,则主要来自《西游记》。《哪吒闹海》中,哪吒在大雨中挥剑自刎的场景,也在《哪吒之魔童降世》热映之后被反复提及。那一幕也的确是可以铭刻在中国电影史中的经典。
 
一方面,那一幕深切地复刻了在《赵氏孤儿》《窦娥冤》等元明之际的戏曲、杂剧中,已被广为传唱、称颂的舍身取义、沉冤昭雪式的中国悲剧精神;另一方面,对父亲一代的彻底“失望”,也暗合了1970年代末的时代情绪,让那先前的好多事,一下子有了代入感(可别小瞧了这一幕,这种精神气质一直影响到《满城尽带黄金甲》《夜宴》这些新世纪前十年的中国式古装大片)。正是由于上述两个因素的合力,一举奠定了《哪吒闹海》在当代情感结构中的地位。
 
在“冷战”中形成的民族风格
《哪吒闹海》还有一个更为直接的标签——民族风格。
 
1937年,世界上第一部动画长片,迪斯尼的《白雪公主》问世。1941年,由万氏兄弟推出的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也随之诞生,并为中国动画电影的民族风格探索埋下了伏笔。到1955年特伟先生提出“探民族形式之路,敲喜剧风格之门”之时,已经很自然地成为了当时全行业的共识和自觉追求。
 
所以,尽管《大闹天宫》已名垂世界动画电影史乃至世界电影史,但它在1961年的出现反倒是厚积薄发,而且其接受、辐射范围之广泛,也远超今日之想象。日本动漫泰斗手冢治虫就从《铁扇公主》到《大闹天宫》,一再受到万氏兄弟等我国那一代动画电影大师们的民族风格探索的艺术启迪,这对今天几无还手之力的中国动画行业来说,可谓天大的讽刺。
 
在这个意义上,尤其是到了以《小蝌蚪找妈妈》《牧笛》《鹿铃》《山水情》为代表的水墨动画,中国动画电影确实找到了自身的、现代意义上的、稳定的民族风格,并实现了民族风格美学的多种类型化呈现。


作品集
相关文章: